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的权利、地位及其他——解读李银河《后村的女人们》
村子的妇女来说,她其实相当于一个“圈内人”,这样她问起来就比较容易。更何况她作为“圈内人”,很多事情她本来就是知道的,比如说在性的问题中,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实例,比如同性恋,甚至其中有因为性倾向的问题而自杀的,这些事情是她本来就知道的。
自由恋爱属于丑闻
张:在《后村的女人》中,我看到后村自由恋爱和包办婚姻正在发生着激烈的冲突,他们的婚恋似乎正出于保守和进步之间。作为亲身经历过这次调查的专家,您认为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
李:实际上自由恋爱在农村的阻力还是挺大的,真正的自由恋爱在农村人的心目中还是一个比较负面的现象,有些自由恋爱的子女和父母的冲突很激烈,大家依旧把它看作一种丑闻。
我觉得,在农村,真正实现自由恋爱还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其实对于自由恋爱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包括岁数大的人,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时都表示能够接受自由恋爱这个观念了,但是习俗在实际上的改变还是比较漫长的,人们还是按照习俗去做的。结婚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习俗,而习俗的改变则最难。
张:我在阅读《后村的女人们》时想到一个问题。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女性往往受到农村宗法制度的严厉控管。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逐渐瓦解,宗法制度也趋于解体,而女性地位也在逐渐提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农村女性权利不平等,是否就是因为传统农耕社会的形态相对封闭的状态而造成的结果?
李:除了传统农耕社会中经济活动、生产方式等因素之外,婚姻制度、婚后居住制度……这些也是造成妇女地位低下的原因。其实造成重男轻女这一现实的原因不仅是在观念上的,它还直接跟养老等问题有关。女孩嫁出去,家里如果没有男孩,养老自然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觉得男权制的一个基础就是婚后居处制度。婚后女方要搬到男方家庭去住,就等于从出生的家庭拔根到一个陌生的家庭里生活,她的地位当然是会大受影响的。但是,这个问题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只能靠都市化、现在化才能逐渐改变。
几千年以来,中国都是一个男权制的社会,这种情况在城市里已经有所改善。根据我的调查,在大城市中,从妻居住制才2-3%。但是,大城市婚后新居制已经占到整整一半了,大概还有45%是从夫居住。在农村,百分之九十几都是婚后从夫居住制,恐怕也是因为那里是被社会变迁遗忘的角落,真正的社会变迁还是发生在城市,农村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在城市,婚后新居制已经占到一个相当的比例了,它改变了结婚以后女性一定要去住到婆家这样一种居住形式,这样一来女性地位就不一样了,因为女性脱离了男权制的家庭环境。但真正要改变,我看还是要都市化、现代化。
张:在您的研究中,女性获取收入的能力和水平,是否也是决定农村性别权力关系的重要因素?
李: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一般的家庭,丈夫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收入就比较高,一般的妇女在一个家庭的收入里头大约能占到一小部分,比如三分之一。《后村的女人们》中有一个调查对象是小学教师,收入相对比较高,村子里一些特殊的习俗就影响不到她。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女的不能上桌吃饭,这个小学教师就能。很明显,她在家里的地位高,就不受这个习俗的约束。
张:根据我对农村的了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女性自杀的比较多,而现在就很少了。近年来,妇女外出打工等谋生渠道的增多,是否有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
李:妇女的流动对于其地位的提高是有好处的。像自杀这种情况就很奇怪,只有中国等极少数国家,女的多于男的。大多数国家,男的自杀明显高于女的。因为在生存的竞争中,男的压力大,自杀率也就高。在中国就不一样。中国女性自杀的人群中,农村妇女又占了大多数。甚至有人提出这么一个理由,就是农村妇女特别容易得到农药。我觉得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根本原因还是生活质量低下、社会地位低,使其绝望所造成的。
另外,我还想到一个文化的原因。在历史上,我们就有女人以死明志的习俗。比如,她遭到强暴了,受到委屈了,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有些行为,政府还予以表彰。这些在文化的深处,会产生集体的记忆。
张:如果国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养老和医疗问题,让农民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不再为生存和患病而担忧,那么对于农村女性地位的提高将起到什么作用?
