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现时而写的实践批评与文化研究:台湾报纸副刊的晚近转变及其意义
右派政权与非政治性的文学活动之间的共谋关系遂随着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的公开讨论而日益明显。在报纸解禁之前,事实上,军公教之外的子弟(如商、工、农的后裔)已逐渐受到普遍良好的教育,他们对政治的顾忌比起父母那一辈而言较不自我检查(self-censor) ,而军公教阶级的眷村、宿舍及其生活脉络结构已改变,教育及经济水平使得统治或协助统治阶级与一般劳工或中产阶级的差异逐渐消减,省籍、阶级意识也随之削弱,教育使得出身、户籍、环境这些因素的份量降低其影响力,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庸俗化后,升学主义、补习文化、次文化的反抗少年团体、社会功利作风逐渐崛起,再加上工商界中小企业的起飞,使得阶级成为贫富之差、教育程度及其年代(generation)之分野,不再是传统以父母(尤其父亲)家世为准的区分方式。在这个时期,台湾人或中国人的认同问题反而成为公共的议题,而不再是以反共为主的打压本土或乡土意识。文化已从某种阶层、族群由上往下透过教育与国家机制所强化的国粹与菁英文化转变为对流的大众文化,同时随着消费行为的扩张,跨国信息反而因台湾离开联合国的边陲地位更加具有支配性,因此,对台湾外来政权所赋予的支配体制及由外国文化商品所产生的「霸权」效果,正是八○年代中期新兴评论崛起的主要诱因。这一点与英、美文化研究由五○年代的阶级、社群文化迈向七○年代的霸权批判有若干类似之处(During 4-6)。
摊开目前副刊来看,很明显的,即使连《联合报》、《青年日报》或《中央日报》,纯文学创作的篇幅已大量被各种文化评论或文化研究的论述所取代,这种情况又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自立早报》、《民众日报》、《中时晚报》、《联合晚报》、《自立晚报》更为显著,〈人间副刊〉及〈时代副刊〉里的文化研究论述不但在平时便比纯文学或传统副刊文字占较多的版面,星期六、日的扩大版更几乎全是书评、世界文化及本土文化论坛,而每月定期推出的台湾、中国大陆社会、文化、媒体等面向之「体检」表,则由文化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执笔。《自立早报》的〈大地副刊〉往往固定由某些作家及文化研究学者执笔,在1993年上半年《自立早报》推出的假日及周一扩张副刊版面更以〈新论坛〉、〈新人文〉、〈新舆情〉、〈读书生活〉、〈焦点对谈〉一共八至十页的篇幅,将文化研究的成果软硬兼施,带进了副刊的领域,这种大手笔的改革作法居然维持了几个月,后来才以浓缩的方式放入〈大地副刊〉,而〈读书生活〉则仍继续,不断推出殖民、后殖民、性别、同性恋、种族身体、族群意识等论述的介绍与评论文字,其作用类似于《中国时报》每周四推出的〈开卷〉版。至于其它报纸的副刊也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原住民文化议题、台湾文化、乡土文化及文学等,充分显示传统的副刊形式已随着阅读社群结构的变更而全面革新。
此处,阅读社群(或阅读大众)的结构性变动是指副刊读者已不再限于中学生、家庭主妇或一些透过副刊找到娱情悦性的教化作用者,副刊读者已从纯文学而不指涉生活脉络(社会、文化、国家、族群认同等)的范围脱身,迈入更切身的现时问题及相关的议论或信息上。由于这种生活脉络的约束,阅读大众比较能认同正在形成中的文化公共场域,将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社会、环保、性别、种族、信息、交通及政治问题提出,作为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对象,因此之故大量的文化评论或文化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却一直可被社会所消费,乃至维持了副刊的生命。而且因为这种社会需求,大量的人文社会及科技专业人士(通常是学院中人)投入副刊写作,改变了专业与大众知识的生产及分配结构,相对地消减了学院与社会的鸿沟。这些教授或专家往往在副刊或相关的版面里有自己或某一团体的专栏(如〈台教论坛〉、〈澄社论坛〉、〈南北调〉等),以各种专业或政治、文化诉求为其号召,将国内外信息及个人观察与研究作某种程度的结合。
