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与之相反,精神与精神不能机械地分离或者结合。两种或几种精神相结合,就会产生一种新精神。这种新的精神,可能是原有精神的否定,也可能保存着原有精神的某种或几种价值定向,但已经不是原有的精神了。换言之,所谓“历史的积淀”,进行到一定程度就不是那些东西。所以,虽然在一定时间限度内“积淀”概念是有用的,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存在什么“积淀”,而只存在变化和发展。
从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即从人类进步的观点来看,不是“积淀”而是“积淀”的扬弃,不是成果而是成果的超越,才是现代美学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基础之所以具有人道主义的性质,是因为只有变化和发展才是通向自由的道路。只有变化和发展,才是作为主体的人感生动力,通过创造活动不断批判地超越历史成果,不断实践地扬弃历史“积淀”而争取自由解放的现实的运动。正是在这种不断超越和扬弃的现实的运动之中,呈现出人的本质、即人的一整个族类生活的共同特征。这个共同特征的丰富性,是由个体差异的多样性来证明的。而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只能寓于变化和发展之中。
强调变化和发展,还是强调“历史的积淀”?强调开放的感性动力,还是强调封闭的理性的结构?这个问题对于徘徊于保守和进步、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我们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择。“历史的积淀”和既成的理性结构,是过去时代的遗物。所以它趋向于保守的、固定的、单一的,它要求我们认可一切既成事实。而感性动力则力求批判地扬弃它,以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种批判和扬弃,也就是创造实践的中介。或者说它是创造性实践的一种必要的准备,是创造性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我们说美是一种力,一种人类借以取得进步,借以实现自己本质的力。
理性追求永恒,感性则迷恋于刹那。说感性之中有理性,理性之中有感性,犹如说刹那之中有永恒,永恒之中有刹那。在终极的意义上它们又都合而为一。但是,正如永恒之排斥生命,生命也排斥永恒。在现有的境遇中“终极的意义”并不存在。现有的,刹那的东西是生命之光。在黑暗中多合而为一,在光明中一在而为多。对多的追求也就是对生命的追求。所以应当把感性的活动看作是生命的活动。人类的劳动是生命活动的最高形态。劳动创造世界的活动也就是追求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的活动。有了变化、差异和多样性,就有了历史。空虚没有历史,无生物没有历史。如果说山有历史的话,那是因为它曾经在数十万年间像波浪一样的起伏不这(如果把数十万年的时间压缩到几秒钟来看的话)。人类史的史前曾经数百年如一日,封建社会曾经数十年如一日,现在是“一天等于二十年”了。这个时间的量,也就是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的量。一天中发中的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等于过去二十年间发生量的总和,这就叫进步。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活动,和这个人类进步的总的方向是一致的,是从属于这个总的方向的,所以我们说它是人类借以取得进步的人的本质能力。
世界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运动着的世界。世界由于运动而有了形式。形式由于变化、差异和多样性而有了进步。进步着的形式,由于感生的把握而有了生命的意味。这就是美。美是过去事件的结果,也是未来创造的动因。这动因不植根于外在的环境,而植根于我们自身,我们把它称之为感性动力。离开感生动力而谈论理性结构和历史的积淀,虽然有时也能合乎逻辑地说明许多已经形成的事实,但是这种说明至多只有艺术史或美学史的意义,而没有美学原理的意义。这个原理并不神秘。只要我们不抱成见,愿意跨过逻辑公式的平面,到历史的表象背后去寻找,我们很快就能把它发现。
九
只存在于感性领域的审美活动,同外在的经济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所谓存在决定意识,是指一定时代的理性结构必然同这个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形态相适应。理性结构包括传统的或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规范等等把该社会该时代的全体成员束缚在既成的经济和社会框架上的思想意识网络。这一网络和系统有正在消亡和衰朽的部分,也同时产生新的思想的萌芽。只能以感性形式存在的审美活动,往往是通过理性结构才与外部经济条件发生联系,但它是社会发展的具有带动性作用的因素(就象一支大军的前哨部队)。新思想的萌芽和新的行为方式都以横糊的、无意识的状态首先存在于感性审美活动中。这种特殊的感生活动所采取的具体表现形式常常是由异化现实及其静止的理性结构决定的,然后又反回来冲击理性结构和异化现实。这是一个反馈过程。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环节。我们把这种内在动力和外在的现实的结合,称之为“美的尺度”。所调美的尺度,说到底,也就是一个人的尺度,或者说“人的内在的尺度”(马克思语)。
人是能利用以往文明的全部成果来自由定向、自由选择的生物。美感经验作为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这里起着“优选法”的作用,或者说起着“导航指南”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个受到伪值严重污染的语义环境中,这样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具有生态学上的意义。