李:如果真的能够走到这一步,妇女的地位就能真正和男性平等。农民之所以重男轻女,主要是养儿防老。虽然法律规定儿女都要养老,但是在农村还是男孩养老。法律说男女都有继承权,可是农村的继承权都给男孩了。从养老到财产继承,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你没有养老,怎么能有继承权呢?男女平等继承财产的法律,在农村还很难执行。但是,在城市就是儿女平分父母财产。如果国家能够承担起农民的养老、医疗等责任,就等于铲除了造成农村男女不平等的根基,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就能比较好地得以解决。
女权主义被妖魔化了
张:我们都知道您是女权主义者,您自己对女权主义有什么定义?
李:我当然是女权主义者,要不然我在干什么呢?我写这个农村性别权力关系问题,绝对是女权主义的观点。实际上我觉得女权主义在中国被妖魔化了,大家觉得女权主义是仇视男人、跟男人争斗之类的,实际上我觉得女权主义就是主张男女平等,所有主张男女平等的人都是女权主义者,主张男女平等是中国的国策嘛。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有妇女权益保护法,但中国有,这是一个基本的国策。
女权主义有很多不同的流派,有一些比较激烈的,比如说主张彻底摆脱男人的、仇视男人的,是极端的。中国人一说女权主义就是这么一种印象,其实不是。女权主义各个流派虽然观点分歧很大,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主张男女平等的。我来解读女权主义,就是主张男女平等的,就是说男女和谐的相处,我既不主张男尊女卑,也不主张女尊男卑。
关亏性学研究
张:在众多的社会学课题中,您为什么选择了性作为研究重点?性问题的独特性在哪里?
李:其实我的研究领域是婚姻、家庭、性别和性,其中性的领域更富有挑战性吧,它在社会习俗中引起争议的领域更多,应该加以矫正的问题也更多,而且性是社会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幸福。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593.html
自由恋爱属于丑闻
张:在《后村的女人》中,我看到后村自由恋爱和包办婚姻正在发生着激烈的冲突,他们的婚恋似乎正出于保守和进步之间。作为亲身经历过这次调查的专家,您认为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
李:实际上自由恋爱在农村的阻力还是挺大的,真正的自由恋爱在农村人的心目中还是一个比较负面的现象,有些自由恋爱的子女和父母的冲突很激烈,大家依旧把它看作一种丑闻。
我觉得,在农村,真正实现自由恋爱还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其实对于自由恋爱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包括岁数大的人,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时都表示能够接受自由恋爱这个观念了,但是习俗在实际上的改变还是比较漫长的,人们还是按照习俗去做的。结婚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习俗,而习俗的改变则最难。
张:我在阅读《后村的女人们》时想到一个问题。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女性往往受到农村宗法制度的严厉控管。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逐渐瓦解,宗法制度也趋于解体,而女性地位也在逐渐提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农村女性权利不平等,是否就是因为传统农耕社会的形态相对封闭的状态而造成的结果?
李:除了传统农耕社会中经济活动、生产方式等因素之外,婚姻制度、婚后居住制度……这些也是造成妇女地位低下的原因。其实造成重男轻女这一现实的原因不仅是在观念上的,它还直接跟养老等问题有关。女孩嫁出去,家里如果没有男孩,养老自然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觉得男权制的一个基础就是婚后居处制度。婚后女方要搬到男方家庭去住,就等于从出生的家庭拔根到一个陌生的家庭里生活,她的地位当然是会大受影响的。但是,这个问题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只能靠都市化、现在化才能逐渐改变。
几千年以来,中国都是一个男权制的社会,这种情况在城市里已经有所改善。根据我的调查,在大城市中,从妻居住制才2-3%。但是,大城市婚后新居制已经占到整整一半了,大概还有45%是从夫居住。在农村,百分之九十几都是婚后从夫居住制,恐怕也是因为那里是被社会变迁遗忘的角落,真正的社会变迁还是发生在城市,农村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在城市,婚后新居制已经占到一个相当的比例了,它改变了结婚以后女性一定要去住到婆家这样一种居住形式,这样一来女性地位就不一样了,因为女性脱离了男权制的家庭环境。但真正要改变,我看还是要都市化、现代化。
张:在您的研究中,女性获取收入的能力和水平,是否也是决定农村性别权力关系的重要因素?
