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评论论文 >> 正文

人性与神性的斗争:简析丁梅斯代尔


的高贵、典雅,“这个牧师为着赎罪而生”。他想要承认自己的罪行,但又被自己脆弱的本性所束缚以及齐灵渥斯明里暗里疯狂地审讯、残忍地折磨,这一切最终摧毁了他脆弱的神经和身体。在这七年间,他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信念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的重重折磨。
  
  (一)宗教信仰和现实生活的矛盾
  
  丁梅斯代尔作为一个牧师和罪犯的综合体,他生活在极端的矛盾和挣扎中。一方面,在他心中宗教思想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哪里,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专业的传道者;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有七情六欲,他也能感受快乐和欢愉,更能体会伤心和痛苦。偷偷的忏悔只会带给他更沉重更久远的惩罚,似乎内心的不安永远没有止境,越是逃避,内心深处的罪恶感就越是深重。在某种程度上,丁梅斯代尔既是清教不折不扣的叛徒,又是清教虔诚的殉道者。
  
  (二)个人和社会的矛盾
  
  霍桑的作品几乎都以当时还是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生活作为背景的,浓重的宗教氛围和黑暗阴郁的心境正是当地的特色。从海丝特和珠儿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清教统治的社会,一旦一个人构成了犯罪,他就像掉进了一个无底的深渊,永远不会有机会逃脱。社会夸大了个人的罪行以及犯罪的严肃性。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精英,丁梅斯代尔畏怯于社会偏隘的政策和人们的看法,他内心承受着太多:对上帝的背叛、对自己信仰的背叛、对海丝特及女儿的背叛。在残酷的社会统治下,丁梅斯代尔只能带上伪善的面具;作为一个有罪的人,他的灵魂上永远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他在一个艰难的旅途上,不仅要自己深深忏悔,还要对自己辜负的人赎罪。在懊悔中,他的灵魂变得阴暗,这些煎熬使得他越来越困惑,内心渐渐失衡。在清教的社会,人们的个性被扭曲:善良变成邪恶、真实被伪善掩盖,然而这种变态的心理却被社会所接受。尽管存在着微弱的反抗,但它很快被残酷的现实所压倒,被所谓的真善美的呼声所淹没。严苛遵循教条主义的清教的社会不容许任何所谓的不忠的行为,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四、结语
  
  丁梅斯代尔的赎罪过程是文章的高潮,也是文章的结局,反映了霍桑所要表现的主题——“拯救”。霍桑生活的时代清教势力已经减弱,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的衰退、资本家的伪善,使得他想改变社会的不合理性,却无能为力,只能提倡人们通过忏悔洗清罪过,净化心灵,寻求道德的自我改善来促进社会改革。
  
  在《红字》中,清教是残酷、死板的,然而人类本性却是宽容、灵活的。霍桑通过对丁梅斯代尔人性和神性矛盾的分析,试图呼吁人们放弃伪善,回归人类本性。上帝的慈悲给了丁梅斯特尔勇气和力量,他公开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因此最后拯救了他灵魂的沉沦。所以,《红字》不仅揭示了“罪在哪里”,更重要的是,丁梅斯代尔的赎罪史证实了上帝的慈悲是洗涤有罪之人灵魂的唯一方法。也许这就是经典著作《红字》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魏江华.虚伪的面孔脆弱的心灵:简析霍桑《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J].惠州学院学报,2003(02).
  
  [2][美]霍桑.红字[M].姚乃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3]常耀信,美国文学教程(中文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89.
  
  [4]李果.《红字》中阿瑟·丁梅斯代尔的赎罪历程[J].唐山学院学报,2006(01).
  
  [作者简介]
  
  许培芝(1974-),女,湖北枣阳人,硕士,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人性与神性的斗争:简析丁梅斯代尔(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206.html

  • 上一篇范文: 写情书的作文
  • 下一篇范文: 浅析毛姆笔下的女性人物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评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