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阅听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人研究的论文数量之所以仅占一成左右,分类过细或许是原因之一。上述研究既在对传播研究的整体进行检视,自然倾向将此一研究领域做出较为细致的分类。因此,在“阅听人研究”这个类目之外,如果同时还有像“效果研究”或“使用与满足研究”等,也都是循实证方式搜集阅听人使用媒介亲身经验而成的单独类目,来做为各篇研究分析的基础,自然会降低“阅听人研究”这个类目所占的比例。
台湾阅听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2页)
不过,进一步从质的角度审视阅听人研究在传播研究中的地位,“阅听人不见了”的现象,似乎不只是前述分类技术过细的必然结果。
从质的角度,是要分析被视为是“阅听人研究”的论文的内容。从逻辑上来看,如果在着手质的分析时,本文已经就阅听人研究的性质做出明确界定,质的分析就无太大意义。在此,本文采取较为宽泛的、同时也相当明确的标准,亦即只要是论文关键字里出现有“阅听人”字眼的,就是阅听人研究。在执行上,台湾的“中华传播学会”搜集了1997年至2000年之间在台湾举行的各项传播学术研讨会发表的论文,共近400篇,置于网页,并建立电脑索引。这些论文关键字里有“阅听人”三字的,经检索有198篇,即为本文进行质的分析时所要检视的对象[4]。
美国传播研究的宗师之一拉斯威尔曾经用一句话囊括传播研究里的各项课题: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本文在分析这198篇“阅听人研究”的内容时,参考上述架构,并做些调整,也就是尝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哪些人在做这些研究
这些人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论文台湾阅听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2页)来自
这些人采取怎样的研究方法
哪些人会看这些研究论文
这些研究论文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上述各个问题有些彼此缠绕,可以同时进行分析并提出答案。此外,本文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会侧重从“为什么”的角度来寻找答案,来呈现何以台湾的阅听人研究会有此番面貌。
在这198篇论文里,有113篇的作者是讲师级以上的研究人员,85篇是由研究生完成的。姑且不论这198篇论文是否都是阅听人研究,至少,一个初步的观察是,台湾的传播学术活动里,学生展现了相当的活力。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在职人员进行传播研究,固是出自本身兴趣,然而,级职评等的压力也不容忽视。在附录里,已经取得正教授或正研究员资格的学界大老的作品并不多见,他们可能进行了许多没有涉及阅听人的研究,不过,部分副教授、助理教授和讲师发表论文之勤,不是没有外在压力的。
研究生踊跃出席研讨会并发表论文,关键也在于此。台湾的传播类的研究所,在评定学生能否取得学位上,近年来逐渐采行资格考试、学位论文之外的多元渠道。研究生要毕业,得先在研讨会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经得起一定程度的考验。而多数的研讨会也适应此一趋势,开辟专门场次供学生发表论文。在一推一拉之间,研究生的学术活力因而展现。
近400篇论文里,关键字里有阅听人一词的有198篇。如果这198篇都是阅听人研究,则阅听人研究确是台湾的传播研究的主流。不过,检视这些“阅听人研究”所探讨的课题,一个初步的发现是,阅听人所占的份量并不如此处的数字比例般显眼。
这些论文里,有16篇是类似《多元文化主义与传播研究》或《从主体、认同看质化的阅听人研究》的作品,是各研究者在省思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时,触及阅听人在其间所扮演的角色、或该用哪些方式来还原阅听人的地位。这类论文数量不少,显示在世纪更替之际,台湾有传播研究者正寻思未来要走的路。
这些论文里,有39篇是类似《台湾有线电视系统营运结构转型之研究》或《广播电视事业外资限制法规研究》的作品,旨在探讨媒介本身或内容的经营、行销、竞争利基等。在探讨这类课题时,这些论文不只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也会从阅听人使用媒介的情形来进行思考,因此,在电脑检索时,被纳入阅听人研究的一环。这样的研究取向有其可取之处,不过,仔细检视这39篇论文,只有4篇是以阅听人使用媒介的亲身经验做为分析基础的实证研究,其中1篇采次级资料分析,1篇采电话访问,2篇采访员面访方式搜集资料,而采访员面访的研究样本系立意取得,并非随机。其余35篇论文里,有9篇采深度访谈或邮寄问卷的研究方法,访谈的对象都是媒介组织的工作人员,并非阅听大众;同时,大多数的论文以文献探讨做为立论基础,阅听人在其间扮演的角色,较近似在研究者脑海中定格的一个指导性的概念,而非被探讨的主题。
