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评论论文 >> 正文

李渔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及海外的有关研究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的著述丰翰,其小说、曲本、园林设计、文艺理论皆负盛名;亦擅诗词书画,编过画谱书《芥子园画传》,创作过绘画《山水人物四段卷》,还写过颇有见地的史学专著《古今史略》和经世致用的政法专著《资治新书》,编过三种韵书。李渔堪称奇人,在海外也影响较大。被收录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李渔全集》第20册之末的十年前单锦珩、郑美蓉合编的《海外李渔研究部分论著及译本目录索引》,主要是从王丽娜的《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学林出版社1988年8月出版)一书录汇而成,列出了剔除重复实计80余条的海外李渔研究的文章和李渔作品的名目,为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唯其所引仍然过少和陈旧,没有提及很多重要的译本和论文,且讹误较多,对国外研究者也未能有只字片言的介绍。因此我根据自己在国外的研究所得和多位海外专家的协助而写成此文,介绍有关的海外文献和有关背景,以供全面了解时至今日的海外的相关研究。
  李渔的文学作品很早就已传播国外。日本文学史家、东京帝国大学教授青木正儿(1887-1964年)在1930年东京出版的《支那近世戏曲史》中说:“李渔之作,以平易易于人俗,故十种曲之书,遍行坊间,即流入日本者亦多。德川时代之人,苟言及中国戏曲,无不立举湖上笠翁者。明和八年,八文舍自笑所编《新刻役者纲目》中,载其《蜃中楼》第五《结蜃》、第六《双订》二出,施以训点,而以工巧之翻译出之。”日明和八年即1771年。《蜃中楼》是李渔居于杭州时融合唐传奇《柳毅传书》和元杂剧《张生煮海》而重新创作的剧作,叙述书生柳毅、张羽同龙女舜华、琼莲的曲折情缘。作品色彩幻美浪漫,人物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此明和译本,现可以从《歌舞伎丛书》中找到。
  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在日本也很受欢迎。据日本长崎港江户时代的《商舶载来书目》记录,在李渔去世不久后的元禄年间(1688-1703年)从清国舶来《连城璧》,“全集十二回,《外编》六卷”,并附小字注谓:“右小说正集十二回,外编六卷”。日本雨森芳洲的《橘窗茶话》记冈岛冠山“只有《肉蒲团》一本,朝夕念诵,不倾刻歇。他一生唐话,从一本《肉蒲团》中来。”冈岛冠山生卒于1675-1728年,是江户文人。1931年,孙楷第赴日本东京访书,见到日本尊经阁藏有清初精刊的《无声戏》十二回本,与中国所有《无声戏合集》的标目联对,次第皆异,极为珍贵。同年,孙归国时取道大连,在大连图书馆又见到日本人的古抄本《连城璧》,其正集与外编共收十六个故事,为目前存世最全的。日本人以手抄流传,可见其喜爱程度。在日时,孙还和神喜一郎、长泽规矩也两位日本教授在前田侯尊经阁中发现了中国的康熙间刊印、伪斋主人作序的李渔的小说集《无声戏》(即《连城璧》)。20年代初连年刊印的《世界短篇小说大系》有《支那篇》,其中亦收录了汉文的《十二楼》。
  早在宝永二年(1705年),《肉蒲团》就已由俦翠楼主人译成日文,今存日本青心阁刻本。抗战前,译成和文的李渔著作有多种。最重要的即是情节曲折离奇、变化多端的风俗喜剧《风筝误》,由宫原民平译出,1926年由东京支那文学大观刊行会出版。该剧描写了以假乱真、冒名顶替的婚姻。对话幽默诙谐、辛辣讽刺,感染力强。其次则有《夺锦楼》,山口冈译出,东京近代社出版;《觉世名言》,远山荷塘译出,入《解笑林记》刊行;《觉世名言十二楼》,由辛岛跷译出,东洋文化协会出版;《定本肉蒲团》,法政大学教授尾坂德司译出,东京千代田书房于1950年、1952年两度印行;《连城璧》,田一斋译出,入《典籍作者便览》刊行。李渔的长篇劝世小说《肉蒲团》,由于有大量的庸俗言谈和赤裸裸的性描写,在中国被作为禁书。