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与初期抗战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依据中日双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制定了对日抗战的最高战略方针———持久消耗战。中日开战初期,正面战场遵照“持久消耗战略”与日军进行数次重大战役,有些战役虽然未能明显地显现出持久消耗战的战略思想,在具体指挥中也犯有种种错误,最终丢失了半壁河山,但在尽可能给敌人造成一定杀伤的同时,暂时地、部分地放弃某些乡村和城市,换取时间,积聚力量,转变敌我优劣态势,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个战略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是抗日战争的上策。因此,从总体战略来考察,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是比较成功的,其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初期抗战 正面战场 持久消耗战略
南京国民政府领导下的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即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年武汉失守),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此,史学界已有不少人专文进行论述。但大多数论者只着眼于具体战役战斗,认为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尽是一派“大溃退”的局面,这似乎有欠公允。笔者拟从战略角度,并结合具体战役进行分析考察,力图客观地评价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
一、抗战战略方针的制定
战争是交战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等实力的较量,交战双方的实力、地理因素等是制定战略方针的基本依据。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千差万别。抗战爆发之前,国民经济的主要成份仍是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岛国军备及一切物质“均较我优势,并掌握绝对的制海权”,且在东北已造成侵吞中国的强大后方基地。面对敌强我弱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咄咄逼人的攻势,1932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讨论对日方针问题,认为对日本要采取“长期抵抗”的方针。4月,蒋介石在南昌军事整理会议上表示:“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长期不断的抵抗。”①各界有识之士也纷纷发表政见,提出抗敌的战略。著名学者傅斯年提出中国抗战的希望在于“长久支持”,“支持愈久与我们越有利”②。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多次撰文,力主中日开战初期,中国军队要放弃东南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③。桂系首领李宗仁指出“中日战争一经爆发,日本利在速战,中国则以持久战困之”④。可见,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包括蒋介石在内的一些国民党重要官员与其他有远见的人士已取得共识,有了持久抗战的打算。这对南京国民政府以后制定对日作战方针有积极意义。
日军占领平津之后,中日双方遂进入正式作战阶段。8月7日,南京国民政府召开最高国防会议,研讨和确定抗战大计。会议经过讨论,通过了以“持久消耗战”为中国抗战的最高战略,同时明确提出:在军事上“采取持久战略,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次消耗敌人,以转变优劣形势,争取最后胜利”⑤。8月18日,蒋介石发表了《敌人战略政略的实况和我军抗战获胜的要道》,指出对付日军速决的办法之一就是要“持久战、消耗战”。“因为倭寇所恃的,是他们强横的兵力,我们要以逸待劳,以拙制巧,以坚毅持久的抗战,来消灭他的力量”⑥。蒋介石首次阐发了“持久”和“消耗”是中国抗战的基本战略方针,是中国战胜日本的方法之一。
8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以大本营的训令颁发了战争指导方案和作战指导计划。战争指导方案指出:“为求我中华民族之永久生存,及国家主权领土之完整,对于侵犯我主权领土,与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敌国倭寇,决以武力解决之。”作战指导计划要求:“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以完成任务。”⑦这一计划虽然对贯彻持久战主旨的部署和指导缺乏周密的考虑和相应的计划,但毕竟是已考虑到在敌强我弱,既要阻止日军的强大攻势,消耗其主力,又要保持中国军队主力的情况下制定的,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与过去的作战计划相比,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
1938年2月,蒋介石发表《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明确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的长期抗战战略。指出抗日战争的胜败“决定于空间与时间”,“我们现在与敌人打仗,就要争时间”,“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胜利!”⑧同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今后的对日军事战略方针:“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并争取与国支持,适用广大国土,众多人口,坚持持久抗战,以创造有利之机势,而谋取最后胜利。”⑨何应钦在军事报告中也明确宣布:“敌之最高战略为速战速决,而我之最高战略为持久消耗。”⑩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按照持久消耗战略进行了长期的抗日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持久消耗战略”符合敌我军事力量对比的现状,是有利于中国长期抗战的。但是,国民党当局争取持久战,又存有拖延时日,等待国际形势的变化,依靠国际力量形成对敌优势的幻想。实现持久战的途径主要是靠内线持久的阵地防御战。这种受制于敌和被动挨打的内线防御战,虽然能给敌人造成一定的消耗,但却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往往与敌人同时消耗。所以,南京国民政府的持久消耗战略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和动摇性,这就必然会给中国的抗战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
二、持久消耗战略指导下的初期正面战场
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持久消耗战略方针是逐步确立的,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和发展,其方针也愈来愈明显地体现出来,并通过具体战役战斗得以贯彻和实施。
以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为起点,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此时,日本的战略意图是“通过全面战争求得对华问题的彻底解决”。日本当局要求日军“速战速决”,以“防止蒋政权西遁,迫其投降” 。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的这一战略企图并未认识清楚,仍幻想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日方终于于26日晚向中国29军驻地发动了猖狂进攻,中国军队虽经顽强抵抗,终因敌强我弱,平津失陷。此后,日军将侵略矛头指向华东战场,南京国民政府先后进行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
