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小说隐痛——评《小说选刊》兼与一种文学观念的讨论
改变作家的创作的动机,但在现代中国,许多作家也是靠稿酬生存的。鲁迅的收支帐目大多来自稿酬;巴金甚至解放后也未领取工资。这些靠稿酬生活的作家与市场有极密切的关系,但并没有因市场的存在而改变大师的创作动机,也没有因市场的存在而失去他们大师的魅力。另一方面,市场的诱惑又确实可以改变作家的目标诉求。利益也可以成为一个作家创作潜在或明确的目标。因此,小说的衰落与其说是与市场的关系,不如说是与人格力量的关系。现在,对鲁迅及其那一代作家有了不同的评价及其争论,不同的评论我们暂不评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说,鲁迅的意义和价值,其人格成就可能大于他的文学成就。鲁迅的魅力不仅仅来自他对现代小说形式把握的能力,不仅仅来自他娴熟的现代小说艺术技巧,而是更来自于他的文化信念和坚守的人格。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小说中表达出他的悲悯和无奈。他是在市场化的时代用一种非市场的力量获得尊重和信任的。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不间断的政治批判运动和不间断的检讨过程中,独立的精神空间几近全部陷落。当政治挤压被置换为经济困窘之后,检讨也置换为世俗感慨。当希望能够维护知识分子最后尊严的时候,推出的也是陈寅恪、顾准以及民间已经作古的思想家。因此,作家人格力量的问题才是当代小说最重要的问题。
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初步格局的形成和传媒多样化的发展,也终结了小说在文化市场一枝独秀的“霸权”历史。虽然我们可以批判包括网络在内的现代电子传媒是虚拟的“电子幻觉世界”,以“天涯若比邻”的虚假方式遮蔽了人与人的更加冷漠。但在亚文化群那里,电子幻觉世界提供的自我满足和幻觉实现,是传统的平面传媒难以抗衡的。它在提供“开放、平等、自由、匿名”的写作空间的同时,也在无意中解构了经典文学的观念和历史,分流了阅读人群。在我看来,人格力量的缺失和现代传媒的发展,是现代小说不断走向衰微的内、外部原因和条件。
即便如此,我认为,就当下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准而言,对它乐观的评价仍然是可以给出的。我的阅读经验是,除了莫言、余华、苏童、刘震云、叶兆言、贾平凹、阎连科、刘庆邦、王安忆、张抗抗、铁凝、方方等在内的80年代成名的作家,仍有好作品不断发表之外,毕飞宇、李冯、鬼子、东西、徐坤、赵凝、韩东、麦家、吴玄、红柯、艾伟、北北、须一瓜、叶弥、邵丽、朱日亮、齐铁民、陈希我、陈应松、欧阳黔森等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可以说仍然不在韩少功的评价之内。这些作家的小说不能说没有参与当下历史处境中的公共事务,不能说他们的“个人性”已经成为“普遍性。韩少功的判断,如果不是武断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他对当下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情况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或者说,即便他有所了解,而把小说的整体形势描绘成了“万恶的旧社会”,也是不能让人同意的。我为当下小说创作做如上辩护,并不意味着我对当下小说创作的状况没有条件的认同。恰恰相反,我是希望能够面对小说创作的具体问题,并且能够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判断,而不是以君临天下的面目“横扫千军如卷席”。还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说中国的小说创作已经很难获得普遍的认同和满意,近些年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在中国的反映也不断降温,文学界过去普遍认同的西方大师尚且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切实际地要求中国的当代小说。大师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试图通过文学解决社会问题的时代也已成为过去。文学在这个时代尚可占有一席之地已实属不易。我曾在不同的场合说过,我的批评立场越来越犹豫不决,是因为我手执两端莫衷一是,我还难以判断究竟那种小说或它的未来更有出路。但是,看了韩少功的文章之后,我认为需要保卫当下的小说形势,捍卫当下小说高端的艺术成果和他们的倾向,以解脱我们对小说总体评价的困惑和隐痛。
二、2004:小说创作的心理和情感隐痛
如上所述,我总体上肯定当下小说的成就和倾向,还来自我切近的阅读。当我集中读了《小说选刊》2004年已经出版的三期六卷作品之后,更加坚定了我的看法。应该说,这些小说确实不再关注高端的意识形态风云,对“宏大的历史叙事”似乎也失去了兴趣。这一现象与国际冷战结束和日常生活合法性的确立有关,也与当代作家对小说功能的时代性理解有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说不再承担“公共事务重荷”。不同的是,小说在这个时代不可能都象《中国农民调查》、《往事并不如烟》等纪实性作品那样直接面对或参与社会问题,产生重大的社会效应和影响。
