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试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发布时间: 2003-8-12 作者:秩名
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自从王小波逝世之后,他就被形塑成一种"自由/特立独行[1]"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使他超离了作家的身份而具有文化(消费)符号层面的意义,这一部分我没有把关注点设定在文学界和学术界[2]对王小波的论述上,而主要以《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等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报刊对王小波的评价与论述作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的关切点,具体操作是以它们对王小波逝世五周年的哀悼活动为解析的主要文本,重新坼解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都市文化的消费主体赋予了王小波"自由撰稿人"、"特立独行的人生哲学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和"具有自由思想与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这也大致构成了"王小波"作为建构起来的文化符号在都市文化当中的所指涵义或另一种能指的滑动,通过这些论述可以从一个向度呈现出90年代文化图景中关于"自由"、"独立"和"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的一种叙述,或者说这是一种为王小波这个流行符号展开除蔽/除魅的活动,使其获得一种澄清的表达。
引 言
王小波的"意外"逝世,成为这个文学越来越不具有轰动效应的时代里终于出现的一次"意外",我想这份意外的出现,是因为他的小说给不同层次的读者带来了不同的震惊与"文本的愉悦"[3],阅读其作品获得的是一种主体意义上的"快感",而这份快感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由文本中所蕴涵的"欲望"构成[4]。当然,使其在文化层面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与他在报刊杂志上以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写作的大量杂文/随笔有关。
王小波属于那种身前平寂,身后"热闹"的作家,当然,所谓平寂,并非真正的泥沉大海无人知晓,而是只局于有限的知识圈/批判界/文坛[5]。王小波生前在大陆只出版过一本书《黄金时代》(华夏出版社,1994年),当时并没有引起轰动,并且也是在"他两次荣获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第13届和第16届)"[6]和在香港已经公开出版《王二风流史》之后才出口转内销到大陆,使他的作品正式登陆于大陆文学界,这也充分说明人们对于王小波的理解和接受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滞后性,试想要不是《黄金时代》在台湾《联合报》上连载并得奖,他的小说在大陆不会那么快就得以传播。不久,在由华夏出版社举办的一次关于王小波作品的讨论活动中,讨论者更多地把关注点集中在《黄金时代》的性描写上,也就是把该小说放置在色情与非色情的道德主义的论述空间中展开。虽然文学解冻(新时期文学)之后,有许多小说触及到一些性描写,但还没有像王小波这样大胆而毫不隐讳自己的性兴趣,并在小说中作性狂欢宣泄,这种对性器官、性行为、性快感的近乎白描式的展示在当时的文学界显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似乎有点低级趣味[7]。
但自从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心脏病突发意外逝世后,关于他的作品便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突然成为了"都市文化"[8]的消费"经典"[9],这可以从"王小波热"在图书市场上的火爆看出,而且除了他的成名作、杂文集、早期作品、剧本外,连作者生前的照片,也成为书商们挖掘王小波的图书资源之一[10]。可以说此时的王小波已经游离出自己的作品和作家身份,而成为一种可以充分被人们接受/误读的文化符号,并且是构造都市文化消费的一次成功的文化生产。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的"王小波五年忌"的哀悼叙述
2002年4月11日是作家王小波逝世五年忌日,《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总188期)、《南方周末》(2002年4月11日)等杂志分别拿出"封面故事"和文化专栏,对王小波的五年祭日展开"追悼"活动。《三联生活周刊》的主题是"王小波和自由分子们",《南方周末》打出的标题则是"沉默与狂欢"。如果《南方周末》把王小波的选题设计成一种接受学的叙述,那么《三联生活周刊》则依旧延续了把王小波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言人继续对其展开追忆和哀悼,进而在话语层面上构成了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这种"想象"是一种缺席的在场(拉康),一方面王小波已经去逝,另一方面他也已被抽离了本原的意义,而在能指的滑动中被赋予或寄予了不同的所指内涵。
