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反思
内容提要:
本文在细读理论原著的基础上,对当代英国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批评理论做了一番“鸟瞰式”的梳理,在重点介绍他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文化批评观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反思。作者认为,伊格尔顿从文学批评开始了自己的学术批评生涯,逐步过渡到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的理论建构。他也和他的前辈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威廉斯,在自己的批评道路上逐步扩大批评的范围,最后发展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他的批评理论特色体现在从理论思辨到政治实践,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理论,这一历程充分证明了他对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的强调,对既定的学科界限的超越,以及他的唯物主义实践观。他的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文化批评观将从四个方面去展示:文化概念的历史演变,文化危机,文化之战以及共同文化的探寻。伊格尔顿对当代世界文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鉴于伊格尔顿研究在中国尚属开始阶段,因此本文将在这方面弥补一个空缺。
关键词: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意识形态,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文化观
提纲:
一. 伊格尔顿的理论思想历程介绍
二. 伊格尔顿研究的状况评述
1.国外伊格尔顿研究状况
2.国内伊格尔顿研究状况
3.研究伊格尔顿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 伊格尔顿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文化批评观
1.文化概念的演变历史
2.文化危机
3.文化之战
4.共同文化的探讨
四. 结论
一.伊格尔顿理论思想历程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是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批评家,他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萨尔福一个工人阶级家庭,1961年进入剑桥大学,在这所充满贵族气息的大学,出身工人阶级的伊格尔顿倍感孤独,于是投身于学校文化圈外的政治运动中。在校学习期间,伊格尔顿深受老师威廉斯的影响,阅读和钻研了马克思本人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著作,并逐渐成长为一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1964年大学毕业后,应威廉斯的邀请,留在剑桥担任他的助手,作助理研究员。1969年转到牛津大学任教,长期担任牛津大学凯瑟琳学院沃顿英文和文学理论讲座教授,现任曼彻斯特大学英文讲座教授。
从60年代末直到现在,伊格尔顿已出版美学理论、文学批评著作十多种。这些著作可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来分析和评价英美一些作家的作品,其中他的老师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的问题框架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如《莎士比亚与社会:莎士比亚戏剧论文集》、《旅居国外和旅居国外的作家》、《力量的神话:对勃朗特姐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克拉莉萨的被污:塞缪尔·理查森的作品中的文体、性行为和阶级斗争》。第二类主要是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并用他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去分析评论西方现当代各种美学和文学理论批评流派。这些著作包括:《批评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瓦尔特·本雅明,或革命的批评》、《文学理论引论》、《批评的作用:从观察家到后结构主义》和《审美意识形态》等。这些著作在当代西方美学界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界都有相当广泛的影响,以至于有人把他和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为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三巨头。
在伊格尔顿的批评思想中,有着三个重要的理论维度或者说话语背景,它们在他的思想中以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方式交叉并置。它们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英国本土的文化研究传统和当代西方从精神分析学到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为他的批评和分析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英国本土的文化研究传统则为他提供了基本的问题视角,而当代西方的各种理论思潮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提供了多样的分析方法。
伊格尔顿是一个自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为《文学原理引论》的中译本所写的序言中,谈到了他从事美学与文学批评的“马克思主义”背景。他说,马克思主义从60年代以来之所以能在西方社会复兴,就是因为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作了新的阐释。“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乔治·卢卡契、安东尼奥·葛兰西、瓦尔特·本雅明、西奥多·阿多尔诺、赫伯特·马尔库塞和让-保罗·萨特这类思想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中国读者容易认识的一种理论,或者说中国读者很难承认它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它们确实是一批令人鼓舞的、内容丰富的作品,这批作品试图超越‘文化’、‘意识’、‘基础’和‘上层建筑’等不适当的或机械的概念,用更高超的方式去思辩。更重要的是,它无情而彻底地反对用机械宿命论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意识、行为、道德价值和生活经验的中心地位。因此它特别适合一些唯物主义的美学,这种美学一方面可以对传统文学批评中过于狭隘的形式主义的考虑进行挑战,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宿命论的马克思主义中那些有时片面陈旧的准则进行挑战。” 他还提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与文化、艺术,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一个不能简单地运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解释的阶段,必须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才能把它运用于这一新的现实,才能建立起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与文学理论。
在美学理论上,英国有着悠久的经验主义传统,重视从心理学方面对个体的审美经验进行研究;到19、20世纪,这一研究演变为更广泛的文化研究,强调在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基础上把研究对象如文学作品置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分析,从而形成了具有英国本土特色的文化研究,如较早的利维斯就把文学批评既看作是文化批评也看作是社会批评,而较近的威廉斯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强调应从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生成,由此而提出了所谓的“文化唯物主义”。作为威廉斯的学生,伊格尔顿的美学理论与文学批评都深深打上了这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469.html
