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正文

农民会不会被抛弃?


导言

“农民会不会被抛弃”这个问题的提出,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如果农民被抛弃了,那么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呢?我想不会是歌舞升平吧。该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时候了。

首先对“被抛弃”的含义做一解释。1.它是一种心理感受,即被排斥感。2.它是一种存在状态,表现为地位低下,处于现代化发展的边缘,即边缘化。3.它是相对于特定的对立面的,具体到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在收入、知识、待遇、福利等方面,二者的差距过大。其本质是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的弱化或丧失,发展空间的狭窄。

其次,我们认为在现代化 和市场经济的双重背景下,农民的发展能力由以下几种能力构成:1.资本积累能力2.知识获取能力3.权能信息获取能力;其中资本积累能力是最根本的发展能力。农民的发展机会,(这里我们主要是指争取平等的国民待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制度堡垒的打破和农民集体动员能力的大小。农民的发展空间,主要是指在人多地少的国情制约下的出路究竟有多大。

第三,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我国的农民,尤其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已经被抛弃,或有极大的可能被抛弃,从而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沉重的尾巴。这也是“三农”问题为什么引起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从发展的角度,往前看来研究农民的发展问题,当然对现状的描述也是必要的。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讲按照发展能力、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的顺序来展开论述,其中重点分析了资本、知识、教育、政治权力、集团动员等因素,但同时这些方面和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资本积累能力

资本积累能力是最根本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能力。农民的资本积累能力取决于农业剩余和外部输入。而农业剩余=农民收入—农民负担;外部输入主要有国家财政支农和贷款。所以我们将从4个方面来衡量和分析农民的资本积累能力。这4个方面是:1.收入能力2.减负能力3.融资能力4.国家财政支农。

1.收入能力

先让我们审视一下农民收入的现状。我们主要看收入增幅和城乡收入差距两方面。根据一些报导和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⑴.近年(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降[1],“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1998年收入为0的农户比例为16%,而1999年这个数字更进一步扩大,收入为0和负增长的农户数量居然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五点多”[2];一些地区返贫现象严重。⑵.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据世界银行的修正值,1995年城乡收入比为4∶1,到2001年3月为5∶1左右[3]。现状如此,客观存在了的。我们的着眼点放在农民今后的增收能力上。

有一点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就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本国情的制约下,农民无论“向内”,即在家务农,还是“向外”,即外出打工,发展的空间都是很狭窄的。如果小农经济,即一家一户耕种一小块土地,还继续存在的话,再怎么挖潜都将是徒劳的。正如许多的学者提议的那样,可行的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按照是否转移(迁徙),我们将农民分为在家务农的和外出打工的两部分。

对于前者,即在家务农的农民,他们收入的途径主要有:⑴ 规模经营;⑵ 农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⑶ 融入“公司+农户”的所谓农业产业化之中;⑷ 农业技术创新;⑸ 农产品价格上升。对于⑴,理论上虽然讲得通,但仍需要两个条件得支持: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得力度要充分大;二是土地私有或是说农地有偿转让制度的形成。这两个条件只在少数地区,如江浙一带,有条件具备;其它的地区还差的远。就全国来说由于人口的巨大压力两个条件同时达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依靠规模经营并非理论上那么简单。对于⑵,有一定的潜力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并非说要调整就能调整的,比如一些地区只适合种植某种作物,如果硬要种另外一种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无易于自讨苦吃。有一些地方官员就是这样做的。对于⑶,我们并不持过于乐观的态度。尽管在一些地方农业产业化搞的好,但这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所谓的农业产业化实质上就是工商业资本投入到农业领域,在市场条件下,资本所有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他不可能盲目“搞派对”将资本投入到没有效益的地方去的。不适合农业产业化的地方,他是不会关心的,而适合的地方又不多,所以农业产业化并不是有些人说的那样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出路。对于⑷,面对广大分散的农户,如何推广是一个难题。我们不是没有好的农业技术,而是难于推广。再说,技术转让是要支付成本的,且不论单个农户能不能付的起这笔费用,有没有必要都成问题。只要劳动力有剩余,有转移不出去,何必用技术替代劳动。对于⑸,由于我国要加入WTO ,农产品,尤其是一些常见的,如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价格上升的空间几乎为零。对于上述5点,我们都并不以很乐观的态度来看待,并不是说农村的人就不能致富了,农村就不前进了。我们只是强调一点:他们收入的能力在现有的环境制约下,收入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对于后者,收入途径只有打工一条,即工资收入。然而,这条路有是何等的崎岖。首先,户籍制度的障碍。这一点将在后面“制度歧视”的讨论中详述。其次,行业进入壁垒,这里主要指的是学历或是说知识壁垒。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差,文化水平低,这是事实。即使是户籍制度取消了,广大的农民工也只能从事一些服务业、建筑业、小商业。因为你知识积累不够,进不了报酬高的行业和部门。而在上述的那些领域内,有会由于人多(加之城市下岗工人),必然使劳动力的价格被压低。突破知识壁垒取决于农民的知识获取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是多么的有限(后述)。