强调感性动力的“导航”意义,并不等于说感性动力的选择永远正确、永远符合人类最高利益。不,感性动力绝不是不犯错误。感性动力来自进化中的开放程序,当然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犯错误,正是感性动力伸向未知世界探索前进道路的触须。通过不断试错不断地学习,它才能在不断克服错误的过程中引导人类不断地进步。
不论科学如何发达,人类所知道的东西,比起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来,毕竟不过是沧海一栗。迄今许多惊人的科学发现是由于偶然的意外。艺术家们更常常在并没有去寻找的地方得到伟大的启示。如果我们听凭既在怕理性结构的引导,只知道到单一的方向去 寻求,我们的狭窄了。
在这里,有必要把感性动力本身和它所作的各种假设区别开来。假设是探索的手段。动物也本能地依靠假设来进化。人的感性动力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感性动力,就在于它能够批判地对待自己的假设。它就是凭这种批判精神来导航的。感性批判的能力,是人的一种历史地发展了的精神官能,不论它可能儿多少错误,它旨在实现人的解放,旨在为人类的自下而上和发展选择和创造最佳条件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
感性批判之所以是一种动力,是因为它的选择始终是创造性的。在其中一种预感、一种期望、一种知觉(假设)的创造,先于对它的检验。这不是先验论,先通货膨胀论是用理性结构的框架去铸造知识。而感性批判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活动,它期待着由往后的实践来检验正确与否。
不论如何,最基本的事实是,在审美活动中,终极意义上的正确与错误并不进入经验形态。只要在探索前进的道路上,即使是错误的,也是美的。在那样的场合,在对象形式上表现出来的,不是那个暂时正确或错误的理性内容,而是那个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生生不息的活的生命力。一个人有没有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在寻找。我们所要肯定的是寻找活动本身,而不是他拾起又放下的什么东西。
“人的尺度”之所以不等于“社会标准”,就因为前者主要是开放的感性动力面蝗者主要是封闭的理性结构。当前流行的那种把美看作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看作是客观性的社会性的统一的观点,也就是要把型性客观化,通过这种客观化了的理性的抽象还原,使之成为社会标准。从而通过对一定社会标准的思辩的肯定,再把感性动力纳入静止的理性结构。于是审美事实,就只留下了一个历史地规定了的、因而先于欣赏它的人而存在的“客观的”形式,即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这是一个被规定的、本质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523.html
从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即从人类进步的观点来看,不是“积淀”而是“积淀”的扬弃,不是成果而是成果的超越,才是现代美学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基础之所以具有人道主义的性质,是因为只有变化和发展才是通向自由的道路。只有变化和发展,才是作为主体的人感生动力,通过创造活动不断批判地超越历史成果,不断实践地扬弃历史“积淀”而争取自由解放的现实的运动。正是在这种不断超越和扬弃的现实的运动之中,呈现出人的本质、即人的一整个族类生活的共同特征。这个共同特征的丰富性,是由个体差异的多样性来证明的。而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只能寓于变化和发展之中。
强调变化和发展,还是强调“历史的积淀”?强调开放的感性动力,还是强调封闭的理性的结构?这个问题对于徘徊于保守和进步、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我们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择。“历史的积淀”和既成的理性结构,是过去时代的遗物。所以它趋向于保守的、固定的、单一的,它要求我们认可一切既成事实。而感性动力则力求批判地扬弃它,以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种批判和扬弃,也就是创造实践的中介。或者说它是创造性实践的一种必要的准备,是创造性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我们说美是一种力,一种人类借以取得进步,借以实现自己本质的力。
理性追求永恒,感性则迷恋于刹那。说感性之中有理性,理性之中有感性,犹如说刹那之中有永恒,永恒之中有刹那。在终极的意义上它们又都合而为一。但是,正如永恒之排斥生命,生命也排斥永恒。在现有的境遇中“终极的意义”并不存在。现有的,刹那的东西是生命之光。在黑暗中多合而为一,在光明中一在而为多。对多的追求也就是对生命的追求。所以应当把感性的活动看作是生命的活动。人类的劳动是生命活动的最高形态。劳动创造世界的活动也就是追求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的活动。有了变化、差异和多样性,就有了历史。空虚没有历史,无生物没有历史。如果说山有历史的话,那是因为它曾经在数十万年间像波浪一样的起伏不这(如果把数十万年的时间压缩到几秒钟来看的话)。人类史的史前曾经数百年如一日,封建社会曾经数十年如一日,现在是“一天等于二十年”了。这个时间的量,也就是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的量。一天中发中的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等于过去二十年间发生量的总和,这就叫进步。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活动,和这个人类进步的总的方向是一致的,是从属于这个总的方向的,所以我们说它是人类借以取得进步的人的本质能力。