本文在细读理论原著的基础上,对当代英国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批评理论做了一番“鸟瞰式”的梳理,在重点介绍他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文化批评观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反思。作者认为,伊格尔顿从文学批评开始了自己的学术批评生涯,逐步过渡到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的理论建构。他也和他的前辈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威廉斯,在自己的批评道路上逐步扩大批评的范围,最后发展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他的批评理论特色体现在从理论思辨到政治实践,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理论,这一历程充分证明了他对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的强调,对既定的学科界限的超越,以及他的唯物主义实践观。他的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文化批评观将从四个方面去展示:文化概念的历史演变,文化危机,文化之战以及共同文化的探寻。伊格尔顿对当代世界文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鉴于伊格尔顿研究在中国尚属开始阶段,因此本文将在这方面弥补一个空缺。
关键词: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意识形态,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文化观
提纲:
一. 伊格尔顿的理论思想历程介绍
二. 伊格尔顿研究的状况评述
1.国外伊格尔顿研究状况
2.国内伊格尔顿研究状况
3.研究伊格尔顿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 伊格尔顿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文化批评观
1.文化概念的演变历史
2.文化危机
3.文化之战
4.共同文化的探讨
四. 结论
一.伊格尔顿理论思想历程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是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批评家,他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萨尔福一个工人阶级家庭,1961年进入剑桥大学,在这所充满贵族气息的大学,出身工人阶级的伊格尔顿倍感孤独,于是投身于学校文化圈外的政治运动中。在校学习期间,伊格尔顿深受老师威廉斯的影响,阅读和钻研了马克思本人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著作,并逐渐成长为一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1964年大学毕业后,应威廉斯的邀请,留在剑桥担任他的助手,作助理研究员。1969年转到牛津大学任教,长期担任牛津大学凯瑟琳学院沃顿英文和文学理论讲座教授,现任曼彻斯特大学英文讲座教授。
从60年代末直到现在,伊格尔顿已出版美学理论、文学批评著作十多种。这些著作可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来分析和评价英美一些作家的作品,其中他的老师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的问题框架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如《莎士比亚与社会:莎士比亚戏剧论文集》、《旅居国外和旅居国外的作家》、《力量的神话:对勃朗特姐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克拉莉萨的被污:塞缪尔·理查森的作品中的文体、性行为和阶级斗争》。第二类主要是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并用他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去分析评论西方现当代各种美学和文学理论批评流派。这些著作包括:《批评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瓦尔特·本雅明,或革命的批评》、《文学理论引论》、《批评的作用:从观察家到后结构主义》和《审美意识形态》等。这些著作在当代西方美学界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界都有相当广泛的影响,以至于有人把他和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为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三巨头。
在伊格尔顿的批评思想中,有着三个重要的理论维度或者说话语背景,它们在他的思想中以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方式交叉并置。它们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英国本土的文化研究传统和当代西方从精神分析学到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为他的批评和分析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英国本土的文化研究传统则为他提供了基本的问题视角,而当代西方的各种理论思潮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提供了多样的分析方法。
伊格尔顿是一个自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为《文学原理引论》的中译本所写的序言中,谈到了他从事美学与文学批评的“马克思主义”背景。他说,马克思主义从60年代以来之所以能在西方社会复兴,就是因为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作了新的阐释。“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乔治·卢卡契、安东尼奥·葛兰西、瓦尔特·本雅明、西奥多·阿多尔诺、赫伯特·马尔库塞和让-保罗·萨特这类思想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中国读者容易认识的一种理论,或者说中国读者很难承认它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它们确实是一批令人鼓舞的、内容丰富的作品,这批作品试图超越‘文化’、‘意识’、‘基础’和‘上层建筑’等不适当的或机械的概念,用更高超的方式去思辩。更重要的是,它无情而彻底地反对用机械宿命论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意识、行为、道德价值和生活经验的中心地位。因此它特别适合一些唯物主义的美学,这种美学一方面可以对传统文学批评中过于狭隘的形式主义的考虑进行挑战,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宿命论的马克思主义中那些有时片面陈旧的准则进行挑战。” 他还提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与文化、艺术,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一个不能简单地运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解释的阶段,必须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才能把它运用于这一新的现实,才能建立起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与文学理论。
在美学理论上,英国有着悠久的经验主义传统,重视从心理学方面对个体的审美经验进行研究;到19、20世纪,这一研究演变为更广泛的文化研究,强调在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基础上把研究对象如文学作品置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分析,从而形成了具有英国本土特色的文化研究,如较早的利维斯就把文学批评既看作是文化批评也看作是社会批评,而较近的威廉斯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强调应从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生成,由此而提出了所谓的“文化唯物主义”。作为威廉斯的学生,伊格尔顿的美学理论与文学批评都深深打上了这
种“文化唯物主义”的印记。譬如他出版于1967年并题献给威廉斯的《莎士比亚与社会》,其书名就显露出“文化与社会”的视野和方法;书中试图打破个体与社会、自发生活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界限的做法显然来自威廉斯。属于这一阶段的主要著作还有《放逐与侨居》,《作为语言的身体》和《权力的神话》等。不过,这一系列著作也显示出伊格尔顿在“文化与社会”框架内进行的富有个性的拓展。首先,他表现出浓重的天主教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倾向,表现出更高的政治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一开始就走着一条文化-政治的路线;第二,注重英国现代批评史和英国文学实践的批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文化与社会”的个案分析和实证文本,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拓展了“文化唯物主义”;第三,突出表现了与欧陆以及美国不同的理论与实证并重的英国文化批判传统;第四,这一阶段的许多论题成为他 《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