李: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一般的家庭,丈夫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收入就比较高,一般的妇女在一个家庭的收入里头大约能占到一小部分,比如三分之一。《后村的女人们》中有一个调查对象是小学教师,收入相对比较高,村子里一些特殊的习俗就影响不到她。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女的不能上桌吃饭,这个小学教师就能。很明显,她在家里的地位高,就不受这个习俗的约束。
张:根据我对农村的了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女性自杀的比较多,而现在就很少了。近年来,妇女外出打工等谋生渠道的增多,是否有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
李:妇女的流动对于其地位的提高是有好处的。像自杀这种情况就很奇怪,只有中国等极少数国家,女的多于男的。大多数国家,男的自杀明显高于女的。因为在生存的竞争中,男的压力大,自杀率也就高。在中国就不一样。中国女性自杀的人群中,农村妇女又占了大多数。甚至有人提出这么一个理由,就是农村妇女特别容易得到农药。我觉得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根本原因还是生活质量低下、社会地位低,使其绝望所造成的。
另外,我还想到一个文化的原因。在历史上,我们就有女人以死明志的习俗。比如,她遭到强暴了,受到委屈了,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有些行为,政府还予以表彰。这些在文化的深处,会产生集体的记忆。
张:如果国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养老和医疗问题,让农民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不再为生存和患病而担忧,那么对于农村女性地位的提高将起到什么作用?
李:如果真的能够走到这一步,妇女的地位就能真正和男性平等。农民之所以重男轻女,主要是养儿防老。虽然法律规定儿女都要养老,但是在农村还是男孩养老。法律说男女都有继承权,可是农村的继承权都给男孩了。从养老到财产继承,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你没有养老,怎么能有继承权呢?男女平等继承财产的法律,在农村还很难执行。但是,在城市就是儿女平分父母财产。如果国家能够承担起农民的养老、医疗等责任,就等于铲除了造成农村男女不平等的根基,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就能比较好地得以解决。
女权主义被妖魔化了
张:我们都知道您是女权主义者,您自己对女权主义有什么定义?
李:我当然是女权主义者,要不然我在干什么呢?我写这个农村性别权力关系问题,绝对是女权主义的观点。实际上我觉得女权主义在中国被妖魔化了,大家觉得女权主义是仇视男人、跟男人争斗之类的,实际上我觉得女权主义就是主张男女平等,所有主张男女平等的人都是女权主义者,主张男女平等是中国的国策嘛。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有妇女权益保护法,但中国有,这是一个基本的国策。
女权主义有很多不同的流派,有一些比较激烈的,比如说主张彻底摆脱男人的、仇视男人的,是极端的。中国人一说女权主义就是这么一种印象,其实不是。女权主义各个流派虽然观点分歧很大,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主张男女平等的。我来解读女权主义,就是主张男女平等的,就是说男女和谐的相处,我既不主张男尊女卑,也不主张女尊男卑。
关亏性学研究
张:在众多的社会学课题中,您为什么选择了性作为研究重点?性问题的独特性在哪里?
李:其实我的研究领域是婚姻、家庭、性别和性,其中性的领域更富有挑战性吧,它在社会习俗中引起争议的领域更多,应该加以矫正的问题也更多,而且性是社会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幸福。
《农村妇女的权利、地位及其他——解读李银河《后村的女人们》(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