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春秋》笔法”论及其文论建构
雕龙札记》云:“自汉以来,词人鲜用兴义,固缘诗道下衰,亦由文词之作,趣以喻人,苟览者恍惚难明,则感动之功不显。用比忘兴,势使之然。虽相如子云,未如之何也。……由此以观,用比者历久而不伤晦昧,用兴者说绝而立致辩争。当其览古,知兴义之难明,及其自为,亦遂疏兴义而希用,此兴之所以浸微浸灭也。”虽然汉大赋多用赋、比是事实,而且汉大赋的产生亦有“缘诗道下衰”等多种原因,但恐怕“兴义之难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兴义之所以难明,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其具备“隐”的基本内涵。
总之,刘勰将《春秋》笔法由经学领域引入文学领域,并以此为基础建构出中国传统文论“简言达旨”、“隐义藏用”的语言家园。
注释:
①李洲良:《春秋笔法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5页。
③④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7、162页。
⑤成中英:《从真理与方法到本体与诠释》,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1页。
⑥杨乃乔:《悖立与整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⑦⑧《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3、1706页。
⑨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02页。
⑩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9-70页。
皮锡瑞:《经学通》,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页。
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杜小真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9页。
殷满堂:《刘勰的情采说与英美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作者简介:张金梅,女,1974年生,湖北黄梅人,文学博士,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湖北恩施,445000。 《刘勰“《春秋》笔法”论及其文论建构(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465.html
总之,刘勰将《春秋》笔法由经学领域引入文学领域,并以此为基础建构出中国传统文论“简言达旨”、“隐义藏用”的语言家园。
注释:
①李洲良:《春秋笔法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5页。
③④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7、162页。
⑤成中英:《从真理与方法到本体与诠释》,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1页。
⑥杨乃乔:《悖立与整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⑦⑧《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3、1706页。
⑨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02页。
⑩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9-70页。
皮锡瑞:《经学通》,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页。
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杜小真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9页。
殷满堂:《刘勰的情采说与英美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作者简介:张金梅,女,1974年生,湖北黄梅人,文学博士,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湖北恩施,445000。 《刘勰“《春秋》笔法”论及其文论建构(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