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正文

现代意识观照下的可比性问题


的基石,它的首要条件是简约。它应该只是一个基本的原理,一个简明的逻辑起点,然后再由此发展出和构建起整个学科的大厦来。本着这样的认识,为了更有成效地应对现代思潮的挑战,我们提出“类似性”(affinity)的范畴,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的根据。(注:笔者在《中国文学在英国》(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的“余论”部分提出了这一范畴,但没有展开论述。)
  首先需要说明,affinity(也译作“亲合性”)源自拉丁语affinis,原意是指有关系、有联系的属性。它曾在西方自然科学中为早期化学文献广泛使用,以说明事物所具有的能够互相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它的内涵和外延都表明,它不同于别的表示同一性质的概念,着重的是不同事物彼此的关系与联系,彼此发生感应和作用的特性方面。特别重要的是,它讲究的是动态的合,而不是静止的一。
  我们承认,事物不可能完全同一或表现出无条件的普遍性,差异也许是事物更为根本的属性。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意识针对古典思想过分强调事物的共同性而忽略了其差异性,反过来突出和强调差异的一面,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同样不容否认,在我们的宇宙中,任何个别的事物都不是绝对孤立的,相反,均在特定程度上处在互相联系之中。即使差异再大的事物,只要条件具备,也会呈现出亲和、契合、互补的趋势,一如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同元素的重新组合。由此,可比性的表述整个转移到了差异性上来。事物之所以能够进行比较,并不因为它们有某种普遍性,而在于它们既有差异性又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结合产生新的效应。两种文学现象或文化现象之所以有理由进行比较研究,就由于这样的比较研究能够导致新的审美的和认知的效应。它们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但关键在于它们进入比较领域后能营造出新的意境和义境,就像不同的物品进入化学反应后,会生成新的化合物一样。
  类似性的原理,还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加以阐释。维特根斯坦曾举各种游戏为例,作了有说服力的论述。他说,不要相信因为它们有什么“全体所共同的东西”,所以才统统被称为“游戏”。全体共有的东西并不存在,有的只是彼此的“相似之处”,并且即使“相似”也远不是全都相似。分别考察那些种类不同的游戏,会发现一些游戏和别的游戏有许多对应地方,但在和另外一些游戏对比时这些对应地方中国共产党同处又丢失了,同时却有其它共有的特征表现出来。这种情况他称之为“亲缘关系”,又称“家族相似性”[5](P47-48)。显然情况极像家族的各个成员,差异和共性在不同层次以种种方式互相重叠和交叉着。维特根斯坦还专门提醒我们,对这一点,要靠“看”,而不是靠“想”去把握。无疑,他要我们直接面对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类似性和这里所说的“亲缘关系”或“家族相似性”意思是相通的。要构建比较文学的基础,办法并非去求证比较对象全体所有的共同性,而是在差异的前提下去发现它们各种组合、各种情况下可能有的亲缘相近。
  由此,也从理论上解开了比较文学难以回避的一个困惑。当我们通过影响、接受、传播、译介等各个途径的查勘,梳理出不同国家的文学和文化彼此的交叉重叠的道路时,经常产生一个问题:这些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的独创性何在?作为比较研究的可行性的必要保证,我们业已论证过它们的普遍性根据,接下来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又是程度不等的共性的揭示与展现,因而给人的印象是比较文学总在肯定二者的相同点。尽管不可能否认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和文化的成就离不开本身的创造,甚至在细节上很有可能在强调这一创造,但实际研究分明又在削弱这一创造,这至少导致了逻辑上的矛盾。现在这一矛盾从根本上被消除了,因为比较文学的出发点已经转到了各国文学和文化的差异和特性上。比较文学丝毫不去抹煞这样的差异和特性,而只是关注在何种条件下它们会转化成类似性或亲缘性。
  类似性的提出,既为比较文学的学理根据奠定了新的基石,也使比较研究的机制和性质呈现了不同于往日的面貌。最重要的一点是“求同”的原则彻底被颠覆了,重点放在了“求异”上,“同”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或有限范围内才见得到的情况。比较文学现在贯彻的是“求异”的原则,或更确切说是“求实原则”,实事求是地描述比较对象“异”和“同”的复杂情况。
  就这样,比较文学的研究不仅回答了现代思潮的挑战,也为自己敞开了更广阔的空间,为让研究对象进入比较的领域提供了更多样的途径。很可能所谓的类似和差异,都不是简单的断语,也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统一和对立,相反接近一种谱系的展示,就像光谱那样标示出光线内在的衍射结构。在这个谱系中,各个文学现象间的不同特征,呈现出交叉、递进、重叠、复合、衰减、膨胀、跃迁……说到底,类似与差异,都只是在同一个谱系中的位置的距离,相隔较远可能就见出了差别的方面,相隔较近或毗邻可能就是类似。从而比较文学的学科研究,将形成一种谱系学式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形态。一句话,比较文学研究中有关同和异的分析,成了动态的标示,而不再是静态的界定。
  2002年8月6日改定
  收稿日期:2002-09-09
【参考文献】
  [1] 热奈特.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 福柯.知识考古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 马克·昂热诺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M].天津:百花文学出版社,2000.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现代意识观照下的可比性问题(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39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