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
象征派文学运动》(1899)以供随时引用。 他对唯美主义作家特别是王尔德更是情有独钟,甚至在教他妻子易淑渝英文时,所选用的课本竟是王尔德的《狱中记》(De Profundis)。 从那时起,田汉已经计划如何把《莎乐美》搬上中国的舞台。
《莎乐美》传入中国的另一个渠道是春柳社。春柳社于1907年在日本东京成立,而这一年正是王尔德的《莎乐美》首次被介绍到日本。根据日本学者的考证,《莎乐美》首先由Mori Ohgai 于1907年翻译成日文, 1909年又出版了其 它译本。1912年《莎乐美》首次由一个外国剧团(Allan Wilkie and Company) 在东京上演,1913年由日本本地的剧团搬上舞台。《莎乐美》的演出在日本受到极大欢迎,据统计,仅在1912-1925年间,《莎乐美》就上演了127场,有14位女演员在不同的导演指导下演出了此剧,掀起了一阵莎乐美热,甚至在年轻妇女中还流行起莎乐美的发型,而且在时装方面莎乐美也声名大噪。 看来,无论中国还是日本,《莎乐美》的流行都和都市商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春柳社受到唯美主义的影响自不待言。春柳社在中国话剧运动中举足轻重,而它从中获取养料的外国戏剧中就包括了王尔德的《莎乐美》。
1929年,田汉的梦想成为现实。由他执导、南国社演出的《莎乐美》在南京和上海引起轰动。施寄寒在《南国演剧参观记》(1929)一文中记载了1929年7月6日在南京首演的盛况:是晚全场座位不过三百左右,来宾到者竟达四百以上场内空气甚为不佳。敁沙乐美之布景颇称剧情。演员以扮演沙乐美者发音清楚动听,姿态亦有微胜之处。其余各角,皆未见过火而已。 由于当时观众太多,以致于剧场秩序混乱,所以从第二场开始,票价由六角提高到一块大洋。 这在当时是相当大的数目,因而遭到了群众的批评。无论如何,《莎乐美》在中国的演出是极为成功的。它的影响以及莎乐美作为艺术形象在中国作家心目中的位置,在《莎乐美》的追随者和摹仿者中可以略见一斑。
《莎乐美》在中国翻译出版和演出之后许多作家都把它用作自己创作的素材。夏骏在《论王尔德对中国话剧发展的影响》(1988)对此有详尽的介绍与出色的论述。 特别是剧中最后一个场景莎乐美亲吻约翰的头颅而死的情节对于中国作家有着极大的震撼力,成为许多人创作灵感的源泉。郭沫若在《王昭君》(1924)中设计了一个类似的结局:汉元帝捧毛延寿首,连连吻其左右颊,以分享王昭君留下的香泽。 王统照的《死后之胜利》(1922)也有《莎乐美》的痕迹。剧中画家何蜚士和女主人公都是艺术与爱的化身。画家临终最后遗言是胜利啊!厖艺术!厖生命的!厖你!于是女主人公不顾一切地吻其血唇。 这些莎乐美之吻意在表现美与爱所能达到的超现实的境界。
象这样受到王尔德和唯美主义的影响并表现莎乐美之吻的戏剧作品还有很多。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就是把情爱、审美与死亡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用死亡来强化情感的深度与审美的强度,造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比如在白薇以东亚某都会为地点的诗剧《琳丽》(1926)中,就有无限的爱美与欢愉,/要死在爱人接吻的朱唇上 这样的词句;袁昌英的《孔雀东南飞》(1929)中也有我愿和你吻死在白焰灸骨的太阳光里 的台词。有些作家不仅在作品里表现莎乐美的精神和莎乐美式的人物形象,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身体力行,刻意模仿莎乐美的性格。白薇在给杨骚的信中说,啊,爱弟!你不杀我我要杀你。我非杀你不可!我是’Salome’哩,我比’Salome’还要毒哩。敁死在你美不可思议的嘴上比什么都好,我将死迷在你含情蕴娇的美嘴上。 这分明是王尔德所倡导的生活模仿艺术:用自己的生命实践莎乐美式的美学之死,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莎乐美在艺术舞台上之所作所为。梁实秋在《题壁尔德斯莱的图画》(1925)组诗中有一首歌咏莎乐美的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唯有你的嘴唇吻过的人头/将永久的含笑,亘古的不朽。 可见,把艺术看得高于一切,把生命浓缩在一个艺术的瞬间以求得永恒,是他们的共同理想。
三、刹那主义与艺术的瞬间
那么从今天的角度看,刹那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文艺思想和生活态度呢?它与当时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有什么联系?首先,刹那主义所代表的是一种与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853.html
《莎乐美》传入中国的另一个渠道是春柳社。春柳社于1907年在日本东京成立,而这一年正是王尔德的《莎乐美》首次被介绍到日本。根据日本学者的考证,《莎乐美》首先由Mori Ohgai 于1907年翻译成日文, 1909年又出版了其 它译本。1912年《莎乐美》首次由一个外国剧团(Allan Wilkie and Company) 在东京上演,1913年由日本本地的剧团搬上舞台。《莎乐美》的演出在日本受到极大欢迎,据统计,仅在1912-1925年间,《莎乐美》就上演了127场,有14位女演员在不同的导演指导下演出了此剧,掀起了一阵莎乐美热,甚至在年轻妇女中还流行起莎乐美的发型,而且在时装方面莎乐美也声名大噪。 看来,无论中国还是日本,《莎乐美》的流行都和都市商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春柳社受到唯美主义的影响自不待言。春柳社在中国话剧运动中举足轻重,而它从中获取养料的外国戏剧中就包括了王尔德的《莎乐美》。
