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评论论文 >> 正文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悟空传》式的神怪小说、《猫城故事》式的现代讽刺小说、《流氓的歌舞》式的戏谑小说等也开始出现,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应该说,网络原创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缤彩纷呈既是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网络文学前进过程中的外部要求。作为隶属于文学范畴的网络文学,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是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的表现;同时,与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相对应的是网络原创文学接受群体需求的日益丰富,即接受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需求大大提高。
     具体说来,网络原创文学这种形式上的多元化与以下两种因素有关。首先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规律使然。网络写手的大量出现使网络文学的队伍急剧壮大,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随着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也丰富起来:早期的网络文学大多是平白的、枯燥的、缺乏表现力和想象力的文字。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尤其是早期网络文学代表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出现,属于网络所特有的语言开始在作品中出现,如OICQ的对话形式、以各种标点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表情、以英文字母缩写表达汉语意思等。而后,这种“调皮”的文字实验在网络原创文学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和传统的文学作品几乎并无二致的艺术形式。网络原创文

学形式上的这种发展趋势,是由网络文学的母体——文学所决定的。如果说网络文学对于作者出版权的解放,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平民梦想,是网络文学之为网络文学的一个本质特征,那么这种本质造成的早期作品的平白与缺乏表现力也是一种必然——降低艺术的门槛必然以降低艺术的质量为代价。而随后的关于文字方面的“调皮”的实验,由于缺乏深层意义的和进展外延,加上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中一直没有占领主要地位,因此,在诞生之初的新鲜感淡化之后,其退出文学舞台便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其次是出于网络写手自身创作欲望的冲动。“创作主体所要显现的一切(包括感受、体验及审美理想),都必须依托形象形式的创造及其超象性的功能,才能传达出审美主体的深刻、独特的旨趣。否则,不仅无法实现主体与对象的双重肯定,而且不可能实现作品(文本)与读者(阅读、接受)之间的心灵交流” ,而“一定的形式总是要求有相应的形式来表现它,新的形式是随着新的内容的出现而出现的。当文学还着重反映人物的外部活动的时候,当然还用不着心理描写,后来,逐渐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灵世界,于是心理描写手法也相应地发展起来。至于意识流手法,是当潜意识的内容进入文学领域之后才正式出现的,因为一般的心理描写已无法适应跳跃无序、自由流动的潜意识的表现需要了,必须有新的形式来表现它。” 网络文学也是如此。网络写手随着文学创作活动的持续展开,所观察与构思的题材不断扩大,所要表达的内容也日益丰富,此种背景下,采用新的文本形式去表达自然而然地就成为网络写手的艺术追求,而这种形式方面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又能够帮助作者表达更为深刻的主旨,如季哑的小说《尘埃之上》。该小说在风格上具有一定的现代主义特色,讲述的是一个较为荒诞的故事,但其所反映的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实质却颇具深度、颇见功力。
