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的小说主题探析
一例证。
作为战争的产物,受伤、手术与死亡在所难免,战争的残酷通过主人公在战地医院接受手术时医生说的医疗术语表现得淋漓尽致。
“左大腿、右大腿、左膝、右膝、右脚多处表皮擦伤。右膝和右脚受重伤。头皮撕裂……头骨可能骨折。请注射破伤风疫苗,在双腿做十字标记。谢谢。我先清理伤口表面,然后冲洗,接着包扎伤口。你伤口的痂结得不错。最好别喝太多白兰地。如果骨折,没人希望伤口发炎。
(《永别了,武器》,第64,65页)
在上述共计83个单词的段落中,医疗术语就有11个。与海明威平时偏好选择简单词汇的习惯不同,他在手术台上的对话中大量使用生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冷冰冰的医学术语“撕裂、骨折、破伤风、发炎”从表面看不流露任何感情色彩,但却使主人公摈弃以往认为战争、死亡与己无关的天真想法,更深刻看待战争的可怕后果。海明威将叙述削减到极致,但却留给读者更多空间体会小说主题。
海明威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贯彻冰山写作原则,通过审慎的选词、文学语言引用、学术用语等手段加深了读者对于战争本质的认知。
三、通过低俗口语展现战争引发的低级欲望
在所有战争中,士兵军官绝大多数是男性。当他们日复一日地浴血奋战却不知道怎样的命运将迎接他们时,会如何发泄内心的恐惧呢?一些人选择酒精来医学专用神经,一些人选择去妓院寻求安慰,一些人选择自残以期被遣送回国。低级欲望会诱发战争,反之亦然,战争会引发各种各样的低级欲望。这种可怕的恶性循环,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也有所体现。
海明威通过小说角色的低俗口语验证他对战争和欲望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小说中描述了意大利军官拿牧师开玩笑打发时间:
“今天牧师找女人了。”上尉一边说一边看着牧师和我。
牧师笑着摇了摇头,脸红了。上尉经常这样逗他玩儿。
“牧师每晚干五个女人。”在座的每个人都笑了。“你明白吗?牧师每晚干五个女人。”他大声笑着比画。牧师无奈地忍受了这种笑话。
(《永别了,武器》,第11页)
以上节选的段落中,第一句话从句法角度看是错误的,上尉用不符合文法的低俗口语尽力让亨利能够听懂黄色笑话,因为亨利并非意大利人。寥寥数语,上尉这个小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虽然低俗笑话毫无品味,但为了让亨利能够听懂笑话,他故意用不合语法的句子和手势比画,这种做法显示出上尉的细心与体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种亦正亦邪的人物刻画不仅没有令读者质疑,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军官们缺乏信仰、精神空虚,无聊得开着低俗玩笑或者去妓院解闷,这种消极作风令读者对战争引发低俗欲望有了认同。
小说主人公一开始也随波逐流,与其他军官们一样寻欢作乐。他对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感情起初并非爱情,只是逢场作戏。海明威通过反语手法揭开亨利话语的字面含义和内心真实想法之间的对立。当凯瑟琳告诉亨利她怀孕了,亨利觉得“掉人陷阱”,可是他却用虚伪的话语“我不担心”掩盖了自己的不快。亨利语言与内心真实想法的矛盾显示出他起初在感情上的不负责任。
海明威对语言的精雕细琢有助于表现《永别了,武器》的反战、抵制低级欲望的主旨。引用文学作品、使用学术词汇、低俗口语和正话反说的语言特点使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小说欲、战、殇主题。人类只有告别战争、正视死亡、摆脱追逐低级趣味的欲望,才能达到内心和谐乃至世界和平的崇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Chapman R.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M].London:Edward Arnold,1982.
[2]董衡巽,海明威画传[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3] Hemingway Ernest.A Farewell t0 Arms[ M]. London:Jonathan Cape Press,1954.
