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经典名著赏析论文 >> 正文

刘勰“《春秋》笔法”论及其文论建构


在时人“贵约”、“尚省”的前提下大力倡繁。《论衡·自纪》云:“或曰:‘辩士之言要而达,文人之辞寡而章。今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者不能领。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语约易言,文重难得。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为神。’答曰:有是言也。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⑨葛洪《抱朴子·钧世》亦云:“且夫《尚书》者,政事之集也,然未若今之优文、诏、策、军书、奏、议之清富赡丽也。《毛诗》者,华彩之辞也,然不及《上林》、《羽猎》、《二京》、《三都》之汪秽博富也。”⑩王充立足于“为世用”,以为繁为上,简为下;葛洪以为古诗之简不如今文之繁,分别从理论阐述和作品实践两方面提倡繁化。而刘勰本人虽也在《熔裁》篇明确指出:“谓繁与略,随分所好”,在《章表》篇指出:“繁约得正,华实相胜”,并在《诏策》篇中盛赞“诸葛孔明之详约”,还在《体性》篇对举“精约”和“繁缛”,在《定势》篇明言“断辞辨约者,率乖繁缛”,但是针对当时浮华“淫丽”的文风而言,他还是主张“尚简”。《物色》篇云:“是以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这可谓刘勰“尚简”论的总纲。换言之,在刘勰看来,“简言达旨”不仅是《春秋》笔法的根本特征,也是中国文学创作的审美趋向。如《文心雕龙》以“简约”、“简”、“约”论文随处可见:《宗经》:“辞约而旨丰”;“体约而不芜。”《正纬》:“圣训宜广,神教宜约。”《乐府》:“故陈思称‘李延年闲于增损古辞,多者则宜减之’,明贵约也。”《情采》:“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刘勰论文“尚简”,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反对繁冗靡丽的文风,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简并不等同于简单,也不仅仅是简洁,而是简而有情,简而有味,“辞约而旨丰”。以一当十,以少总多,以小见大,以简写繁,以有限的形式表现无限丰富的内容。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
  
  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嚖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这里,“桃花之鲜”、“杨柳之貌”、“出日之容”、“雨雪之状”、“黄鸟之声”、“草虫之韵”;太阳之光华、星光之微小,都仅用“一言”、“两字”就概括无余。且“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这才是古人“尚简”的真正意图,即追求“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艺术效果。
  
  三、隐义藏用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不仅继承、发展了以《左传》和杜预为代表的古文家“《春秋》五例”思想,而且对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家的“微言大义”旨趣也有所领悟和深化。
  
  认为《春秋》有“微言”,有“大义”,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家们皓首穷究《春秋》的宗旨,且渊源有自。早在先秦,《孟子·离娄下》即有载:“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汉代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开篇亦引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由孟子的“窃义”到司马迁的“道义”,《春秋》之“大义”经历了由“遮蔽”到“敞开”的历程。而到董仲舒,其《春秋繁露》“虽颇本《春秋》以立论,而无关经义者多”,但其前半部分自《楚庄王第一》至《俞序第十七》以及《三代改制质文第二十三》、《爵国第二十八》、《仁义法第二十九》、《必仁且智第三十》、《观德第三十三》、《奉本第三十四》等,对《春秋》“借事明义”之“微言”和“正名为本”之“大义”进行了详尽论述。故清代大儒皮锡瑞先生说:“汉人之解说《春秋》者,无有古于是书,而广大精微,比伏生《大传》、《韩诗外传》尤为切要。”也就是说,在前刘勰时代,《春秋》之有“微言”,有“大义”已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是《春秋》之“微言”和“大义”并不是明白晓畅地彰明于众的,其“窃”、其“道”、其“借事”、其“正名”等等都是一种特殊的手段。对此,刘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与孟子、司马、董子等前贤一致,他也认为《春秋》有“微言”。《文心雕龙·史传》指出:“(《春秋》)睿旨存亡幽隐,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得微言。”在刘勰看来,《春秋》经文采取“婉约”的表达方式,因丘明与其同时,幸得“微言”。
  
  其次,与孟子、司马、董子等前贤所谓《春秋》“窃义”、“道义”、“借事明义”等说法不同,他认为《春秋》“辨理见义”、“辞晓义隐”。《文心雕龙·宗经》云:“《春秋》辨理,一字见义,五石六鹢,以详备成文;雉门两观,以先后显旨……《春秋》则观辞立晓,而访义方隐。”在刘勰看来,“五石六鹢”和“雉门两观”一以“详备成文”,一以“先后显旨”,都是《春秋》“辨理见义”的最佳注解。换言之,《春秋》之所以要详细记载陨石和鹢鸟的数量为“五”、为“六”,之所以要以“雉门及两观灾”代替“雉门灾及两观”,是因为前者“记异”,后者“记灾”;且前者“为王者之后”,后者“不以微及大”,两者都蕴藏有“大义”。也正缘于此,刘勰得出了《春秋》“观辞立晓,访义方隐”的结论。
  