早在1705年,其日译本已在日本悄然问世,此后一版再版,行销未绝。抗战后,日本平凡社连续出版了和文的五十余卷的《中国古典文学大系》和三十余卷的《中国古典文学全集》,前述李渔的著作多收入其中。译者主要为辛岛跷等。辛岛跷还单独出书,如将日文《无声戏》交东洋文化协会出版。1975年在东京出版的《青木正儿全集》的第十卷就是在1951年日译本手稿的基础上完成的《芥子园图画传》。日本文学家还改造李渔的作品。如1791年刊行的《唐土奇谈》第三卷《千里柳塘偃月初》一剧及此后六树园所作的《飞@①匠物语》,就分别是袭改于李渔的剧作与小说。1789年,三宅啸山还用日语改写了《夏宜楼》。至于善加利用李渔作品的构思、情节、技巧的,则不可胜计了。
  李渔作品的中文本传往西洋也很早。1957年,文学史家柳存仁(Liu  Ts'un-yan)在英国读书时,曾在伦敦大英博物馆见到1851年4月3日入藏的中国雕印的汉籍《十二楼》,形容它是“小型本,封面黄纸,双行题:今古奇观续编十二楼,……其实照卷内书题,这书名的全称该是:觉世名言第一种,一名十二楼。”此前,郑振铎往英国访书,也曾于1927年在巴黎国立图书馆发现珍贵的、国内未见的《十二楼》最早的刻本《觉世名言第一种》(封面上题为《醒世恒言十二楼》),此书约刻于顺治末至康熙初之间,有李渔好友钟离jùn@②水的序。《十二楼》是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集,由十二篇可独立的以不同楼名为题的故事汇成。此书又名《觉世名言》,问世后流传很广。欧洲的旧藏,大概是清代来华的传教士或外交官带回的。1951年,在美国的《Archives  of  th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美国的华夏艺术学会档案》)杂志第五期上刊登了一篇K'ai-ming  Ch'iu(裘开明)的长达15页的报告《Mustard  Seed  Garden  Painting  Manual:Early  Editions  in  American  Collections》(《芥子园画传:美国收藏库中的早期诸版本》),可知美国也藏有一些李渔著作的中文本。
  李渔作品最早被译成西文的是小说集《十二楼》中以不同的楼名为题的短篇。其中的《三与楼》于1815年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商馆的翻译戴维斯(Sir  John  Francis  Davis  1795-1890年)译成英文并由托马斯(Thomas)受东印度公司出版社的甄选委员会的指令而在广东EI公司出版部印出薄薄的小册,题作《San-Yu-Lou:or  the  Three  Dedicated  Rooms》。此书旋被收载于次年的《Asiatic  Journal》(《亚洲研究》)中。《三与楼》讲述了一个善读诗书却不会理财的高士虞素臣以全部家产辟园造楼,结果因财力不足而忍痛弃楼让人,尽受富人勒索而卒,直至

后来因儿子科举中榜、衣锦还乡才使先父呕心沥血所造的楼归还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正是李渔在穷困中卖楼经历的凄凉写照。1816年,已运至欧洲的此英译本又刊于是年第1卷第1期的《Asiatic  Journal》。接着,戴维斯将《合影楼》与《夺锦楼》译成英文,分别题作《Ho  Ying  Lou:The  Shadow  in  the  Water》和《To  Chin  Lou:The  Twin  Sisters》,与前述《三与楼》的英译一起汇编于《Chinese  Novels  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s》(《译自原文的中国小说》),18

《李渔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及海外的有关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93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评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