之所以选择这两家媒体作为考察接受/阅读王小波的文本,是因为本文的写作,也就是说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并没有设定在人文学者接受/阐释王小波的层次上,一是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少,二是他们关于王小波的论述不能构成王小波的轰动效应,而使其流行的知识层面主要在集中像《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这样即具有文化色彩,又代表时尚风格的"小资产阶级"(简称"小资")或"中产阶级"或白领的都市文化报刊中。王小波生前曾是它们的专栏作家,其犀利的杂文随笔多通过它们向外传播,因此,王小波的大部分受众也凝结于此。可以说,这两家媒体与王小波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一种偶然的相遇,不如说是一种相互借重的过程,王小波作为文化资源能够成功地流行开来,与这两个媒体本身的趣味和文化倾向有关,正如霍尔说过"媒体在构造和形成它们所反映的事物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并非有一个’外在的’世界自由自在地存在于再现话语之外,’外在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它的再现方式所构成的"[11],在这个意义,考察《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这两家媒体对王小波的叙述,应该是比较切近王小波作为都市文化符号层面的意义,从其论述中可以看出王小波究竟在什么意思上被认识、接受并流行的,这是我选择这两个考察文本的主要原因。
都市文化或都市时尚,是一个不准确的命名,但似乎又很难描述像《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新周刊》等这些存在于北京、上海等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都市"里的文化载体或形态,它们几乎都是在90年代初期或中期完成市场化的文化定位,也就是不以高高在上的掌握或传播文化的"精英"[12]为立场,而是针对主要生活在都市(在某种程度上指中国仅有的几个大都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当中同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而且收入属于中上层的白领阶层(当然白领文化的被构造又与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的中产阶级想象有关)或文化青年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并且不断地形塑一些具有文化义涵的流行符号如罗大佑、周星驰、王小波、卫慧等构造其消费主体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这是一种即不同于纯学术或纯文学的文化形态,也不同于在小城市、县城或城乡结合部区域广泛流行的极其庸俗的另一种大众文化,我在这里姑且称之为都市文化,在这个意义上,王小波无疑是都市文化的产物与成功的案例。 而都市文化的消费主体是一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情调或中产阶级文化品味的群体,或者说他们被充满想象地构造成或指认为都市文化的消费主体。"小资"来自于小布尔乔亚,是具有社会主义文化色彩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819.html
发布时间: 2003-8-12 作者:秩名
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自从王小波逝世之后,他就被形塑成一种"自由/特立独行[1]"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使他超离了作家的身份而具有文化(消费)符号层面的意义,这一部分我没有把关注点设定在文学界和学术界[2]对王小波的论述上,而主要以《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等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报刊对王小波的评价与论述作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的关切点,具体操作是以它们对王小波逝世五周年的哀悼活动为解析的主要文本,重新坼解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都市文化的消费主体赋予了王小波"自由撰稿人"、"特立独行的人生哲学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和"具有自由思想与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这也大致构成了"王小波"作为建构起来的文化符号在都市文化当中的所指涵义或另一种能指的滑动,通过这些论述可以从一个向度呈现出90年代文化图景中关于"自由"、"独立"和"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的一种叙述,或者说这是一种为王小波这个流行符号展开除蔽/除魅的活动,使其获得一种澄清的表达。
引 言
王小波的"意外"逝世,成为这个文学越来越不具有轰动效应的时代里终于出现的一次"意外",我想这份意外的出现,是因为他的小说给不同层次的读者带来了不同的震惊与"文本的愉悦"[3],阅读其作品获得的是一种主体意义上的"快感",而这份快感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由文本中所蕴涵的"欲望"构成[4]。当然,使其在文化层面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与他在报刊杂志上以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写作的大量杂文/随笔有关。
王小波属于那种身前平寂,身后"热闹"的作家,当然,所谓平寂,并非真正的泥沉大海无人知晓,而是只局于有限的知识圈/批判界/文坛[5]。王小波生前在大陆只出版过一本书《黄金时代》(华夏出版社,1994年),当时并没有引起轰动,并且也是在"他两次荣获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第13届和第16届)"[6]和在香港已经公开出版《王二风流史》之后才出口转内销到大陆,使他的作品正式登陆于大陆文学界,这也充分说明人们对于王小波的理解和接受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滞后性,试想要不是《黄金时代》在台湾《联合报》上连载并得奖,他的小说在大陆不会那么快就得以传播。不久,在由华夏出版社举办的一次关于王小波作品的讨论活动中,讨论者更多地把关注点集中在《黄金时代》的性描写上,也就是把该小说放置在色情与非色情的道德主义的论述空间中展开。虽然文学解冻(新时期文学)之后,有许多小说触及到一些性描写,但还没有像王小波这样大胆而毫不隐讳自己的性兴趣,并在小说中作性狂欢宣泄,这种对性器官、性行为、性快感的近乎白描式的展示在当时的文学界显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似乎有点低级趣味[7]。