当然,副刊中具大幅度的文化评论或文化研究,可能是因为报纸各版面有不少社论及民意论坛,(注二)副刊也跟着起变化,也有可能是由于那些喜爱轻松文学与娱乐的读者已在有线电视的节目、电玩、漫画、言情小说等找到替代品,或者甚至可说副刊是对政治解严后的开放气氛作善意的响应。不过,这些充分条件都不足以说明副刊何以仍维持某副刊的形式,也就是仍继续其文学公共场域,而不变为政治的公共场域?或者,如欧美的一些报纸,仅在特定的周日或周五,刊行文艺性的篇幅?负责副刊的人也许会说台湾的报纸副刊编辑、主编多是诗人或文学家出身,因此坚守副刊的阵容,只是将他们的文学公共领域扩大,含纳了新兴的文化研究论述,并且以这种新兴论述放在纯文学的副刊传统架构之下,避免文化研究的文化「政治」性及官方检查或禁闭。若以台湾的白色恐怖阴影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而言,文学副刊的改头换面,以副刊附属而非政治的地位,行使社会与政治评论,自然是有其历史、文化涵意,然而这只是部分原因。比较前进的人士也许会说是文学已死,因此文化研究取而代之;但是,副刊中的文学成分仍不低,各大报的文学奖也不断在副刊上刊载,何况文化研究者有相当高的比例是出自文学的背景,而在英美大学的英文系与比较文学系更将文化研究推至更细致的领域,目前最活跃的文化研究者即有不少出自文学(如Andrew Ross, Michael Warner 等)。另外,我们也可以拿跨国知识分子的流动或环球文化经济在种族、财经、科技、意识型态、影视等层面所构成的外地与本土文化互动与辨证(Appadurais; Dirlik)来解释何以这些副刊编辑及作家大多是双语知识分子,能以母语之外的文字吸收或撰写理论,同时又想从本土的副刊传统中发展出「在地的文化批评」(cultural criticism from within),将半学术或半专业的评论视作一种「创作」。以上这些都可能是原因或相关的因素。
事实上,我们若拿李敖、龙应台、南方朔来代表副刊文学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更能看出这种由历史、政治的大传统(中国大叙事体)中剔出批判的因素,藉此切入现代社会的领导人物及其政治谱系,是一种考掘、挖疮疤的论述,乃是由《文星》、《自由中国》、《大学杂志》及报章副刊在50至60年代的反统治、反支配写作方式,其观点基本上是由远而近,以明史、资治通鉴等历史材料为背景,挖出目前统治阶级的问题。其次,则是以西洋文学、文化为借镜,抨击台湾社会的偏狭、缺乏创意
在 60、70 年代的副刊评论中,总是某些政治人物或文坛领袖(如夏志清、徐复观、颜元叔等)被批判、挖苦、揶揄,但是从 80 年代中期以后是整个社会及其身体的各部位(如舌、胃、脑等)成为检验的对象,文化生产及消费是就社会拟仿现实去制造信息的译码(decoding)及再译码(recoding),以便读者大众的知识欲求及其参与或旁观的行为可释出快感,以实时性(contemporaneity)与共同经验的组织性及可见性达成阅读社会文本的满足感。例如波湾战争的媒体战分析、美国第一夫人的发型与衣饰、流行音乐、上映电影或老电影评价,乃至生命共同体观念的解剖,南向政策的呼应与反省,或以一些田野调查为准的城市生活例证,政治人物的「给我报报」,新书评论等,无不立刻对现行的事件提供热情的报导,冷静而时常是暴炸或魔幻式的分析,虽然是以专业知识为出发点,却将文化研究的方法融入文化批评与日常生活批判之中,使学院论述的严肃性降低,同时不断以非正典或通俗文化中的素材,去接触社会大众,但是又往往于简化专业知识之过程、将之大众化中,投射出专业的权威,以便作者的学术典范(也就是欧美文化研究理论)创造出阅读的欲望,让作者的知名度与作品所处理的公共议题形成某种共谋的关系,彷佛透过阅读活动,社会中正在形成的共同经验或生活脉络已经被一些专家加以组织, 《为现时而写的实践批评与文化研究:台湾报纸副刊的晚近转变及其意义(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313.html
