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问题备忘
大的因素就在于它作为上海这座中国最大城市的城市电视台,通过《纪录片编辑室》这个纪录片栏目和这个城市的人民产生了一种非常好的互动关系。这个栏目讲的就是关于上海和上海人的故事,所以这些故事播出以后,市民的反响特别热烈。这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是中国本土化的电视,特别是中国城市电视确定自己本土化生存位置的重要立足点。如果看不到这点,可能就会丧失掉很多我们曾经拥有过的宝贵传统。凤凰卫视《我的父亲母亲》的征文,也让我感动。我觉得这种事情就应该由纪录片的栏目化来做。它可以建立一个电视台和它所生存的土地上的人民的血肉联系。这是中国纪录片栏目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美国很多历史类题材的片子,市场的情况非常好,而且学术成就也非常高。纪录片的历史题材,是一个很大的富矿。我回国以后看到阳光卫视,它的定位其实非常聪明,因为做新闻不可能在中国土地上立足,做娱乐性的节目要靠钱支撑,而做历史类、文献类的节目就非常有建设性。应该看到这类节目的市场实际上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而且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还可以有效地规避意识形态的风险。中央台《纪录片》以做历史类节目为主,现在的栏目听起来很低调,但是我觉得这个栏目其实是很有野心的,它的市场其实是很看好的,不是靠一次性的收视率。它其实可以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向,而不仅仅是一个栏目市场化发展的问题,《纪录片》栏目的定位是历史变迁,这就有很大的学术价值,日久见功,将来是无价之宝,这是靠时间积累下来的,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做很多建设性的工作。这块土地迟早会有人来开发。我希望看到既可以规避纪录片媚俗化的发展,同时又能坚持学术品格的良好的结合点。
这就需要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与西方的商业化纪录片大举进军中国的纪录片市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探索”频道、“国家地理杂志”、“历史”频道等为代表的大成本大制作的电视纪录片开始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占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位置。它们首先是以连卖带送,以极低的价位卖的方式进入中国的有线电视频道的。它们场面宏大、制作精良,是纪录片中的“好莱坞”大片,中国的技术水准与资金投入几乎是无法抗衡的。现在它已经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中国的各级电视台,我相信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你都可以在电视里找到它的踪影。特别是在上海。上海是一个有着纪录片优良传统的城市。它率先在中国开设了第一个纪实频道。纪实频道作为一个以纪录片为主要节目形式、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专业频道,我们期望它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现在问题很多。最重要的问题是频道中的本土化作品太少。如果不查节目时间表,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国外纪录片的翻译频道。类似的问题也体现在“阳光卫视”上。阳光卫视给人的印象也似乎是美国“历史”频道的汉化版,它把《历史》频道著名的品牌栏目《人物志》进行汉化,也就是把主持人换成中国人,换上中文解说。本土化节目少的原因在于资金的投入少。为什么投入少,以上海纪实频道来说,因为它的节目只能覆盖上海地区,市场小,竞争又激烈,广告价位上不去,投入无法回收。所以亏本的生意无人干。而西方的纪录片商业化发展,靠的是全球化市场,不断地在不同级别的市场上销售盈利。为了达到全球化销售的目的,在这些商业性的纪录片中,是不会涉及到特定社会中的种族、性别、阶级等社会矛盾的,它们统统在一种固定的普世的意识形态框架中运行,与好莱坞大片中的爱情意识形态相类似,在这里宣扬的是作为普世价值的“科学”与“探险”,而对“科学”与“探险”与特定社会脉络的关系、与历史的关系,这些都是不加反省的。这对于中国纪录片的本土化发展来说,会产生一种非常有害的影响,那就是使得纪录片为了寻求“好看”,而脱离中国社会的特定语境,从而丧失它与中国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中国纪录片十多年来发展形成的最重要精神传统。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专家学者也都“自觉”地在推动媒介的商业化。有一些地方台多年苦心积累和经营,围绕着《中国纪录片》的栏目,形成了几个主创人员坚守纪录片创作岗位的局面,这个栏目是一个由电视艺术家学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协调的会员制的全国性节目交换网,地方台自己的创作也可以通过它播出,台里也支持一些基本的费用,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而我们的专家去讲学,说地方台不需要做纪录片,有中央台做就可以了,于是好不容易形成的创作队伍被打散,栏目下马,这些创作人员以后要聚集起来几乎就不再可能。说老实话,当我在会后听到很多这样的故事时,我几乎是有些愤慨了。学者的立场在今天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与商业化合谋,还是抵抗商业化对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的侵蚀?这个问题已经不容回避。
