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返魅——解读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
体写作上,而是寻求男女和谐的文化支点。毕竟两性关系的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关系使任何性别问题的解决都不能由一个性别的经验来决定。如果女性创作只注重女性经验,只关注女性,那么这种文化经验的"特殊性"更大的可能是一种局限性。于是,在文学中的阴性返魅依然不可违背男女平等的大前提。但同时,又有一大堆难题迎面相扑。欲瓦解男权文化,那又该如何建立一种新的文学创作价值体系,如何形成一种真正的人类意义的审美标准?如何摆正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历史中的定位?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已超越了"性别对抗"的阶段,她们不模仿男性,不反抗男性,而以自立的方式表达她们对这个两性共有的世界的看法。而对于东方女性来说,梦醒了,路在何方?因为世界的关系除了性别冲突外,还很复杂。中国一大批诸如徐小斌等当代女性作家,参差不齐的坚持女性性别书写的立场,试图揭示女性在时代氛围下复杂的文化与心理上的深层意识和矛盾冲突。她们傲立于世,有的孤独着、有的寂寞着……但她们都在思考着,为中国文化领域的男女平等作出了先锋的贡献。
其实,在自由与使命意识基点上,无论男性抑或女性,两者都有不是被固化在斗争和驱逐的死亡序列中,而是应该保持生机盎然的差异性又全面设计着各自的定位,进而达到统一的境界。在此向度上九十年代觉醒后的女性写作,为女性作家留下一种有关女性文化未来学的"空白之页",对它的共同的书写,不仅是女性自救的开始,更是对女性艺术魅力自身的质询、对话和追求。
而且我觉得,对于当代中国女性作家而言,如何更好地在文学之城内形成一块不媚俗,又不落入"男性"的写作模式的"女性文学"的特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然并不意味着让女性作家一味地去发展一种女性话语模式,一味地陶醉在"She"的优越性中。女性在孜孜于颠倒传统的男女等级时,其写作应当更具有文学性,并能跳出男性支配、控制的似乎铁定的文化格局,从自身欲望的优势中汲取力量。女性不仅是艺术和写作的空间,也是真理的空间:无以再现的真理遥不可及,颠覆了男性控制之逻辑--一种伪真实的秩序。或许这时,女性作家便试图用新的女性的神话来对抗男性神话。但尽管如此,女神时代是肯定永远也回不去了,她们所创作的一切只是为了证明女性作为自然人应该有的原生地位和她永远不可辩驳的魅力。而这一切又只能如徐小斌一般,从女性历来和现有的生存处境和生活状态中去颠覆其不合理性,回归其本真性的实在,让人类达到一种自然和谐的、富有诗意的境界,摆脱那种男性/女性处于异化状态的二元对立。
这种"返魅即平等"的理念追求,又何尝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式的整个社会心理净化、人类文明日臻完善的过程。
参考书目:
①廖雯《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②高琳《论女性文学-中外女性文学国际研讨会文选》,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年。
③张京缓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大出版社,1992年。
④徐坤《双调夜行船》,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⑤陈晓明《仿真的年代》,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⑥李洁非《城市像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⑦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⑧周力、丁月玲、张容《女性与文学艺术》,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年。
⑨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知识出版社 , 1999年。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774.html
其实,在自由与使命意识基点上,无论男性抑或女性,两者都有不是被固化在斗争和驱逐的死亡序列中,而是应该保持生机盎然的差异性又全面设计着各自的定位,进而达到统一的境界。在此向度上九十年代觉醒后的女性写作,为女性作家留下一种有关女性文化未来学的"空白之页",对它的共同的书写,不仅是女性自救的开始,更是对女性艺术魅力自身的质询、对话和追求。
而且我觉得,对于当代中国女性作家而言,如何更好地在文学之城内形成一块不媚俗,又不落入"男性"的写作模式的"女性文学"的特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然并不意味着让女性作家一味地去发展一种女性话语模式,一味地陶醉在"She"的优越性中。女性在孜孜于颠倒传统的男女等级时,其写作应当更具有文学性,并能跳出男性支配、控制的似乎铁定的文化格局,从自身欲望的优势中汲取力量。女性不仅是艺术和写作的空间,也是真理的空间:无以再现的真理遥不可及,颠覆了男性控制之逻辑--一种伪真实的秩序。或许这时,女性作家便试图用新的女性的神话来对抗男性神话。但尽管如此,女神时代是肯定永远也回不去了,她们所创作的一切只是为了证明女性作为自然人应该有的原生地位和她永远不可辩驳的魅力。而这一切又只能如徐小斌一般,从女性历来和现有的生存处境和生活状态中去颠覆其不合理性,回归其本真性的实在,让人类达到一种自然和谐的、富有诗意的境界,摆脱那种男性/女性处于异化状态的二元对立。
这种"返魅即平等"的理念追求,又何尝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式的整个社会心理净化、人类文明日臻完善的过程。
参考书目:
①廖雯《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②高琳《论女性文学-中外女性文学国际研讨会文选》,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年。
③张京缓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大出版社,1992年。
④徐坤《双调夜行船》,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⑤陈晓明《仿真的年代》,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⑥李洁非《城市像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⑦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⑧周力、丁月玲、张容《女性与文学艺术》,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年。
⑨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知识出版社 , 1999年。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阴性返魅——解读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