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径非艺术莫属。如果我们只从狭隘形式主义立场来理解这种主张,自然会把陌生化视为一种非常局限的片面立场。然而,假如我们把陌生化理论放到审美现代性的背景中来理解,陌生化的文化颠覆性是显而易见的。颠覆日常经验并不是使艺术远离现实事物,而是相反,是为了在陌生化中更加深切和敏锐地感受事物。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陌生化理论不过是在新的艺术本体论上阐释了古典的模仿论。那就是要恢复对现实事物的新鲜感受,不是依样画葫芦式地描摹现实,而是使之陌生化。于是,镜子说在俄国形式主义那里被形式本体论所取代。这里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推断:也许在俄国形式主义者看来,镜子式地模仿日常现实,恰恰是屈从于日常经验的遮蔽性和欺骗性,是对日常经验那种机械性和习惯性的认同;相反,陌生化则是一个破除日常经验遮蔽性的手段。
在俄国形式主义的这种审美现代性的理解中,我们注意到它的一个内在矛盾,一方面, 陌生化的理论最终服务与对现实事物的感觉,另一方面,它又强调被创造之物是无足轻重的。我以为,这正是俄国形式主义与其他现代主义美学理论的有别之处,也是它暧昧和尴尬所在。因为恢复对现实事物的新鲜感受,尽管是通过各种新奇独特的陌生化手法,但艺术的本体论根据虽然被挪移到形式手法上来,最终仍与日常现实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俄国形式主义的艺术本体论是不彻底的。我们看到,在另一些现代主义美学主张中,这种不彻底性被抛弃了。审美现代性的颠覆性和不妥协性被进一步加以强调。
叙事剧--间离效果的动力学
在审美现代性的种种主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区分出保守与激进的不同趋向。如果俄国形式主义者的理论趋向于美学自身话,那么,在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中,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激进的革命倾向性。
从根本上看,陌生化和间离效果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换言之,从美学角度说,两种理论有某种一致性;但从政治上说,两者则大相径庭。陌生化要把艺术局限在一种新鲜活泼的审美经验范围内,而间离效果则主张社会革命。虽然两者目标有所差异,可令人惊奇的是两者实现不同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却惊人的相似。
关于间离效果,布莱希特一言以蔽之:"什么是陌生化(即间离效果--引者按)?对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进行陌生化,首先很简单,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所熟悉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陌生化的反映是这样一种反映:对象是众所周知的,但同时又把它表现为陌生的。" 从这种论述来看,其要旨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别无二致,但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中有一个关节点,那就是对传统戏剧的自然主义观念的激烈批判。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是建立在某种社会动力学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但资产阶级的传统戏剧,以及好莱坞式的娱乐戏剧,把认同社会当作目标,通过观众向舞台表演的移情,认可了舞台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承认现存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不可改变的。于是,在舞台与日常生活的一致性及其所产生的移情中,任何变革现实的思想和观众自己的独立意识都不复存在了。因此,他主张一种可以唤起观众自我意识和批判观念的戏剧,这种戏剧旨在造成舞台不同于日常现实的效果,使观众在观看戏剧的时刻暂时忘却那些约束他们对日常现实思考的惯性,破除那些习以为常或司空见惯的东西,使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起来。
如果我们把间离效果理论和陌生化理论比较一下是很有意思的。虽然两者都强调把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以利于读者或观众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之物。但有一点似乎判然有别,那就是在俄国形式主义者那里,陌生化是使"石头更像石头";但在间离效果理论中,间离的目的旨在使"石头不像石头"。布莱希特坚信,司空见惯之物最容易遮蔽人们对它的发现和思索,因而最容易导致人云亦云的常识。所以,他比俄国形式主义更加激进,他在其著名的《关于〈马哈哥尼城兴衰〉的注解》中,对这种戏剧的基本特性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传统的戏剧性戏剧在表现什么问题上,并不关注突变,而是关心人是永恒不变的;而叙事剧突出地揭示了人的行为的动机,进而强调人是可变的,而且正在变。在如何表现问题上,传统的戏剧性戏剧旨在通过暗示手法来表现,把人当作已知对象;而叙事剧则以辩论的方式表现,着重于叙述事件及其发展。在接受效果上,传统戏剧性戏剧把观众卷入事件,触发他们的情感,消磨他们的意志,唤起
"非人化"--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从历史角度说,对审美现代性特征作出理论上最早系统表述的,也许是西班牙哲学家奥尔加。他率先对先锋派艺术(他称之为"新艺术")进行了界定。在奥尔特加看来,资本主义到了二十世纪,社会和文化出现了巨大的变迁,这个变迁突出地体现在社会大众的出现,这些没有差别的"平均人"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过去只是少数达官显贵上流人士出入的场所,如今人头攒动。大众的出现导致了文化的分裂,先锋派艺术和大众艺术截然对立。前者是为"选择的少数"而存在的,而后者则是大众的消费方式。更值得注意的是,奥尔特加发现,以前艺术从不流行到流行有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即使是浪漫主义这样激进的艺术,也可以从不流行到流行(如雨果的《欧那尼》);但新艺术则注定是不流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大众的文化。
新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对立,只是艺术与其受众关系的体现,奥尔特加更深入地从艺术与社会的角度揭示了新艺术的本质。他从以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为代表的新艺术出发,深究了这种艺术形态与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 新风格倾向于:(1)将艺术非人化,(2)避免生动的形式,(3)认为艺术品就是艺术品而不是别的什么,(4)把艺术视为游戏和无价值之物,(5)本质上是反讽
的,(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386.html