1929年,田汉的梦想成为现实。由他执导、南国社演出的《莎乐美》在南京和上海引起轰动。施寄寒在《南国演剧参观记》(1929)一文中记载了1929年7月6日在南京首演的盛况:是晚全场座位不过三百左右,来宾到者竟达四百以上场内空气甚为不佳。敁沙乐美之布景颇称剧情。演员以扮演沙乐美者发音清楚动听,姿态亦有微胜之处。其余各角,皆未见过火而已。 由于当时观众太多,以致于剧场秩序混乱,所以从第二场开始,票价由六角提高到一块大洋。 这在当时是相当大的数目,因而遭到了群众的批评。无论如何,《莎乐美》在中国的演出是极为成功的。它的影响以及莎乐美作为艺术形象在中国作家心目中的位置,在《莎乐美》的追随者和摹仿者中可以略见一斑。
《莎乐美》在中国翻译出版和演出之后许多作家都把它用作自己创作的素材。夏骏在《论王尔德对中国话剧发展的影响》(1988)对此有详尽的介绍与出色的论述。 特别是剧中最后一个场景莎乐美亲吻约翰的头颅而死的情节对于中国作家有着极大的震撼力,成为许多人创作灵感的源泉。郭沫若在《王昭君》(1924)中设计了一个类似的结局:汉元帝捧毛延寿首,连连吻其左右颊,以分享王昭君留下的香泽。 王统照的《死后之胜利》(1922)也有《莎乐美》的痕迹。剧中画家何蜚士和女主人公都是艺术与爱的化身。画家临终最后遗言是胜利啊!厖艺术!厖生命的!厖你!于是女主人公不顾一切地吻其血唇。 这些莎乐美之吻意在表现美与爱所能达到的超现实的境界。
象这样受到王尔德和唯美主义的影响并表现莎乐美之吻的戏剧作品还有很多。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就是把情爱、审美与死亡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用死亡来强化情感的深度与审美的强度,造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比如在白薇以东亚某都会为地点的诗剧《琳丽》(1926)中,就有无限的爱美与欢愉,/要死在爱人接吻的朱唇上 这样的词句;袁昌英的《孔雀东南飞》(1929)中也有我愿和你吻死在白焰灸骨的太阳光里 的台词。有些作家不仅在作品里表现莎乐美的精神和莎乐美式的人物形象,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身体力行,刻意模仿莎乐美的性格。白薇在给杨骚的信中说,啊,爱弟!你不杀我我要杀你。我非杀你不可!我是’Salome’哩,我比’Salome’还要毒哩。敁死在你美不可思议的嘴上比什么都好,我将死迷在你含情蕴娇的美嘴上。 这分明是王尔德所倡导的生活模仿艺术:用自己的生命实践莎乐美式的美学之死,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莎乐美在艺术舞台上之所作所为。梁实秋在《题壁尔德斯莱的图画》(1925)组诗中有一首歌咏莎乐美的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唯有你的嘴唇吻过的人头/将永久的含笑,亘古的不朽。 可见,把艺术看得高于一切,把生命浓缩在一个艺术的瞬间以求得永恒,是他们的共同理想。
三、刹那主义与艺术的瞬间
如前所述,佩特对生活与艺术的有过充满诗意的论述。让生活燃烧成炽烈的、宝石般的火焰的观点是对生活艺术化观念的最出色、最富于激情的表述。 他关于艺术给人以最高质量的瞬间观点在1920年代的中国也是广为人知的,特别是在这一批唯美主义者和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中间。佩特这种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理解当时被余平伯等中国作家称之为刹那主义。 从中国作家对《莎乐美》的运用与模仿来看,他们完全接受了佩特关于万物皆流,唯有艺术的瞬间永恒的观点。其它作家批评家如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也都讨论过并极为赞赏这种只关注当前并追求感官上的极致的思想。 他们的散文也都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阐发生活和艺术中的刹那主义。郭沫若则是中国最早介绍佩特的人之一。他发表过《瓦特·裴德的批评论》(1923)一文,简单阐述了佩特的文艺思想,并节译了佩特的《文艺复兴:艺术与诗歌研究》(1873)中的《前言》。佩特《文艺复兴》的《结论》部分也是这个时候翻译成中文的。从1922到1931年间,佩特的其它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包括《文体论》和关于音乐的论文和小说的片断;可见当时人们对他的浓厚兴趣。 而王尔德的莎乐美对瞬间美感极致的追求,对中国作家来说,正是佩特刹那主义的形象表述。
那么从今天的角度看,刹那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文艺思想和生活态度呢?它与当时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有什么联系?首先,刹那主义所代表的是一种与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