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方”的话语牢狱——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个“跨国交往文本”的考察
内容提要
本论文是对潜藏在人们的语言意识中的“中国—西方”二元对立模式的一次清理。
论文首先探讨的是,为什么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西方”成为人们的“中心焦虑”?无论是“后殖民理论”、“国学热”,还是《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背后,支配性的框架都是“中国—西方”框架。这反映了中国在90年代陷入了“身份认同”的危机,从而急欲在与西方的比照中确认自身。但同时,对“民族认同”的强调从客观上遮蔽了90年代剧烈的阶级分化现实。
论文既而考察了“中国—西方”作为一套知识被生产的过程,并通过分析《扶桑》、《K》、《苍河白日梦》三部重写历史的文本,揭示了这一模型是如何作用于文本的。比如,尽管力图用“爱情”、“性解放”、“人性”等普世话语进行伪装,《扶桑》、《K》这两部小说仍然暴露出了自己的殖民主义立场。论文还对“跨国交往”文本中普遍存在的“中国丈夫—妻子的外国情人—中国妻子”三角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与没有“西方人”介入的“三角模式”的比较发现,前一种“三角模式”中的“中国丈夫”处于被压抑、被剥夺了话语权的地位,这正是“中国—西方”模式作用于小说的深层结构的结果。
论文还考察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批描写与外国人的现实交往的小说。在这些小说中,代表“中国—西方”模式的平衡状态的“革命话语”被置于供人表演和调笑的无害地位。这些力图营造出“全球居民”幻觉的小说仍然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中国—西方”模式所设定的等级秩序中。
论文认为,要冲决“中国—西方”的话语牢狱,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中国叙事人”的诞生。
关键词:中国—西方 身份认同 后殖民 三角模式 全球化 中国叙事人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西方”作为一个话题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展开 1
1、寻找“民族认同”的理论 1
2、跨国写作的操作策略 4
3、另一种震惊体验 5
第二章 “中国—西方”的知识生产及应用形式 8
1、一套关于“中国—西方”的知识的生产 8
2、东方猎奇式写作 10
3、“三角模式”的比较分析 13
第三章 “全球化”写作还是“后殖民”写作? 16
1、 “革命”话语的位置 16
2、“全球居民”的幻像 18
3、“中国叙事人” 21
后 记 24
第一章
“中国—西方”作为一个话题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展开
对于许多当代文学研究者来说,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史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来讨论似乎顺理成章。1989年的震荡性政治事件与随后而来的世界“冷战”秩序的崩解使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90年代,很多事情开始变得不同。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在说,但每一个人的意见都变得不再重要。对话已不可能,更不可能达成普遍的共识,讨论变成了季羡林所说的“议论” 。 愈益精良的科层制使知识分子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自我隔绝,孤军奋战。
尽管共识难以达成,但某种公共性的讨论平台仍然存在。在2003年回望过去,我们发现“中国—西方”框架在90年代以来人们的言说方式中得到强有力的展开。尽管这个框架一直是在中国讨论问题的“前文本”,但我要强调的是在90年代以来,它成了人们长期关注的“中心焦虑”。 如果说在80年代,我们关心的是如何“建设中国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648.html
本论文是对潜藏在人们的语言意识中的“中国—西方”二元对立模式的一次清理。
论文首先探讨的是,为什么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西方”成为人们的“中心焦虑”?无论是“后殖民理论”、“国学热”,还是《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背后,支配性的框架都是“中国—西方”框架。这反映了中国在90年代陷入了“身份认同”的危机,从而急欲在与西方的比照中确认自身。但同时,对“民族认同”的强调从客观上遮蔽了90年代剧烈的阶级分化现实。
论文既而考察了“中国—西方”作为一套知识被生产的过程,并通过分析《扶桑》、《K》、《苍河白日梦》三部重写历史的文本,揭示了这一模型是如何作用于文本的。比如,尽管力图用“爱情”、“性解放”、“人性”等普世话语进行伪装,《扶桑》、《K》这两部小说仍然暴露出了自己的殖民主义立场。论文还对“跨国交往”文本中普遍存在的“中国丈夫—妻子的外国情人—中国妻子”三角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与没有“西方人”介入的“三角模式”的比较发现,前一种“三角模式”中的“中国丈夫”处于被压抑、被剥夺了话语权的地位,这正是“中国—西方”模式作用于小说的深层结构的结果。
论文还考察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批描写与外国人的现实交往的小说。在这些小说中,代表“中国—西方”模式的平衡状态的“革命话语”被置于供人表演和调笑的无害地位。这些力图营造出“全球居民”幻觉的小说仍然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中国—西方”模式所设定的等级秩序中。
论文认为,要冲决“中国—西方”的话语牢狱,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中国叙事人”的诞生。
关键词:中国—西方 身份认同 后殖民 三角模式 全球化 中国叙事人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西方”作为一个话题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展开 1
1、寻找“民族认同”的理论 1
2、跨国写作的操作策略 4
3、另一种震惊体验 5
第二章 “中国—西方”的知识生产及应用形式 8
1、一套关于“中国—西方”的知识的生产 8
2、东方猎奇式写作 10
3、“三角模式”的比较分析 13
第三章 “全球化”写作还是“后殖民”写作? 16
1、 “革命”话语的位置 16
2、“全球居民”的幻像 18
3、“中国叙事人” 21
后 记 24
第一章
“中国—西方”作为一个话题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展开
对于许多当代文学研究者来说,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史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来讨论似乎顺理成章。1989年的震荡性政治事件与随后而来的世界“冷战”秩序的崩解使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90年代,很多事情开始变得不同。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在说,但每一个人的意见都变得不再重要。对话已不可能,更不可能达成普遍的共识,讨论变成了季羡林所说的“议论” 。 愈益精良的科层制使知识分子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自我隔绝,孤军奋战。
尽管共识难以达成,但某种公共性的讨论平台仍然存在。在2003年回望过去,我们发现“中国—西方”框架在90年代以来人们的言说方式中得到强有力的展开。尽管这个框架一直是在中国讨论问题的“前文本”,但我要强调的是在90年代以来,它成了人们长期关注的“中心焦虑”。 如果说在80年代,我们关心的是如何“建设中国
《“中国—西方”的话语牢狱——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个“跨国交往文本”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