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农学论文 >> 正文

新世纪中国养猪的机遇与对策


  1. 历史辉煌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我国猪种曾两度辉煌领导国际猪种新潮流。第一次始于秦汉延于盛唐,高度培育早熟易肥的中国猪种输入地中海沿岸,改良了古罗马的晚熟原始猪种,使欧洲始有肉用性能良好的拿破里丹猪。第二次是在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早熟丰满、细致肥嫩、肉用性能极佳的华南小耳猪输入欧美,改造了彼国粗糙、晚熟、狭长单薄的当地猪种,使欧美开始拥有砖形肉用体态的近代品种,如英国的巴克夏、大白、中白、小白、美国的波中等,为现代流行品种奠定了基础。中国猪种为国际猪种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古代养猪文明给今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之一就是现有的几十个地方猪种,是千金难买的基因库。已故张仲葛教授曾预言:中国猪种将在二十一世纪第三次走向世界,再现华夏猪文化的博大精深。

  2.现代困惑
  近五十年来,国内消费观念(从吃肥肉到吃瘦肉)、养猪目的(从养猪积肥到养猪挣钱)、养猪模式(走向规模产业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品种形势也随着相应变化。五六十年代苏白、巴克夏等大量引入国内,八九十年代杜洛克、长白、大白等风靡全国,成为规模养猪业的主要品种。中国地方猪种在瘦肉率、瘦肉产量、料重比、日增重等经济性状上远不如外国流行猪种。于是本地猪被土二元、土三元进而洋三元逐步取代。纯种本地猪日趋减少,个别品种濒临灭绝。这种品种结构失常的原因是我国生猪收购现行方式是按瘦肉产量而不是瘦肉质量向猪农付款造成的。这种产品不分档次和市场营销机制不完善状况,形成了我国瘦肉切块不能按质(或品种)论价的误区。其严重后果表现为本地猪极其杂种的饲养量剧烈下降,同时表现为市场上猪肉质量的连年滑坡。国人感叹今天再也吃不到正宗的红烧肉了。现有的保种场家生产的本地猪虽然有多产、抗逆、肉香等优点,但难以在当前这种幼稚型的猪市经济中找到合理的价位和销路,加之保种经费有限,收支难以平衡。中国本地猪种面临着山穷水尽的严峻形势。试问中国地方猪种会完全绝种吗?历史有前车之鉴,大明朱姓王朝禁猪二百余年不曾将中国猪种断子绝孙,几个洋猪种打进来就能完全取而代之?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地方猪种保存下来以后前途何在?

  3.WTO新机遇
  无独有偶,在中国猪种陷入困惑的同时,西方猪种以高瘦肉率、高日增重、低料重比风靡世界数十年后走向反面,陷入肉质低劣的误区。西方猪农开始重新认识肉质的重要性,在系水力、肉色、嫩度、风味和肌内脂肪方面加大选种力度和引进外血。上述肉质性状是西方流行猪种急待改进的目标,也正是现有中国猪种基因库中的强项。中国猪种瘦肉的优质低产和西方猪种瘦肉的低质高产形成强烈对比和优势互补。WTO通关以后双方都要在加强自身选育的同时引入对方血液,生产优质高产的杂交猪去竞争国际大市场。

  任何猪种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物竞天择和人工选育的结果,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纵观世界猪种兴衰的历史,每当猪肉质量不能满足消费者意向时,猪肉市场的否定之否定就回引起猪种的新陈代谢。十九世纪中白、小白、巴克夏的兴起是肥嫩豪华胴体否定粗老单薄胴体的欧洲市场需要。近五十年来大白、长白等瘦肉型猪成为主要流行品种,是瘦肉否定肥肉的国际大市场需要。新世纪中国猪种将东山再起是高档瘦肉否定低档瘦肉的国际大市场需要。充分利用当今世界现有猪种的种质资源,根据自己场家的饲养条件,组织好杂交配套系的原始基因库,创始出最优质的品牌杂交猪去争取新世纪市场已成为现代猪场的国际战略主旋律。中国猪种再度走红世界地历史机遇就在二十一世纪。诚然,中国入世后欧美猪肉因价位较高一时难以在国内普及,中国猪肉因卫生安全档次限制不能马上进军纽约、巴黎。中国猪市融入世界猪市的大进大出还有一个时间差。这段世纪之初的宝贵时间使国内场家还来得及整理现有的本地猪育种群体,测出完整的肉质参数,并将背膘逐步选薄以适应新世纪市场需求方向。本地猪该瘦的可能性毋庸置疑,世界名牌杜洛克、波中、汉普夏和巴克夏都是从脂肪型选成瘦肉型的例证。从世界猪种历史的消极方面分析,每逢大旱大涝粮食短缺之年猪的品种格局就有相应变化。娇贵的宫廷品种比例锐减,而耐粗品种比例上升。中国猪种大部分有耐粗抗灾的历史。从新世纪全球养猪百年战略出发,手中握有中国猪种的双保险底牌,进可以攻肉质,退可以渡荒年。中国猪种在新世纪猪种中的战略重要性必然给中国猪种带来新的机遇。

  4. 百年对策
  新世纪入世后中国猪种走向国际的趋势已成定局。中国猪种要与国际接轨首先要保住原种。计划经济中国家指定的保种项目只能顾及几个最著名的品种如太湖、荣昌等。我国的几十个地方猪种将如何维持和发展?目前世界上许多大种猪场在主攻一个猪种或配套组合时留有许多达种猪小群体(包括中国猪种)基因库,以保持品种结构弹性。这种战术值得洋为中用。我国目前共有585个育种场(何况还有几千规模生产场家),如果充分动员起来可以摊到12个育种保一个地方猪种。每个育种场只要额外养16头本地猪(8公8母)就可以达到有效群体含量192(12×16)头接近统计遗传学的200头有效含量保种标准。额外养16头本种猪在经济上利弊有帐可算。设8对本地猪5月龄配种9月龄产仔,头胎约可得56头后代,从56头后代中选16头(8公8母)继代,(如果是随机交配小群的每代近交增量仅为0.03),40头淘汰本地猪去势肥育。如果是华南型可以用作烤乳猪早期上市获利。其他类型的猪可以肥育到中猪或大猪(可能料重比高一些,饲料成本略高),但这仅有的40头正宗本地猪肉是肉中珍品,必有销路。胴体作过肉质测定备案后供本场职工解决肉食是正中下怀,或腌制腊肉用于攻关创造

《新世纪中国养猪的机遇与对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58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农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