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评论论文 >> 正文

《洛丽塔》:游走在欲望与道德之间


往日里,我曾经那样痛哭着把自己缠绕在上面;它是黄褐色深谷边缘上的一声回响,深谷那边,白色的穹苍下有一片遥远的树林,褐色的树叶阻塞了小溪,嫩绿的野草上卧着最后一只蟋蟀……
  
  在此处,亨对于洛的追思凄美动人,洛被虔诚地幻化为诸种可人的意象,明丽、婉转、忧郁、怅惘,“我站在这高高的斜坡顶上倾听那悦耳的震颤,倾听那矜持的窃窃私语中间进发出不相连的喊叫,随后我明白了那令人心酸、绝望的事并不是洛丽塔不在我身边,而是她的声音不在那片和声里面。”和声里没有洛丽塔,洛丽塔只是亨伯特生命中的过客和他者,而今往事随风,空留悲情的亨一个人在时空中枯等独望。只是走过双重追寻与落寞的亨伯特,已不再感到伤痛,因为一种“奇异的黑色的美”升腾于他的心头,那是“不再有希望的人最后可能的胜利”。如亨伯特所言:“世上没有一种至高至上的幸福能与爱抚小仙女相比,那种至福至喜是绝无仅有的,它是属于另一种感觉世界的……尽管这一切都卑鄙、危险,根本无望,我仍然沉醉在我自选的天堂里——天堂的穹空布满地狱之火的颜色——但仍然是天堂。”
  
  福柯说,人只有处身于险境,才能体尝生活的至美至乐。一旦逾越了色欲的界限,所谓的消极便成为乌有,罪成喜悦,苦痛变成快乐,折磨变成销魂,甚至在一种神秘的狂喜体验中将死之意愿变成妙不可言、压倒一切的爱之情感。亨伯特的回归之路无疑是一场死亡游戏,他行走在“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的间隙,他将他的爱定格在不可能永恒的5年以及不可能再来的过去。或许对于亨伯特而言,唯有在行动的路上,“过去”“当下”“未来”才有可能获得整合,那个果敢追求的自我才能体尝自己的社会性存在。
  
  (二)涅槃原则
  
  流逝的岁月以及冰冷的道德催逼亨伯特的欲望本能,亨伯特行走在欲望和道德的夹缝中,找不到欲望的密码,亦逃不掉道德的梦魇。走投无路的亨伯特最终选择“死”来结束这场没有终点的追寻。而在某种意义上,“死”作为一种涅藥原则,能够达成自我存在的终极完成,因而,对于亨这样一个世人眼中的乱伦者而言,其自身想要超脱于社会道德和价值规范之外而追求本真地生存,唯有死亡能把自己完全交托给最高意义上的“回归”。
  
  好在生命的终结并不代表生命意义的终结,在此,“死亡”具有了一种神圣的虔敬之光,其成为一种超越伦理、现实的生命意义上的献祭。亨伯特以“乱伦”的形式将自己献给生命的祭坛,这是一种生命的激情,是一种酒神冲动下的生存写照,并非不存在什么道德指涉,不是“不道德,而是无关道德”。如果涅藥原则属于死本能,快乐原则属于爱欲,那么二者的最终结合便营造出生命的安宁状态,而这将是一种完美的、自由的、无压抑的生命永恒。
  
  [参考文献]
  
  [1][美]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M].于晓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德]王逢振.2000年度新西方文论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36.
  
  [3]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42.
  
  [5][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A].卢大振,华蕾蕾.世界心理学名著导读手册[c].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6][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A].卢大振,华蕾蕾.世界心理学名著导读手册[c].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7]王卫东,论纳博科夫的时间观[J].国外文学,2001(Ol).
  
  [8]林咏.幽谷蝴蝶与烈火灯蛾——论《洛丽塔》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宜宾学院学报,2006(11).
  
  [作者简介]
  
  孙晓燕(1978-),女,山东昌邑人,硕士,潍坊医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洛丽塔》:游走在欲望与道德之间(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33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评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