摊开目前副刊来看,很明显的,即使连《联合报》、《青年日报》或《中央日报》,纯文学创作的篇幅已大量被各种文化评论或文化研究的论述所取代,这种情况又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自立早报》、《民众日报》、《中时晚报》、《联合晚报》、《自立晚报》更为显著,〈人间副刊〉及〈时代副刊〉里的文化研究论述不但在平时便比纯文学或传统副刊文字占较多的版面,星期六、日的扩大版更几乎全是书评、世界文化及本土文化论坛,而每月定期推出的台湾、中国大陆社会、文化、媒体等面向之「体检」表,则由文化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执笔。《自立早报》的〈大地副刊〉往往固定由某些作家及文化研究学者执笔,在1993年上半年《自立早报》推出的假日及周一扩张副刊版面更以〈新论坛〉、〈新人文〉、〈新舆情〉、〈读书生活〉、〈焦点对谈〉一共八至十页的篇幅,将文化研究的成果软硬兼施,带进了副刊的领域,这种大手笔的改革作法居然维持了几个月,后来才以浓缩的方式放入〈大地副刊〉,而〈读书生活〉则仍继续,不断推出殖民、后殖民、性别、同性恋、种族身体、族群意识等论述的介绍与评论文字,其作用类似于《中国时报》每周四推出的〈开卷〉版。至于其它报纸的副刊也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原住民文化议题、台湾文化、乡土文化及文学等,充分显示传统的副刊形式已随着阅读社群结构的变更而全面革新。
此处,阅读社群(或阅读大众)的结构性变动是指副刊读者已不再限于中学生、家庭主妇或一些透过副刊找到娱情悦性的教化作用者,副刊读者已从纯文学而不指涉生活脉络(社会、文化、国家、族群认同等)的范围脱身,迈入更切身的现时问题及相关的议论或信息上。由于这种生活脉络的约束,阅读大众比较能认同正在形成中的文化公共场域,将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社会、环保、性别、种族、信息、交通及政治问题提出,作为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对象,因此之故大量的文化评论或文化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却一直可被社会所消费,乃至维持了副刊的生命。而且因为这种社会需求,大量的人文社会及科技专业人士(通常是学院中人)投入副刊写作,改变了专业与大众知识的生产及分配结构,相对地消减了学院与社会的鸿沟。这些教授或专家往往在副刊或相关的版面里有自己或某一团体的专栏(如〈台教论坛〉、〈澄社论坛〉、〈南北调〉等),以各种专业或政治、文化诉求为其号召,将国内外信息及个人观察与研究作某种程度的结合。
当然,副刊中具大幅度的文化评论或文化研究,可能是因为报纸各版面有不少社论及民意论坛,(注二)副刊也跟着起变化,也有可能是由于那些喜爱轻松文学与娱乐的读者已在有线电视的节目、电玩、漫画、言情小说等找到替代品,或者甚至可说副刊是对政治解严后的开放气氛作善意的响应。不过,这些充分条件都不足以说明副刊何以仍维持某副刊的形式,也就是仍继续其文学公共场域,而不变为政治的公共场域?或者,如欧美的一些报纸,仅在特定的周日或周五,刊行文艺性的篇幅?