即便如此,当看到北北的《转身离去》、须一瓜的《第三棵树是和平》、李国文的《一条悲哀的狗》、孙春平的《说是高官》等作品后,同样能够感到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这些虚构故事的背后,或是一种彻骨的悲凉、或是一种心理的隐痛,但都和我们经历的历史和当下生活有密切的关联。北北的小说始终关注人的心灵苦难,日常生活的贫困仅仅是她小说的一般背景,在贫困的生活背后,她总是试图通过故事来壮写人的心灵之苦,并力图将其写到极致。《转身离去》叙述的是一个志愿军遗孀芹菜卑微又艰难的一生。短暂的新婚既没有浪漫也没有激情,甚至丈夫参加志愿军临行前都没有回头看上她一眼。这个被命名为“芹菜”的女性,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微不足道,孤苦伶仃半个世纪,她不仅没有物资生活可言,精神生活同样匮乏得一无所有。她要面对动员拆迁的说服者,面对没有任何指望和没有明天的生活,她心如古井又浑然不觉。假如丈夫临行前看上她一眼,可能她一辈子会有某种东西在信守,即便是守着一个不存在的乌托邦,芹菜的精神世界也不致如此寂寞和贫瘠;假如社会对一个烈士的遗孀有些许关爱或怜惜,芹菜的命运也不致如此惨不忍睹。因此,“转身离去”,既是对丈夫无情无义的批判,也是对社会世道人心的某种隐喻。
须一瓜的小说一贯地复杂,她的小说必须用心阅读,假如错过她对细节的精心雕刻,阅读过程将会全面崩溃,或者说,遗失一个具体的细节,阅读已经断裂。另一方面,须一瓜的小说还有明显的存在主义的遗风流韵,她对人与人之间的
老作家李国文的《一条悲哀的狗》,有趣的是原发于一家散文杂志,《小说选刊》将其钩沉作为小说发表,可见编辑的良苦用心。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许多作家都写过都狗。80年代有一篇《远村》,是写人不如狗的故事:人的情爱生活如履薄冰压抑而沉重,而狗却可以自由地往来于两个村庄与伴侣频频相会。《一条悲哀的狗》以沦为“狗”的人的视角写人一样的狗。这也是一个在特殊年代里人不如狗的故事。那个名为“长毛”的狗有户口有粮食定量,曾威风八面地演过电影咬死过公狼。和这样的狗生活在一个世界,沦为“狗”的人会有怎样的悲凉心境?但狗还是没有人残忍,当“长毛”被屠杀后狗皮撑开时,作者也有一种死过去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对人的残忍的恐惧,是一种难以磨灭的记忆的创伤。
这些小说的批判性是显而易见的,社会问题不仅是案件、腐败、环境污染、下岗待业、资源匮乏、全球一体化,它同样也包括世道人心以及人的心理环境。上述小说所揭示的社会 《这个时代的小说隐痛——评《小说选刊》兼与一种文学观念的讨论(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865.html
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初步格局的形成和传媒多样化的发展,也终结了小说在文化市场一枝独秀的“霸权”历史。虽然我们可以批判包括网络在内的现代电子传媒是虚拟的“电子幻觉世界”,以“天涯若比邻”的虚假方式遮蔽了人与人的更加冷漠。但在亚文化群那里,电子幻觉世界提供的自我满足和幻觉实现,是传统的平面传媒难以抗衡的。它在提供“开放、平等、自由、匿名”的写作空间的同时,也在无意中解构了经典文学的观念和历史,分流了阅读人群。在我看来,人格力量的缺失和现代传媒的发展,是现代小说不断走向衰微的内、外部原因和条件。
即便如此,我认为,就当下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准而言,对它乐观的评价仍然是可以给出的。我的阅读经验是,除了莫言、余华、苏童、刘震云、叶兆言、贾平凹、阎连科、刘庆邦、王安忆、张抗抗、铁凝、方方等在内的80年代成名的作家,仍有好作品不断发表之外,毕飞宇、李冯、鬼子、东西、徐坤、赵凝、韩东、麦家、吴玄、红柯、艾伟、北北、须一瓜、叶弥、邵丽、朱日亮、齐铁民、陈希我、陈应松、欧阳黔森等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可以说仍然不在韩少功的评价之内。这些作家的小说不能说没有参与当下历史处境中的公共事务,不能说他们的“个人性”已经成为“普遍性。韩少功的判断,如果不是武断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他对当下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情况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或者说,即便他有所了解,而把小说的整体形势描绘成了“万恶的旧社会”,也是不能让人同意的。我为当下小说创作做如上辩护,并不意味着我对当下小说创作的状况没有条件的认同。恰恰相反,我是希望能够面对小说创作的具体问题,并且能够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判断,而不是以君临天下的面目“横扫千军如卷席”。