在俄国形式主义的这种审美现代性的理解中,我们注意到它的一个内在矛盾,一方面, 陌生化的理论最终服务与对现实事物的感觉,另一方面,它又强调被创造之物是无足轻重的。我以为,这正是俄国形式主义与其他现代主义美学理论的有别之处,也是它暧昧和尴尬所在。因为恢复对现实事物的新鲜感受,尽管是通过各种新奇独特的陌生化手法,但艺术的本体论根据虽然被挪移到形式手法上来,最终仍与日常现实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俄国形式主义的艺术本体论是不彻底的。我们看到,在另一些现代主义美学主张中,这种不彻底性被抛弃了。审美现代性的颠覆性和不妥协性被进一步加以强调。
叙事剧--间离效果的动力学
在审美现代性的种种主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区分出保守与激进的不同趋向。如果俄国形式主义者的理论趋向于美学自身话,那么,在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中,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激进的革命倾向性。
从根本上看,陌生化和间离效果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换言之,从美学角度说,两种理论有某种一致性;但从政治上说,两者则大相径庭。陌生化要把艺术局限在一种新鲜活泼的审美经验范围内,而间离效果则主张社会革命。虽然两者目标有所差异,可令人惊奇的是两者实现不同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却惊人的相似。
关于间离效果,布莱希特一言以蔽之:"什么是陌生化(即间离效果--引者按)?对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进行陌生化,首先很简单,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所熟悉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陌生化的反映是这样一种反映:对象是众所周知的,但同时又把它表现为陌生的。" 从这种论述来看,其要旨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别无二致,但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中有一个关节点,那就是对传统戏剧的自然主义观念的激烈批判。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是建立在某种社会动力学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但资产阶级的传统戏剧,以及好莱坞式的娱乐戏剧,把认同社会当作目标,通过观众向舞台表演的移情,认可了舞台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承认现存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不可改变的。于是,在舞台与日常生活的一致性及其所产生的移情中,任何变革现实的思想和观众自己的独立意识都不复存在了。因此,他主张一种可以唤起观众自我意识和批判观念的戏剧,这种戏剧旨在造成舞台不同于日常现实的效果,使观众在观看戏剧的时刻暂时忘却那些约束他们对日常现实思考的惯性,破除那些习以为常或司空见惯的东西,使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起来。
如果我们把间离效果理论和陌生化理论比较一下是很有意思的。虽然两者都强调把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以利于读者或观众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之物。但有一点似乎判然有别,那就是在俄国形式主义者那里,陌生化是使"石头更像石头";但在间离效果理论中,间离的目的旨在使"石头不像石头"。布莱希特坚信,司空见惯之物最容易遮蔽人们对它的发现和思索,因而最容易导致人云亦云的常识。所以,他比俄国形式主义更加激进,他在其著名的《关于〈马哈哥尼城兴衰〉的注解》中,对这种戏剧的基本特性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传统的戏剧性戏剧在表现什么问题上,并不关注突变,而是关心人是永恒不变的;而叙事剧突出地揭示了人的行为的动机,进而强调人是可变的,而且正在变。在如何表现问题上,传统的戏剧性戏剧旨在通过暗示手法来表现,把人当作已知对象;而叙事剧则以辩论的方式表现,着重于叙述事件及其发展。在接受效果上,传统戏剧性戏剧把观众卷入事件,触发他们的情感,消磨他们的意志,唤起
对剧情的共鸣;而叙事剧正相反,力图把观众变成观察者,唤起他们的思考和批判,进而激发他们的行动意志。 &nbs p; 在叙事剧中,传统的看戏方式,即那种躲在门缝里窥视事件发生的方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观众与舞台、演员与角色之间的间离,"这种陌生化效果的目的,在于赋予观众以探讨的、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所表演的事件。""陌生化所追求的唯一目的,是把世界表现为可以改变的。" 所以说,间离效果理论比陌生化理论更加激进,除了上述理由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俄国形式主义只承认日常生活经验具有欺骗性和麻痹性,使人对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艺术陌生化了的经验就具有振聋发聩的功效。布莱希特则更进一步,他认为艺术经验或审美经验照样有欺骗性和麻痹性,移情共鸣式的娱乐效果本身就遮蔽了观众对所表现的事物的独立认识和批判。因此,间离效果不但是对日常经验的反叛,同时也是对艺术中欺骗人操纵人的种种把戏的颠覆。如果说戏剧性的戏剧是要观众认同所表现的日常现实,那么,叙事剧则是要观众背离熟悉的日常现实,怀疑日常现实,批判和改变日常现实。这里透露出的艺术与日常现实之间尖锐的对立姿态,是再清楚不过了。
"非人化"--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从历史角度说,对审美现代性特征作出理论上最早系统表述的,也许是西班牙哲学家奥尔加。他率先对先锋派艺术(他称之为"新艺术")进行了界定。在奥尔特加看来,资本主义到了二十世纪,社会和文化出现了巨大的变迁,这个变迁突出地体现在社会大众的出现,这些没有差别的"平均人"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过去只是少数达官显贵上流人士出入的场所,如今人头攒动。大众的出现导致了文化的分裂,先锋派艺术和大众艺术截然对立。前者是为"选择的少数"而存在的,而后者则是大众的消费方式。更值得注意的是,奥尔特加发现,以前艺术从不流行到流行有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即使是浪漫主义这样激进的艺术,也可以从不流行到流行(如雨果的《欧那尼》);但新艺术则注定是不流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大众的文化。
新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对立,只是艺术与其受众关系的体现,奥尔特加更深入地从艺术与社会的角度揭示了新艺术的本质。他从以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为代表的新艺术出发,深究了这种艺术形态与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 新风格倾向于:(1)将艺术非人化,(2)避免生动的形式,(3)认为艺术品就是艺术品而不是别的什么,(4)把艺术视为游戏和无价值之物,(5)本质上是反讽
的,(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