2.减负能力% SK;^/G=c$U`{,p]9g0q@Vi(a;&{(8工商管理论文rwUpk_?6qVzMn5| ;{q{)G

农民的负担现在是非常重的,这个大家都清楚,我们不打算在这里赘述。我们将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表述我们的观点。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农民负担越减越重的政策失败怪圈。这里我们不讨论农民究竟被拿去多少钱。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农民快被那些负担压死了!问题在于造成这个怪圈后面的原因。在后面的关于权能信息流通结构的讨论中,会发现我国的政治体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的原因主要有:农民知识的匮乏、基层政权和地方恶势力的相互勾结以及愈演愈烈的腐败。不改变这些作为原因的现状,农民负担就不可能减下来。而改变现状又是多么的艰难!有学者指出:我们已经丧失了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优势[4]。中央对地方是一种软约束,到了乡镇一级政府,更是天高皇帝远。官黑勾结,鱼肉百姓的事层出不穷,不能不令我们担忧。也有的学者主张废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农民可以自由流动,负担就不会很严重了。可是废除这个以户籍制度为主体的二元体制谈何容易,在后面关于制度壁垒和农民集体动员能力的分析中可见一斑。还有就是费改税。如果这一制度建立起来的,也有可能将农民负担减下来,但并非治本之策[5]。这一制度在具体执行中会不会走样呢?会不会达到应有的目的呢?从目前的试点来看,难度是相当大的[6]。论文农民会不会被抛弃?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3. 融资的能力

市场条件下资本是趋于收益高的领域流动的。我国的农村金融组织,如“农村基金会”、“信用合作社”面向农民的金融服务呈收缩趋势。农民的存款纷纷向城市集中,而同时农民却告贷无门,“就是传统的生产和生活小额借贷,也与农民无缘”[7]。资本是嫌贫爱富的。由于农业生产的低效益,甚至负效益;再加上面对的是高度分散、高风险的小农,资本是不会进入农民手中的。但农民有时又必须借款,不得以只好求助于高利贷了。很显然,一方面借不到款;一方面又受高利贷盘剥。农民通过正常渠道融资的能力几乎为零。如果仅仅靠农业剩余,一个农民的原始资本积累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4. 国家财政支农

根据有关资料知,90年代国家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1991-1997年分别为10.3%,10.0%,9.5%,9.2%,8.4%,8.8%和8.3%;而同时期来源于农业的税收却大幅度增长[8]。一降一升,财政支农并没有带给农民多少改善经济状况的机会。即使国家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又如何呢?面对“高度分散的2亿多农户到底应该投给谁,怎么投才能到那些真正需要的户?事实上这些年政府增加投入的结果是,投入大多数下达到有关部门,转变为部门收益和乡村基层负债的增加。”[9] 

总之,通过分析得到一个基本的结论: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制约下,广大分散的农户资本积累的能力是相当差的。

知识贫困和教育的不平等

“知识”无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中国追赶工业化,必须超越工业化而迎接信息化、知识经济来临的背景下,知识愈显重要。那么,农民尤其是他们的子女的知识状况以及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途径又如何呢?

胡鞍钢的研究表明:我国的知识贫困状况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异,农村地区的知识贫困状况比城市严重的多;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是知识贫困状况的重灾区[10]。也就是说,农民,尤其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处于严重的知识贫

《农民会不会被抛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39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社会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