但自从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心脏病突发意外逝世后,关于他的作品便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突然成为了"都市文化"[8]的消费"经典"[9],这可以从"王小波热"在图书市场上的火爆看出,而且除了他的成名作、杂文集、早期作品、剧本外,连作者生前的照片,也成为书商们挖掘王小波的图书资源之一[10]。可以说此时的王小波已经游离出自己的作品和作家身份,而成为一种可以充分被人们接受/误读的文化符号,并且是构造都市文化消费的一次成功的文化生产。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的"王小波五年忌"的哀悼叙述
2002年4月11日是作家王小波逝世五年忌日,《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总188期)、《南方周末》(2002年4月11日)等杂志分别拿出"封面故事"和文化专栏,对王小波的五年祭日展开"追悼"活动。《三联生活周刊》的主题是"王小波和自由分子们",《南方周末》打出的标题则是"沉默与狂欢"。如果《南方周末》把王小波的选题设计成一种接受学的叙述,那么《三联生活周刊》则依旧延续了把王小波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言人继续对其展开追忆和哀悼,进而在话语层面上构成了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这种"想象"是一种缺席的在场(拉康),一方面王小波已经去逝,另一方面他也已被抽离了本原的意义,而在能指的滑动中被赋予或寄予了不同的所指内涵。
之所以选择这两家媒体作为考察接受/阅读王小波的文本,是因为本文的写作,也就是说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并没有设定在人文学者接受/阐释王小波的层次上,一是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少,二是他们关于王小波的论述不能构成王小波的轰动效应,而使其流行的知识层面主要在集中像《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这样即具有文化色彩,又代表时尚风格的"小资产阶级"(简称"小资")或"中产阶级"或白领的都市文化报刊中。王小波生前曾是它们的专栏作家,其犀利的杂文随笔多通过它们向外传播,因此,王小波的大部分受众也凝结于此。可以说,这两家媒体与王小波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一种偶然的相遇,不如说是一种相互借重的过程,王小波作为文化资源能够成功地流行开来,与这两个媒体本身的趣味和文化倾向有关,正如霍尔说过"媒体在构造和形成它们所反映的事物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并非有一个’外在的’世界自由自在地存在于再现话语之外,’外在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它的再现方式所构成的"[11],在这个意义,考察《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这两家媒体对王小波的叙述,应该是比较切近王小波作为都市文化符号层面的意义,从其论述中可以看出王小波究竟在什么意思上被认识、接受并流行的,这是我选择这两个考察文本的主要原因。
都市文化或都市时尚,是一个不准确的命名,但似乎又很难描述像《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新周刊》等这些存在于北京、上海等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都市"里的文化载体或形态,它们几乎都是在90年代初期或中期完成市场化的文化定位,也就是不以高高在上的掌握或传播文化的"精英"[12]为立场,而是针对主要生活在都市(在某种程度上指中国仅有的几个大都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当中同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而且收入属于中上层的白领阶层(当然白领文化的被构造又与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的中产阶级想象有关)或文化青年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并且不断地形塑一些具有文化义涵的流行符号如罗大佑、周星驰、王小波、卫慧等构造其消费主体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这是一种即不同于纯学术或纯文学的文化形态,也不同于在小城市、县城或城乡结合部区域广泛流行的极其庸俗的另一种大众文化,我在这里姑且称之为都市文化,在这个意义上,王小波无疑是都市文化的产物与成功的案例。 而都市文化的消费主体是一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情调或中产阶级文化品味的群体,或者说他们被充满想象地构造成或指认为都市文化的消费主体。"小资"来自于小布尔乔亚,是具有社会主义文化色彩
的词汇,而在中国的社会主义语境中指那些懦弱、犹豫、不坚定、两边倒的知识分子形象,带有贬义的色彩,但进入90年代,伴随着确乎的消费主义或消费时代的呈现,"小资"又成为都市文化或消费都市文化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特指高校学生或"流浪"(不占有经济资本但拥有文化资本的漂者/边缘文化人/自由撰稿人)在社会文化空间里的文化青年,这时,"小资"这个称呼已经去污名化了,但还是有一点讥讽的意味在;而"中产阶级" 或是更为准确的说是有消费力的阶层是一个在90年代文化空间中具有多重想象的词汇,无论是精英知识界还是都市文化都把"中产阶级"挂在嘴边,中产阶级不仅作为一种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美国)的中坚力量,更成为社会稳定、民主政 《试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