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它仍然是历史行动。
三
这种历史行动,有其自然基础,即生物学上的根源。
物质就是运动。如果把“目的”理解为特定的方向性,可以说,生物体的运动不同于无机物质的运动就在于它是有目的的活动。即使单细胞动物的行动,也是有目的的性的,为了生存,它的身体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形,它张大、收缩、运动无常,它不停地摸索和探测,在寻食和求偶时四处奔忙。这种不息地窥视、假设、试探和摸索的特性是生命力的基本功能,生命力依靠这样的功能为自己开辟发展的道路。不同的物种都凭借这同一种手段,各各在没有任何道路的物质自然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独特的道路。不用说,走得最远的是我们人类。
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人类把自己的生命力功能,逐步地发展为科学技术和理论思维,发展为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的感性动力,从而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一种永不停息的、自由而意识的创造。人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他自己,从而把自己作为一种自我创造的自由生物,同其他生物区别开来了。如果把“目的”概念界定为意识到的需要,那么在这个层次上,应该说人类的活动区别于其他生物体活动之处,在于它是有目的的活动。相对于人的这种活动而言,一般生性体的活动都是本能的,其感觉是囿于直接的肉体需要的。但是人的感觉的解放,是他们获得审美能力的前奏。
动物愈是低级,感性动力的功能量也就越小。单细胞动物没有视觉和听觉,而只有触觉和味觉,至多还有嗅觉。这些直接满足肉体需要(例如捕食欲望)的感觉,把低等动物限制在一个十分狭小的世界。它们像又聋又哑的瞎子一样,生活在寂静和黑暗中,它的世界就是它自己,它自己以外没有世界,并且它不能意识到这一点。生物愈进化,则感觉愈开放。视觉和听觉虽然也为满足肉体需要服务,但已经有可能超越这个需要而触及更多非实用的事物。例如不但听到和看到食物,也听到和看到吃不得的东西,如风雨和云霞等等,从而有可能把已经满足了肉体需要的生物,带进更为广大的、充满声色光影的世界。
然而,在肉体需要的绝对支配下,动物没有可能利用这种可能性。当它听和看的时候,它只是为了满足直接的肉体需要而听和看。不能直接满足肉体需要的事物,对于它来说就不是对象。只有征服自然到一定程度的人类,能够超越自己的实际需要而听和看,这种超越也就是解放,这种解放也就是审美。它通过“无私的”、“非实用的”感觉进入经验,而被我们体验为自由与幸福。没有这种体验,也就没有美。
人身上还保留着味觉、触觉和嗅觉,这些感觉器官仍然由于满足人的肉体需要而使人感到肉体的快乐。如所周知,肉体的快乐作为一种经验形态是快感而不是美感。它和美感的区别在于,美感满足综合统一的“人”的需要即解放的需要,而快感只满足片面的和单一的生理需要。恰恰是这种需要迫使人们接受客观必然性(先是自然必然性,后是社会必然性)的支配。而人恰恰只有在从这种必然性的支配下解放出来的时候,才得以体验到美。所以快感不等于美感,所以美感比快感具有更多的人性和更少的动物性。
快感表明一种生理的满足。仅仅这种满足并不构成美感。但如果没有这种满足也没有美感,因为人类只有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即从自然必然性的索缚下解放出来,这是美感得以产生的第一个前提。为了征服自然,人类形成了社会。而美感,作为一种可能性,也就在社会的发展即历史中获得了自己的现实性。所以美感又往往带着丰富的历史和社会内容。从社会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这是美感得以产生的第二个前提。这种解放的起点,也就是美感与快感的区别点。
四
说美感是生命力,也就是说人只有把自己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才有可能把自己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现有的是受限制的,生命的是有需要的。有限制、有需要、有痛苦,才有生命、有力量、有热情,然后感性动力才能活跃起来。不,这样说并不确切,应当说需要和痛苦,乃至生命、力量、热情等等本身,直接就是感性动力的活跃。而这种活跃,也就是人本身存在的证明。也就是人的存在的形式。
没有痛苦的实体,是虚幻的实体。没有需要的生命,也不会有生命的需要。所以,人的优患意识,人所受到的限制和痛苦,也就是他的存在的证明,也就是他的那个要求与自己的本质相统一的存在的证明。没有这个证明,它也就不存在。没有这个存在,也就谈不上本质。
