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证券论文 >> 正文

证券业奏响入世前奏曲



 
   近一段时间,与中国入世相呼应,中外券商合作热成为证券市场中的一大亮点。到目前为止,境内券商与境外机构的合作案例已有10多起。尽管合作的名目有些不同,但据报道,合作的重点却有很大的趋同性。如何看待这种合作热?它与中国入世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国内证券业和证券机构的发展有何影响?海通证券国际业务部曾参与了公司对外合作的谈判工作,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分析。——编者
  在中国即将正式入世之际,众多境内外金融机构纷纷在近期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技术合作协议、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协议等。无一例外的是,参与合作的一方是境内的大券商和基金公司,另一方则是具有欧资或美资的世界级跨国金融机构。下面是部分名单:华安基金与JP摩根富林明、海通证券与富通集团、富国基金与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申银万国证券与法国巴黎资产管理公司、国泰君安与安联-德雷斯顿集团、南方证券与德国商业银行、华夏基金与施罗德宝源、国泰基金和瑞士银行等。
  这显然不是一种巧合。境内机构与境外机构频频牵手、达成战略合作目标,其背景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随之而来的市场开放。可以说,金融业的中外合作业务再现高潮是中国入世后金融业逐步开放的前奏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加快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而金融业将是开放的重要领域。作为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业,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应对入世的前期合作。
  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有关入世的法律框架明朗之前,境内外证券机构的合作基本上处于酝酿阶段,尚未涉及具体的、实质性的业务领域(比如基金业)的合作。1999年,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达成协议,使得中国加入世贸的局面开始明朗,中外证券合作有了一个框架性法律依据。此后,中外机构之间就基金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方面的合作谈判的密度和频度逐渐提高,一些阶段性的协议也逐渐在媒体披露,中外机构的合作逐步向商业化合作方向发展。
  可以预见,在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之后,境内金融机构将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应对来自内外的双重压力,一段时间以来,境内证券公司正在扩大资本金规模,向股份化及成为公众公司、集团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对外开放市场,将消除境内机构与境外机构进行实质性商业化合作的法律障碍,以便把基金管理或投资银行业务作为突破口,实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整体升级。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和经过10年发展的国内资本市场,都非常需要促进资产管理或基金管理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目前的合作情况就充分说明了市场的需求。尽管各个公司对外合作的形式有所不同,但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目前合作的重点都集中在资产管理和基金业务两大方面。从业务发展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在中国还是比较陌生的,面临着进一步开展的瓶颈制约,但这些业务在国外已经开展了100多年,有着成熟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等经验是发展本土行业的捷径和必然选择。境内机构可以向境外机构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理念、管理与风险防范上尽快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的道路。并有可能在未来通过设立合资公司,引入管理技术和营销网络,实现优势互补。
  中外合作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境内机构对当地有着广泛的业务基础和营业网络,境外机构拥有成熟的资产管理经验,双方强强结合将迅速提升中国基金业的行业水平。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未来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将更多,并通过更好的基金管理服务获得更快的财富增长。中国资本市场将因为基金管理业的发展和成熟,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将得到扩大和提升;更多存在资金有效需求的行业、企业和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将得到资金输入,资源有效配置得到提高,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由此可见,近期出现的中外合作高潮与中国即将入世有密切关系,同时,它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国内金融机构的自身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相关条款付诸实施,中国金融业的业务项目、产品内容、服务方式将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增加和改善。企业和居民将得到更好的服务,国内金融业的竞争力将大大加强。
●海通证券国际业务部 苏晓悦

 
上海证券报(2001年11月26日) 

《证券业奏响入世前奏曲》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32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证券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