今天,中国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其实并不容乐观。
四,诗意、“人 《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问题备忘(第7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728.html
美国很多历史类题材的片子,市场的情况非常好,而且学术成就也非常高。纪录片的历史题材,是一个很大的富矿。我回国以后看到阳光卫视,它的定位其实非常聪明,因为做新闻不可能在中国土地上立足,做娱乐性的节目要靠钱支撑,而做历史类、文献类的节目就非常有建设性。应该看到这类节目的市场实际上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而且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还可以有效地规避意识形态的风险。中央台《纪录片》以做历史类节目为主,现在的栏目听起来很低调,但是我觉得这个栏目其实是很有野心的,它的市场其实是很看好的,不是靠一次性的收视率。它其实可以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向,而不仅仅是一个栏目市场化发展的问题,《纪录片》栏目的定位是历史变迁,这就有很大的学术价值,日久见功,将来是无价之宝,这是靠时间积累下来的,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做很多建设性的工作。这块土地迟早会有人来开发。我希望看到既可以规避纪录片媚俗化的发展,同时又能坚持学术品格的良好的结合点。
这就需要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与西方的商业化纪录片大举进军中国的纪录片市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探索”频道、“国家地理杂志”、“历史”频道等为代表的大成本大制作的电视纪录片开始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占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位置。它们首先是以连卖带送,以极低的价位卖的方式进入中国的有线电视频道的。它们场面宏大、制作精良,是纪录片中的“好莱坞”大片,中国的技术水准与资金投入几乎是无法抗衡的。现在它已经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中国的各级电视台,我相信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你都可以在电视里找到它的踪影。特别是在上海。上海是一个有着纪录片优良传统的城市。它率先在中国开设了第一个纪实频道。纪实频道作为一个以纪录片为主要节目形式、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专业频道,我们期望它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现在问题很多。最重要的问题是频道中的本土化作品太少。如果不查节目时间表,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国外纪录片的翻译频道。类似的问题也体现在“阳光卫视”上。阳光卫视给人的印象也似乎是美国“历史”频道的汉化版,它把《历史》频道著名的品牌栏目《人物志》进行汉化,也就是把主持人换成中国人,换上中文解说。本土化节目少的原因在于资金的投入少。为什么投入少,以上海纪实频道来说,因为它的节目只能覆盖上海地区,市场小,竞争又激烈,广告价位上不去,投入无法回收。所以亏本的生意无人干。而西方的纪录片商业化发展,靠的是全球化市场,不断地在不同级别的市场上销售盈利。为了达到全球化销售的目的,在这些商业性的纪录片中,是不会涉及到特定社会中的种族、性别、阶级等社会矛盾的,它们统统在一种固定的普世的意识形态框架中运行,与好莱坞大片中的爱情意识形态相类似,在这里宣扬的是作为普世价值的“科学”与“探险”,而对“科学”与“探险”与特定社会脉络的关系、与历史的关系,这些都是不加反省的。这对于中国纪录片的本土化发展来说,会产生一种非常有害的影响,那就是使得纪录片为了寻求“好看”,而脱离中国社会的特定语境,从而丧失它与中国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中国纪录片十多年来发展形成的最重要精神传统。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专家学者也都“自觉”地在推动媒介的商业化。有一些地方台多年苦心积累和经营,围绕着《中国纪录片》的栏目,形成了几个主创人员坚守纪录片创作岗位的局面,这个栏目是一个由电视艺术家学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协调的会员制的全国性节目交换网,地方台自己的创作也可以通过它播出,台里也支持一些基本的费用,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而我们的专家去讲学,说地方台不需要做纪录片,有中央台做就可以了,于是好不容易形成的创作队伍被打散,栏目下马,这些创作人员以后要聚集起来几乎就不再可能。说老实话,当我在会后听到很多这样的故事时,我几乎是有些愤慨了。学者的立场在今天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与商业化合谋,还是抵抗商业化对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的侵蚀?这个问题已经不容回避。
今天,中国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其实并不容乐观。
四,诗意、“人 《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问题备忘(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