负责副刊的人也许会说台湾的报纸副刊编辑、主编多是诗人或文学家出身,因此坚守副刊的阵容,只是将他们的文学公共领域扩大,含纳了新兴的文化研究论述,并且以这种新兴论述放在纯文学的副刊传统架构之下,避免文化研究的文化「政治」性及官方检查或禁闭。若以台湾的白色恐怖阴影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而言,文学副刊的改头换面,以副刊附属而非政治的地位,行使社会与政治评论,自然是有其历史、文化涵意,然而这只是部分原因。比较前进的人士也许会说是文学已死,因此文化研究取而代之;但是,副刊中的文学成分仍不低,各大报的文学奖也不断在副刊上刊载,何况文化研究者有相当高的比例是出自文学的背景,而在英美大学的英文系与比较文学系更将文化研究推至更细致的领域,目前最活跃的文化研究者即有不少出自文学(如Andrew Ross, Michael Warner 等)。另外,我们也可以拿跨国知识分子的流动或环球文化经济在种族、财经、科技、意识型态、影视等层面所构成的外地与本土文化互动与辨证(Appadurais; Dirlik)来解释何以这些副刊编辑及作家大多是双语知识分子,能以母语之外的文字吸收或撰写理论,同时又想从本土的副刊传统中发展出「在地的文化批评」(cultural criticism from within),将半学术或半专业的评论视作一种「创作」。以上这些都可能是原因或相关的因素。
事实上,我们若拿李敖、龙应台、南方朔来代表副刊文学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更能看出这种由历史、政治的大传统(中国大叙事体)中剔出批判的因素,藉此切入现代社会的领导人物及其政治谱系,是一种考掘、挖疮疤的论述,乃是由《文星》、《自由中国》、《大学杂志》及报章副刊在50至60年代的反统治、反支配写作方式,其观点基本上是由远而近,以明史、资治通鉴等历史材料为背景,挖出目前统治阶级的问题。其次,则是以西洋文学、文化为借镜,抨击台湾社会的偏狭、缺乏创意
,以奥林匹克圣火乱窜所激发的野火,将本地文化烧得差点变浴火凤凰,这种批评的主要根据却是新批评及混杂的实用批评。然后,是所谓的后现代与后殖民双语知识分子时代,学者将欧美文化研究及最新的信息纳入台湾的政治、社会脉络中,针对台湾文化的流动性(fluidity)及诡异性(或非理性)提出既由外来但又在地的批评,随着社会问题的呈现便提出各种适用的理论或相关的事件来应证:东方主义、市民社会、拟仿现实、魔幻写实、殖民论述等等,而且通常在批评对象尚在发展或余温犹存时,便针对现时而写,令人立刻有社会参与的热情,但同时又有旁观者的批判快感,十分酷。
在 60、70 年代的副刊评论中,总是某些政治人物或文坛领袖(如夏志清、徐复观、颜元叔等)被批判、挖苦、揶揄,但是从 80 年代中期以后是整个社会及其身体的各部位(如舌、胃、脑等)成为检验的对象,文化生产及消费是就社会拟仿现实去制造信息的译码(decoding)及再译码(recoding),以便读者大众的知识欲求及其参与或旁观的行为可释出快感,以实时性(contemporaneity)与共同经验的组织性及可见性达成阅读社会文本的满足感。例如波湾战争的媒体战分析、美国第一夫人的发型与衣饰、流行音乐、上映电影或老电影评价,乃至生命共同体观念的解剖,南向政策的呼应与反省,或以一些田野调查为准的城市生活例证,政治人物的「给我报报」,新书评论等,无不立刻对现行的事件提供热情的报导,冷静而时常是暴炸或魔幻式的分析,虽然是以专业知识为出发点,却将文化研究的方法融入文化批评与日常生活批判之中,使学院论述的严肃性降低,同时不断以非正典或通俗文化中的素材,去接触社会大众,但是又往往于简化专业知识之过程、将之大众化中,投射出专业的权威,以便作者的学术典范(也就是欧美文化研究理论)创造出阅读的欲望,让作者的知名度与作品所处理的公共议题形成某种共谋的关系,彷佛透过阅读活动,社会中正在形成的共同经验或生活脉络已经被一些专家加以组织, 《为现时而写的实践批评与文化研究:台湾报纸副刊的晚近转变及其意义(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