存在是自然存在,本质是社会本质。没有这个自然,也就谈不上社会。社会不是自然的对立物,它是人和自然统一的中介。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存在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之中。所谓人的异化,所谓人的存在和本质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和自然紊乱与不协调。而所谓人道主义,也就是要建立社会和自然相统一的关系结构,或者说就是要使人成为社会和自然统一的主体,不为前者而牺牲后者,也不为后者而牺牲前者。社会如果不异化,它就必然同自然相统一,必然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用马克思的话说,就必然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的立脚点和归宿是人。它以人为本,从人出发而又为了人。当人失落在异化之中时,这个立脚点和归宿也就没有了。这时他就会迷惑地看待他的自我,而感到彷徨无所依归。因为他不承认那现有的和活生生的东西,所以他也找不到那普遍的和自由的东西。而不得不把他的自我,连同他所体验到的限制、需要、痛苦,以及在这些体验中表现出来的生命、力量、热情,统统都看作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看作是必须经常与之斗争的恶魔。这样一来,人就不得不到自己的身外去寻找立脚点和归宿,到自己的身外
历史唯物主义有两条最基本的原理,一条是劳动创造世界,一条是存在决定意识。首先是劳动创造世界,然后才是存在决定意识。历史不是在人之外盲目地带着人类行进的客观力量,历史是人所创造的。限制、需要、痛苦,或者说生命、力量、热情等等,是推动人类从事任何活动的原动力。至于活动的方式和具体内容,则是由既成的历史社会条件决定的。作为活动的结果,出现了历史的变迁。由于历史的变迁是不可预料和非所期望的,所以它常常被看作是自发的客观进程。它象列车一样载着我们每一个人前进,而不管我们是在做什么,是躺着这里坐着,是在谈话还是在思考问题,我们都在不知不觉地被带向另一个地方。这样的看法恰恰是忘记了劳动创造世界这一更为根本的原理。列车是由人所创造的,也是由人来开动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活动都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重要的是这一意识要反映到理论中来。这种反映就是自觉,这种自觉就是人道主义。
所以限制、需要、痛苦说生命、力量、热情等等不是恶魔,而是构成人的自我的东西,是历史进步的原动力的原动力。它通过劳动实践创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一切丰富生动的文明和文化。然后它们又迷失在这个创造物的森林里,以致于不得不依靠美感来导航了。所谓美感,所谓艺术创作,不就是人的限制、需要、痛苦,或者说生命、力量、热情等等的自我表现吗?
在异化了的社会,异化了人通过美国寻找他的自我,寻找向自身复归的道路,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假设、探索和追求。这种追求,也就是对社会和自然的统一的追求。它是一种不自觉的人道主义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523.html
三
这种历史行动,有其自然基础,即生物学上的根源。
物质就是运动。如果把“目的”理解为特定的方向性,可以说,生物体的运动不同于无机物质的运动就在于它是有目的的活动。即使单细胞动物的行动,也是有目的的性的,为了生存,它的身体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形,它张大、收缩、运动无常,它不停地摸索和探测,在寻食和求偶时四处奔忙。这种不息地窥视、假设、试探和摸索的特性是生命力的基本功能,生命力依靠这样的功能为自己开辟发展的道路。不同的物种都凭借这同一种手段,各各在没有任何道路的物质自然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独特的道路。不用说,走得最远的是我们人类。
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人类把自己的生命力功能,逐步地发展为科学技术和理论思维,发展为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的感性动力,从而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一种永不停息的、自由而意识的创造。人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他自己,从而把自己作为一种自我创造的自由生物,同其他生物区别开来了。如果把“目的”概念界定为意识到的需要,那么在这个层次上,应该说人类的活动区别于其他生物体活动之处,在于它是有目的的活动。相对于人的这种活动而言,一般生性体的活动都是本能的,其感觉是囿于直接的肉体需要的。但是人的感觉的解放,是他们获得审美能力的前奏。
动物愈是低级,感性动力的功能量也就越小。单细胞动物没有视觉和听觉,而只有触觉和味觉,至多还有嗅觉。这些直接满足肉体需要(例如捕食欲望)的感觉,把低等动物限制在一个十分狭小的世界。它们像又聋又哑的瞎子一样,生活在寂静和黑暗中,它的世界就是它自己,它自己以外没有世界,并且它不能意识到这一点。生物愈进化,则感觉愈开放。视觉和听觉虽然也为满足肉体需要服务,但已经有可能超越这个需要而触及更多非实用的事物。例如不但听到和看到食物,也听到和看到吃不得的东西,如风雨和云霞等等,从而有可能把已经满足了肉体需要的生物,带进更为广大的、充满声色光影的世界。
然而,在肉体需要的绝对支配下,动物没有可能利用这种可能性。当它听和看的时候,它只是为了满足直接的肉体需要而听和看。不能直接满足肉体需要的事物,对于它来说就不是对象。只有征服自然到一定程度的人类,能够超越自己的实际需要而听和看,这种超越也就是解放,这种解放也就是审美。它通过“无私的”、“非实用的”感觉进入经验,而被我们体验为自由与幸福。没有这种体验,也就没有美。