世界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运动着的世界。世界由于运动而有了形式。形式由于变化、差异和多样性而有了进步。进步着的形式,由于感生的把握而有了生命的意味。这就是美。美是过去事件的结果,也是未来创造的动因。这动因不植根于外在的环境,而植根于我们自身,我们把它称之为感性动力。离开感生动力而谈论理性结构和历史的积淀,虽然有时也能合乎逻辑地说明许多已经形成的事实,但是这种说明至多只有艺术史或美学史的意义,而没有美学原理的意义。这个原理并不神秘。只要我们不抱成见,愿意跨过逻辑公式的平面,到历史的表象背后去寻找,我们很快就能把它发现。
九
只存在于感性领域的审美活动,同外在的经济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所谓存在决定意识,是指一定时代的理性结构必然同这个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形态相适应。理性结构包括传统的或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规范等等把该社会该时代的全体成员束缚在既成的经济和社会框架上的思想意识网络。这一网络和系统有正在消亡和衰朽的部分,也同时产生新的思想的萌芽。只能以感性形式存在的审美活动,往往是通过理性结构才与外部经济条件发生联系,但它是社会发展的具有带动性作用的因素(就象一支大军的前哨部队)。新思想的萌芽和新的行为方式都以横糊的、无意识的状态首先存在于感性审美活动中。这种特殊的感生活动所采取的具体表现形式常常是由异化现实及其静止的理性结构决定的,然后又反回来冲击理性结构和异化现实。这是一个反馈过程。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环节。我们把这种内在动力和外在的现实的结合,称之为“美的尺度”。所调美的尺度,说到底,也就是一个人的尺度,或者说“人的内在的尺度”(马克思语)。
人是能利用以往文明的全部成果来自由定向、自由选择的生物。美感经验作为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这里起着“优选法”的作用,或者说起着“导航指南”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个受到伪值严重污染的语义环境中,这样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具有生态学上的意义。
强调感性动力的“导航”意义,并不等于说感性动力的选择永远正确、永远符合人类最高利益。不,感性动力绝不是不犯错误。感性动力来自进化中的开放程序,当然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犯错误,正是感性动力伸向未知世界探索前进道路的触须。通过不断试错不断地学习,它才能在不断克服错误的过程中引导人类不断地进步。
不论科学如何发达,人类所知道的东西,比起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来,毕竟不过是沧海一栗。迄今许多惊人的科学发现是由于偶然的意外。艺术家们更常常在并没有去寻找的地方得到伟大的启示。如果我们听凭既在怕理性结构的引导,只知道到单一的方向去 寻求,我们的狭窄了。
在这里,有必要把感性动力本身和它所作的各种假设区别开来。假设是探索的手段。动物也本能地依靠假设来进化。人的感性动力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感性动力,就在于它能够批判地对待自己的假设。它就是凭这种批判精神来导航的。感性批判的能力,是人的一种历史地发展了的精神官能,不论它可能儿多少错误,它旨在实现人的解放,旨在为人类的自下而上和发展选择和创造最佳条件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
感性批判之所以是一种动力,是因为它的选择始终是创造性的。在其中一种预感、一种期望、一种知觉(假设)的创造,先于对它的检验。这不是先验论,先通货膨胀论是用理性结构的框架去铸造知识。而感性批判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活动,它期待着由往后的实践来检验正确与否。
不论如何,最基本的事实是,在审美活动中,终极意义上的正确与错误并不进入经验形态。只要在探索前进的道路上,即使是错误的,也是美的。在那样的场合,在对象形式上表现出来的,不是那个暂时正确或错误的理性内容,而是那个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生生不息的活的生命力。一个人有没有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在寻找。我们所要肯定的是寻找活动本身,而不是他拾起又放下的什么东西。
“人的尺度”之所以不等于“社会标准”,就因为前者主要是开放的感性动力面蝗者主要是封闭的理性结构。当前流行的那种把美看作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看作是客观性的社会性的统一的观点,也就是要把型性客观化,通过这种客观化了的理性的抽象还原,使之成为社会标准。从而通过对一定社会标准的思辩的肯定,再把感性动力纳入静止的理性结构。于是审美事实,就只留下了一个历史地规定了的、因而先于欣赏它的人而存在的“客观的”形式,即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这是一个被规定的、本质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