在媒介竞争愈趋激烈的大环境下,该如何经营媒介,自然具有研究价值。与此类似, 《台湾阅听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981.html
台湾阅听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2页)
不过,进一步从质的角度审视阅听人研究在传播研究中的地位,“阅听人不见了”的现象,似乎不只是前述分类技术过细的必然结果。
从质的角度,是要分析被视为是“阅听人研究”的论文的内容。从逻辑上来看,如果在着手质的分析时,本文已经就阅听人研究的性质做出明确界定,质的分析就无太大意义。在此,本文采取较为宽泛的、同时也相当明确的标准,亦即只要是论文关键字里出现有“阅听人”字眼的,就是阅听人研究。在执行上,台湾的“中华传播学会”搜集了1997年至2000年之间在台湾举行的各项传播学术研讨会发表的论文,共近400篇,置于网页,并建立电脑索引。这些论文关键字里有“阅听人”三字的,经检索有198篇,即为本文进行质的分析时所要检视的对象[4]。
美国传播研究的宗师之一拉斯威尔曾经用一句话囊括传播研究里的各项课题: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本文在分析这198篇“阅听人研究”的内容时,参考上述架构,并做些调整,也就是尝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哪些人在做这些研究
这些人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论文台湾阅听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2页)来自
这些人采取怎样的研究方法
哪些人会看这些研究论文
这些研究论文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上述各个问题有些彼此缠绕,可以同时进行分析并提出答案。此外,本文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会侧重从“为什么”的角度来寻找答案,来呈现何以台湾的阅听人研究会有此番面貌。
在这198篇论文里,有113篇的作者是讲师级以上的研究人员,85篇是由研究生完成的。姑且不论这198篇论文是否都是阅听人研究,至少,一个初步的观察是,台湾的传播学术活动里,学生展现了相当的活力。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在职人员进行传播研究,固是出自本身兴趣,然而,级职评等的压力也不容忽视。在附录里,已经取得正教授或正研究员资格的学界大老的作品并不多见,他们可能进行了许多没有涉及阅听人的研究,不过,部分副教授、助理教授和讲师发表论文之勤,不是没有外在压力的。
研究生踊跃出席研讨会并发表论文,关键也在于此。台湾的传播类的研究所,在评定学生能否取得学位上,近年来逐渐采行资格考试、学位论文之外的多元渠道。研究生要毕业,得先在研讨会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经得起一定程度的考验。而多数的研讨会也适应此一趋势,开辟专门场次供学生发表论文。在一推一拉之间,研究生的学术活力因而展现。
近400篇论文里,关键字里有阅听人一词的有198篇。如果这198篇都是阅听人研究,则阅听人研究确是台湾的传播研究的主流。不过,检视这些“阅听人研究”所探讨的课题,一个初步的发现是,阅听人所占的份量并不如此处的数字比例般显眼。
这些论文里,有16篇是类似《多元文化主义与传播研究》或《从主体、认同看质化的阅听人研究》的作品,是各研究者在省思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时,触及阅听人在其间所扮演的角色、或该用哪些方式来还原阅听人的地位。这类论文数量不少,显示在世纪更替之际,台湾有传播研究者正寻思未来要走的路。
这些论文里,有39篇是类似《台湾有线电视系统营运结构转型之研究》或《广播电视事业外资限制法规研究》的作品,旨在探讨媒介本身或内容的经营、行销、竞争利基等。在探讨这类课题时,这些论文不只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也会从阅听人使用媒介的情形来进行思考,因此,在电脑检索时,被纳入阅听人研究的一环。这样的研究取向有其可取之处,不过,仔细检视这39篇论文,只有4篇是以阅听人使用媒介的亲身经验做为分析基础的实证研究,其中1篇采次级资料分析,1篇采电话访问,2篇采访员面访方式搜集资料,而采访员面访的研究样本系立意取得,并非随机。其余35篇论文里,有9篇采深度访谈或邮寄问卷的研究方法,访谈的对象都是媒介组织的工作人员,并非阅听大众;同时,大多数的论文以文献探讨做为立论基础,阅听人在其间扮演的角色,较近似在研究者脑海中定格的一个指导性的概念,而非被探讨的主题。
在媒介竞争愈趋激烈的大环境下,该如何经营媒介,自然具有研究价值。与此类似, 《台湾阅听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