     相比较而言,《尘埃之上》与表现主义作家奥地利的弗朗兹·卡夫卡的《审判》有异曲同工之处。说到表现主义,理论上讲,是指艺术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或再现,而是艺术家先于经验的主观自我表现和潜意识的宣泄;它所展示的,应是艺术家通过自我心灵的想象而“再现了心灵、情欲、感情和人格的各种境界。”换言之,即要求艺术家脱离客观现实,从主观出发与表现“纯粹的精神世界”,因为只有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真实的。 具体说来,在情节方面,前者的主人公单身汉张三因为犯了罪,却以没有罪的“罪名”被关进监狱。而后者的约瑟夫·K本来没有犯罪却以莫名其妙的“罪名”遭到审判。作为最后的审判,张三虽然事实有罪,最终却逃脱了“黑衣人”的惩罚,逃离了监狱,重新回到现实生活,而后者的约瑟夫·K却不得不接受审判,以遭到死刑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两部小说都存在一个权威——一位冥冥中具有主宰生杀予夺大权的人物,前者是法官而后者则是“黑衣人”。尽管情节上相背道而驰,但两者都借助情节的推动和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是荒诞的这一主题。如《尘埃之上》的狱警是没有头脑、只会服从命令的家伙,成天做画的李四,一心想让别人听他难听的歌声的王五,执迷于打扑克的丁七、古八行为古怪的三个审判官——大鼻孔、一线天、小鸟胎记;如《审判》里的检察官和所谓的法院——“……K觉得好像走进了一间中等大小的会议厅。厅里有两扇窗,里面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人,谁也不在意这个刚进来的人。天花板下面是一圈楼座,那儿也是挤得满满的,人们即使弓着身子站着,头和背也会碰到天花板。……(注:预审法官的桌子)那儿光线暗淡、尘土飞扬、烟雾腾腾,但人们还能看得出来,他们的衣着似乎比下面的人寒酸。有几个人带着靠垫,垫在他们的脑袋和天花板之间,以免把头碰伤。两部小说均表现了现代人面对权威的决定无能为力、只能被动接受的尴尬处境——《审判》里的约瑟夫·K不得不痛苦地等待法院的判决;《尘埃之上》的张三也难以逃离那座时而清晰、时而虚幻的瞭望塔,以及人们内在精神的丑与恶。应该说,《尘埃之上》尽管在语言和结构方面无法与《审判》相媲美,但对于现实和内在精神的批判,还是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如果说后者是通过对封建专制下,人的人身自由与安全毫无保障,随时可能被捕和判刑,受害者又无法进行申述,最终只能成为该制度下的牺牲品,从而揭露了官僚机构,尤其是司法界的罪恶,具有一种深刻的批判现实意义的话,那么前者在批判的程度上要比前者激烈得多。它把人类生活的空间看成了有罪的世界,暗示出世界的存在其实是一个荒诞的主题。而以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内容,无疑成了作者更好表现主题与主旨的艺术形式。
     另一方面,网络原创文学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之在艺术形式上可以实现传统文学所做不到的突破——艺术结构的动态性与开放性。而这事实上也使网络文学在其多元化的维度中又衍生出另外一极。网络原创文学之所以具有动态性,原因之一是它始终在人机互动的条件下运作,同时通过人与机的交互,人与人之间又可以实现交互。传统的纸质文学作品在结构上是固定的,不能改动的,一经印刷发行便不能更改。而网络文学在形式与结构上则是开放的、全(网)民参与的。一位作家将他的作品在网上发表,供读者阅读,读者在阅读中可以随时通过跟贴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给作者发信、留言。作品通过读者的反馈也可以对作品删改、添加,乃至与读者共同创作。
     另外,网站的生存压力也使之不得不经常对内容进行更新。大凡知名的网站一般都能提供足够的带宽保证他人快速访问,具有常年稳定工作的服务器,以及良好技术支持的全文检索能力。为了吸引用户,增加点击率,网站必须经常更新网页的内容与版式,并在主页中显示最近更新的目录,以及从技术上保证网站建设者与访问者能够进行方便、及时地信息交流。就文学要素而言,词语、声音、图像和图表等,由于超文本技术的存在都成了网络文学作品的组成部分,而且如今的网络出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手稿——编审——付梓——发行的出版模式,一切程序在简单的网页上便能够实现,使形式的动态塑造成为可能,网页也因此处于持续不断的流动状态。读者在跳跃于超文本链接之间、跟贴或发贴的同时,使阅读的过程变得有机化、动力化。因此,原本僵死的网页不存在了,和传统书页相类似的不可更改性特性不存在了,读者看到的、书写的都是“新鲜”的。由此可见,网络文学的内容是流动的、可变的,其意义是生成的。
     而网络原创文学的文本之所具有开放性,是因为开放的互联网造就了开放的网络文学。在互联网上,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向别人公开的,尤其像虚拟社区、聊天室等地方。其实,说是原创,无论是在网络上断断续续地书写,还是一次性地发表于网络,作者都不可能置之不理、漠不关心,即他需要读者们的反馈与呼应。就是在这种发帖与跟贴之中,作者与读者之间完成了交流。应该说这种交流对于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他可以获得批评或鼓励,在心理上改正或坚持自己的创作(而绝不是停止创作),另一方面,通过读者的建议,他会在文本方面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适当的修改或修订。随着网页的每一次刷新,不断发生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第7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53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评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