人身上还保留着味觉、触觉和嗅觉,这些感觉器官仍然由于满足人的肉体需要而使人感到肉体的快乐。如所周知,肉体的快乐作为一种经验形态是快感而不是美感。它和美感的区别在于,美感满足综合统一的“人”的需要即解放的需要,而快感只满足片面的和单一的生理需要。恰恰是这种需要迫使人们接受客观必然性(先是自然必然性,后是社会必然性)的支配。而人恰恰只有在从这种必然性的支配下解放出来的时候,才得以体验到美。所以快感不等于美感,所以美感比快感具有更多的人性和更少的动物性。
快感表明一种生理的满足。仅仅这种满足并不构成美感。但如果没有这种满足也没有美感,因为人类只有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即从自然必然性的索缚下解放出来,这是美感得以产生的第一个前提。为了征服自然,人类形成了社会。而美感,作为一种可能性,也就在社会的发展即历史中获得了自己的现实性。所以美感又往往带着丰富的历史和社会内容。从社会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这是美感得以产生的第二个前提。这种解放的起点,也就是美感与快感的区别点。
四
说美感是生命力,也就是说人只有把自己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才有可能把自己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现有的是受限制的,生命的是有需要的。有限制、有需要、有痛苦,才有生命、有力量、有热情,然后感性动力才能活跃起来。不,这样说并不确切,应当说需要和痛苦,乃至生命、力量、热情等等本身,直接就是感性动力的活跃。而这种活跃,也就是人本身存在的证明。也就是人的存在的形式。
没有痛苦的实体,是虚幻的实体。没有需要的生命,也不会有生命的需要。所以,人的优患意识,人所受到的限制和痛苦,也就是他的存在的证明,也就是他的那个要求与自己的本质相统一的存在的证明。没有这个证明,它也就不存在。没有这个存在,也就谈不上本质。
存在是自然存在,本质是社会本质。没有这个自然,也就谈不上社会。社会不是自然的对立物,它是人和自然统一的中介。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存在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之中。所谓人的异化,所谓人的存在和本质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和自然紊乱与不协调。而所谓人道主义,也就是要建立社会和自然相统一的关系结构,或者说就是要使人成为社会和自然统一的主体,不为前者而牺牲后者,也不为后者而牺牲前者。社会如果不异化,它就必然同自然相统一,必然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用马克思的话说,就必然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的立脚点和归宿是人。它以人为本,从人出发而又为了人。当人失落在异化之中时,这个立脚点和归宿也就没有了。这时他就会迷惑地看待他的自我,而感到彷徨无所依归。因为他不承认那现有的和活生生的东西,所以他也找不到那普遍的和自由的东西。而不得不把他的自我,连同他所体验到的限制、需要、痛苦,以及在这些体验中表现出来的生命、力量、热情,统统都看作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看作是必须经常与之斗争的恶魔。这样一来,人就不得不到自己的身外去寻找立脚点和归宿,到自己的身外
去 建筑自己活动和进步的动力。或者皈依宗教,或者相信历史的宿命,而把人道主义原则视为异端邪说,把美与艺术看作是如非用作说教的工具就有害无益的东西。
历史唯物主义有两条最基本的原理,一条是劳动创造世界,一条是存在决定意识。首先是劳动创造世界,然后才是存在决定意识。历史不是在人之外盲目地带着人类行进的客观力量,历史是人所创造的。限制、需要、痛苦,或者说生命、力量、热情等等,是推动人类从事任何活动的原动力。至于活动的方式和具体内容,则是由既成的历史社会条件决定的。作为活动的结果,出现了历史的变迁。由于历史的变迁是不可预料和非所期望的,所以它常常被看作是自发的客观进程。它象列车一样载着我们每一个人前进,而不管我们是在做什么,是躺着这里坐着,是在谈话还是在思考问题,我们都在不知不觉地被带向另一个地方。这样的看法恰恰是忘记了劳动创造世界这一更为根本的原理。列车是由人所创造的,也是由人来开动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活动都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重要的是这一意识要反映到理论中来。这种反映就是自觉,这种自觉就是人道主义。
所以限制、需要、痛苦说生命、力量、热情等等不是恶魔,而是构成人的自我的东西,是历史进步的原动力的原动力。它通过劳动实践创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一切丰富生动的文明和文化。然后它们又迷失在这个创造物的森林里,以致于不得不依靠美感来导航了。所谓美感,所谓艺术创作,不就是人的限制、需要、痛苦,或者说生命、力量、热情等等的自我表现吗?
在异化了的社会,异化了人通过美国寻找他的自我,寻找向自身复归的道路,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假设、探索和追求。这种追求,也就是对社会和自然的统一的追求。它是一种不自觉的人道主义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