  第三,综采古、今文家论述“《春秋》笔法”之优长,刘勰融“《春秋》五例”和“微言大义”为一体,明确指出“隐义以藏用”是《春秋》笔法的又一基本特征。《文心雕龙·征圣》云:“四象精义以曲隐,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
  
  最后,受“依经立义”意义生成方式的影响,刘勰视《春秋》“隐义以藏用”为“文成规矩”之典范。换言之,“隐义藏用”不仅是儒家经典文本《春秋》的又一书写特征,也是中国文论建构的又一语言家园。法国著名思想家弗朗索瓦·于连曾经明确指出:“所谓春秋笔法是‘微而显’,‘志而晦’,‘婉而辩’。在隐与显两极之间,二者分量相等,保持平衡。‘晦’与‘明’共分秋色,但又互相补偿:明暗交接使色彩趋淡,晦暗的明亮使人猜测。这种笔法不是秘藏不露,也不是透明的;作家实际上是向所有人表达,但所用的方式是有保留的:因为正是在这二者之间,即隐约显示这种笔法的地方,意义可能受到重视,同时一方很谨慎地形成。”也正缘于此,“显”和“隐”的辩证关系不仅是“《春秋》笔法”的基本特征,也获得了中国文学批评家们的青睐。如陆机《文赋》:“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正因为“显”和“隐”是“本隐以之显”,“言隐以至显”的辩证关系,所以在文学创作中,“隐”显得更为重要。
  
  然而,何谓“隐”?刘勰《文心雕龙·隐秀》释“隐”曰:“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隐以复意为工,……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深文隐蔚,余味曲包。”在刘勰看来,“隐”有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隐”要寓有“重旨”、“复意”。范文澜注云:“重旨者,词约而义富,含味无穷。陆士衡云‘文外曲致’,此隐之谓也。”詹锳《义证》释云:“‘重旨’就是‘复意’,就是说文章要有曲折重复的意旨。所谓重复的意旨,就是除去表面的一层意思外,还有言外之意,所以是‘文外之重旨’。”其次,“隐”要有“义生文外”的触发力量,就像《易》之卦象通过“变爻”即一爻之变形成相互包含的“互体”,而化成为“四象”一样,使“文外之重旨”能互生复合。虽是“秘响”,却可“旁通”;纵为“伏采”,亦可“潜发”。换言之,文学创作应采用一种曲折迂回的言说方式,即不能直说,而必须绕着弯儿说。第三,“隐”要有“余味”,“晦塞”、“深奥”非“隐”,隐义的探求当以品味得之,“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余味曲包。
  
  怎样才能做到“隐”呢?《文心雕龙·谐隐》云:“隐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也就是说,“遁辞”和“谲譬”是实现“隐”的基本手段。何谓“谲譬”,刘勰虽未明言,但其释“兴”似乎与此相通。《文心雕龙·比兴》云:“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记讽。”将“兴”释为“环譬”,虽与“谲譬”有一字之别,但其“隐”义似乎不差。这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到佐证。
  
  刘勰曾将比、兴对释,认为比显兴隐。《文心雕龙·比兴》云:“《诗》文宏奥,包韫六义;毛公述《传》,独标兴体,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哉?”闻一多先生对此也有过明确说明:“隐在《六经》中,相当于《易》的‘象’和《诗》的‘兴’(喻不用讲,是《诗》的‘比’),预言家必须有神秘性(天机不可泄露),所以占卜家的语言中少不了象。《诗》——作为社会诗、政治诗的雅,和作为风情诗的风,在各种性质的沓布(taboo,现译‘塔布’,即禁忌)的监视下,必须带着伪装,秘密活动,所以在诗人的语言中,尤其不能没有兴。象与兴实际都是隐,有话不能明说的隐,所以《易》有《诗》的效果,《诗》亦兼《易》的功能,而二者在形式上往往不能分别。……隐语的作用,不仅是消极的解决困难,而且是积极的增加兴趣,困难愈大,活动愈秘密,兴趣愈浓厚,这里便是隐语的,也便是《易》与《诗》的魔力的源泉。”简言之,“隐”即为《诗》之“兴”和《易》之“象”。
  
  从实践上说,刘勰曾做过总结。在《文心雕龙·比兴》中,刘勰慨叹过兴义之失:“炎汉虽盛,而辞人夸毗,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若斯之类,辞赋所先,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所以文谢于周人也。”如果抛开其政教色彩的偏颇,则刘勰对“兴”的认识是极为深刻的。如黄侃《文心

《刘勰“《春秋》笔法”论及其文论建构(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46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经典名著赏析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