[作者简介]
蒋晓娟(1978-),女,北京城市学院英语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永别了,武器》的小说主题探析(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101.html
作为战争的产物,受伤、手术与死亡在所难免,战争的残酷通过主人公在战地医院接受手术时医生说的医疗术语表现得淋漓尽致。
“左大腿、右大腿、左膝、右膝、右脚多处表皮擦伤。右膝和右脚受重伤。头皮撕裂……头骨可能骨折。请注射破伤风疫苗,在双腿做十字标记。谢谢。我先清理伤口表面,然后冲洗,接着包扎伤口。你伤口的痂结得不错。最好别喝太多白兰地。如果骨折,没人希望伤口发炎。
(《永别了,武器》,第64,65页)
在上述共计83个单词的段落中,医疗术语就有11个。与海明威平时偏好选择简单词汇的习惯不同,他在手术台上的对话中大量使用生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冷冰冰的医学术语“撕裂、骨折、破伤风、发炎”从表面看不流露任何感情色彩,但却使主人公摈弃以往认为战争、死亡与己无关的天真想法,更深刻看待战争的可怕后果。海明威将叙述削减到极致,但却留给读者更多空间体会小说主题。
海明威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贯彻冰山写作原则,通过审慎的选词、文学语言引用、学术用语等手段加深了读者对于战争本质的认知。
三、通过低俗口语展现战争引发的低级欲望
在所有战争中,士兵军官绝大多数是男性。当他们日复一日地浴血奋战却不知道怎样的命运将迎接他们时,会如何发泄内心的恐惧呢?一些人选择酒精来医学专用神经,一些人选择去妓院寻求安慰,一些人选择自残以期被遣送回国。低级欲望会诱发战争,反之亦然,战争会引发各种各样的低级欲望。这种可怕的恶性循环,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也有所体现。
海明威通过小说角色的低俗口语验证他对战争和欲望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小说中描述了意大利军官拿牧师开玩笑打发时间:
“今天牧师找女人了。”上尉一边说一边看着牧师和我。
牧师笑着摇了摇头,脸红了。上尉经常这样逗他玩儿。
“牧师每晚干五个女人。”在座的每个人都笑了。“你明白吗?牧师每晚干五个女人。”他大声笑着比画。牧师无奈地忍受了这种笑话。
(《永别了,武器》,第11页)
以上节选的段落中,第一句话从句法角度看是错误的,上尉用不符合文法的低俗口语尽力让亨利能够听懂黄色笑话,因为亨利并非意大利人。寥寥数语,上尉这个小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虽然低俗笑话毫无品味,但为了让亨利能够听懂笑话,他故意用不合语法的句子和手势比画,这种做法显示出上尉的细心与体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种亦正亦邪的人物刻画不仅没有令读者质疑,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军官们缺乏信仰、精神空虚,无聊得开着低俗玩笑或者去妓院解闷,这种消极作风令读者对战争引发低俗欲望有了认同。
小说主人公一开始也随波逐流,与其他军官们一样寻欢作乐。他对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感情起初并非爱情,只是逢场作戏。海明威通过反语手法揭开亨利话语的字面含义和内心真实想法之间的对立。当凯瑟琳告诉亨利她怀孕了,亨利觉得“掉人陷阱”,可是他却用虚伪的话语“我不担心”掩盖了自己的不快。亨利语言与内心真实想法的矛盾显示出他起初在感情上的不负责任。
海明威对语言的精雕细琢有助于表现《永别了,武器》的反战、抵制低级欲望的主旨。引用文学作品、使用学术词汇、低俗口语和正话反说的语言特点使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小说欲、战、殇主题。人类只有告别战争、正视死亡、摆脱追逐低级趣味的欲望,才能达到内心和谐乃至世界和平的崇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Chapman R.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M].London:Edward Arnold,1982.
[2]董衡巽,海明威画传[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3] Hemingway Ernest.A Farewell t0 Arms[ M]. London:Jonathan Cape Press,1954.
[作者简介]
蒋晓娟(1978-),女,北京城市学院英语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永别了,武器》的小说主题探析(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