还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说中国的小说创作已经很难获得普遍的认同和满意,近些年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在中国的反映也不断降温,文学界过去普遍认同的西方大师尚且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切实际地要求中国的当代小说。大师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试图通过文学解决社会问题的时代也已成为过去。文学在这个时代尚可占有一席之地已实属不易。我曾在不同的场合说过,我的批评立场越来越犹豫不决,是因为我手执两端莫衷一是,我还难以判断究竟那种小说或它的未来更有出路。但是,看了韩少功的文章之后,我认为需要保卫当下的小说形势,捍卫当下小说高端的艺术成果和他们的倾向,以解脱我们对小说总体评价的困惑和隐痛。
二、2004:小说创作的心理和情感隐痛
如上所述,我总体上肯定当下小说的成就和倾向,还来自我切近的阅读。当我集中读了《小说选刊》2004年已经出版的三期六卷作品之后,更加坚定了我的看法。应该说,这些小说确实不再关注高端的意识形态风云,对“宏大的历史叙事”似乎也失去了兴趣。这一现象与国际冷战结束和日常生活合法性的确立有关,也与当代作家对小说功能的时代性理解有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说不再承担“公共事务重荷”。不同的是,小说在这个时代不可能都象《中国农民调查》、《往事并不如烟》等纪实性作品那样直接面对或参与社会问题,产生重大的社会效应和影响。
即便如此,当看到北北的《转身离去》、须一瓜的《第三棵树是和平》、李国文的《一条悲哀的狗》、孙春平的《说是高官》等作品后,同样能够感到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这些虚构故事的背后,或是一种彻骨的悲凉、或是一种心理的隐痛,但都和我们经历的历史和当下生活有密切的关联。北北的小说始终关注人的心灵苦难,日常生活的贫困仅仅是她小说的一般背景,在贫困的生活背后,她总是试图通过故事来壮写人的心灵之苦,并力图将其写到极致。《转身离去》叙述的是一个志愿军遗孀芹菜卑微又艰难的一生。短暂的新婚既没有浪漫也没有激情,甚至丈夫参加志愿军临行前都没有回头看上她一眼。这个被命名为“芹菜”的女性,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微不足道,孤苦伶仃半个世纪,她不仅没有物资生活可言,精神生活同样匮乏得一无所有。她要面对动员拆迁的说服者,面对没有任何指望和没有明天的生活,她心如古井又浑然不觉。假如丈夫临行前看上她一眼,可能她一辈子会有某种东西在信守,即便是守着一个不存在的乌托邦,芹菜的精神世界也不致如此寂寞和贫瘠;假如社会对一个烈士的遗孀有些许关爱或怜惜,芹菜的命运也不致如此惨不忍睹。因此,“转身离去”,既是对丈夫无情无义的批判,也是对社会世道人心的某种隐喻。
须一瓜的小说一贯地复杂,她的小说必须用心阅读,假如错过她对细节的精心雕刻,阅读过程将会全面崩溃,或者说,遗失一个具体的细节,阅读已经断裂。另一方面,须一瓜的小说还有明显的存在主义的遗风流韵,她对人与人之间的
难以理解、沟通和人心的内在冷漠麻木,有持久的关注和描摹。《第三棵树是和平》同样是一篇扑朔迷离的小说,它有精密的细节构成的内在逻辑。犯罪嫌疑人发廊妹孙素宝的杀夫案似乎无可质疑,她年轻漂亮却无比残忍,她的杀夫与众不同,她肢解了丈夫,而且每个切口都整齐得一丝不苟,就像精心完成的一个解剖作业。法官对这样一个女人的不同情顺理成章。但年轻的法官戴诺却在办案过程中的细微处发现了可疑处,这个倍受摧残的女人并不是真正的凶手,她是一个真正的受害者: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她没有尊严,即便在丈夫那里她也受尽凌辱。丈夫被杀后她被理所当然地指认为杀人凶手。但通过一个具体的细节,法官发现了真正的案情。小说虽然以一个女性的不幸展开故事,但它却不是一个女性主义的小说。它是一个有关正义、道德、良知和捍卫人的尊严的作品。对人与人之间缺乏怜悯、同情和走进别人内心的起码愿望,作家表达了她挥之不去的隐忧。
老作家李国文的《一条悲哀的狗》,有趣的是原发于一家散文杂志,《小说选刊》将其钩沉作为小说发表,可见编辑的良苦用心。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许多作家都写过都狗。80年代有一篇《远村》,是写人不如狗的故事:人的情爱生活如履薄冰压抑而沉重,而狗却可以自由地往来于两个村庄与伴侣频频相会。《一条悲哀的狗》以沦为“狗”的人的视角写人一样的狗。这也是一个在特殊年代里人不如狗的故事。那个名为“长毛”的狗有户口有粮食定量,曾威风八面地演过电影咬死过公狼。和这样的狗生活在一个世界,沦为“狗”的人会有怎样的悲凉心境?但狗还是没有人残忍,当“长毛”被屠杀后狗皮撑开时,作者也有一种死过去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对人的残忍的恐惧,是一种难以磨灭的记忆的创伤。
这些小说的批判性是显而易见的,社会问题不仅是案件、腐败、环境污染、下岗待业、资源匮乏、全球一体化,它同样也包括世道人心以及人的心理环境。上述小说所揭示的社会 《这个时代的小说隐痛——评《小说选刊》兼与一种文学观念的讨论(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