早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蒋介石就曾思谋对日作战的重心,他认为,“唯一的办法是在上海作战,引导他(日本———编者注)沿江西上” 。1937年8月13日,当日军调集30万兵力,向上海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时,蒋介石也对日军发起了强大攻势,并不断投入新的兵力,有目的地扩大上海战事。8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下达总动员令,针对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力图采取持久战略,逐次消耗敌人,以转变敌我优劣态势。这一方针虽然未能完全奏效,但是,由于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日军不仅被拖住3个月之久,还付出了伤亡6万余人的代价。11月上旬,在中国守军腹背受敌,日军也受到相当消耗的情况下,中国守军撤出上海。
淞沪战役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上与日军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中国虽然付出了重大代价,但就战略全局来讲,它将敌人的主攻方向从华北引向了华东战场,减轻了北方战场的压力,改变了日军在华的兵力部署,打破了日军主力由华北沿平汉路直冲武汉,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造成日军由东向西溯江仰攻的不利态势。
上海失陷后,日军即向沪宁路沿线纵深发展,直逼国民党首都南京。11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召开最高国防
南京国民政府出于战略考虑,为了表示步步为营的决心,作了“象征性的防守” 之后,唐生智遵照蒋介石的命令弃守南京。南京保卫战,中国损失巨大,城内各处均遭敌炮火袭击,我军民被残杀30余万。从战役战斗来讲,中国确实是失败了,而且失败得相当惨重。但从持久战略来看,不可笼统地称之为失败。因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因此,就持久战略而言,“今日形势,毋宁谓于我有利” 。
南京失守之后,国民党总结经验教训,改变了过去单纯军事上的点线阵地战的“持久作战”思想,重新划分了战区,确定新的作战方针,决定以主力保卫武汉的同时,“由华北及江南抽出有力一部,加强鲁中及淮南,积极袭扰,诱敌主力与津浦路方面,以迟滞敌人溯江西进,并广泛发动华北游击战,牵制消 《南京国民政府与初期抗战》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384.html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初期抗战 正面战场 持久消耗战略
南京国民政府领导下的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即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年武汉失守),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此,史学界已有不少人专文进行论述。但大多数论者只着眼于具体战役战斗,认为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尽是一派“大溃退”的局面,这似乎有欠公允。笔者拟从战略角度,并结合具体战役进行分析考察,力图客观地评价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
一、抗战战略方针的制定
战争是交战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等实力的较量,交战双方的实力、地理因素等是制定战略方针的基本依据。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千差万别。抗战爆发之前,国民经济的主要成份仍是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岛国军备及一切物质“均较我优势,并掌握绝对的制海权”,且在东北已造成侵吞中国的强大后方基地。面对敌强我弱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咄咄逼人的攻势,1932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讨论对日方针问题,认为对日本要采取“长期抵抗”的方针。4月,蒋介石在南昌军事整理会议上表示:“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长期不断的抵抗。”①各界有识之士也纷纷发表政见,提出抗敌的战略。著名学者傅斯年提出中国抗战的希望在于“长久支持”,“支持愈久与我们越有利”②。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多次撰文,力主中日开战初期,中国军队要放弃东南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③。桂系首领李宗仁指出“中日战争一经爆发,日本利在速战,中国则以持久战困之”④。可见,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包括蒋介石在内的一些国民党重要官员与其他有远见的人士已取得共识,有了持久抗战的打算。这对南京国民政府以后制定对日作战方针有积极意义。
日军占领平津之后,中日双方遂进入正式作战阶段。8月7日,南京国民政府召开最高国防会议,研讨和确定抗战大计。会议经过讨论,通过了以“持久消耗战”为中国抗战的最高战略,同时明确提出:在军事上“采取持久战略,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次消耗敌人,以转变优劣形势,争取最后胜利”⑤。8月18日,蒋介石发表了《敌人战略政略的实况和我军抗战获胜的要道》,指出对付日军速决的办法之一就是要“持久战、消耗战”。“因为倭寇所恃的,是他们强横的兵力,我们要以逸待劳,以拙制巧,以坚毅持久的抗战,来消灭他的力量”⑥。蒋介石首次阐发了“持久”和“消耗”是中国抗战的基本战略方针,是中国战胜日本的方法之一。
8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以大本营的训令颁发了战争指导方案和作战指导计划。战争指导方案指出:“为求我中华民族之永久生存,及国家主权领土之完整,对于侵犯我主权领土,与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敌国倭寇,决以武力解决之。”作战指导计划要求:“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以完成任务。”⑦这一计划虽然对贯彻持久战主旨的部署和指导缺乏周密的考虑和相应的计划,但毕竟是已考虑到在敌强我弱,既要阻止日军的强大攻势,消耗其主力,又要保持中国军队主力的情况下制定的,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与过去的作战计划相比,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
1938年2月,蒋介石发表《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明确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的长期抗战战略。指出抗日战争的胜败“决定于空间与时间”,“我们现在与敌人打仗,就要争时间”,“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胜利!”⑧同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今后的对日军事战略方针:“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并争取与国支持,适用广大国土,众多人口,坚持持久抗战,以创造有利之机势,而谋取最后胜利。”⑨何应钦在军事报告中也明确宣布:“敌之最高战略为速战速决,而我之最高战略为持久消耗。”⑩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按照持久消耗战略进行了长期的抗日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持久消耗战略”符合敌我军事力量对比的现状,是有利于中国长期抗战的。但是,国民党当局争取持久战,又存有拖延时日,等待国际形势的变化,依靠国际力量形成对敌优势的幻想。实现持久战的途径主要是靠内线持久的阵地防御战。这种受制于敌和被动挨打的内线防御战,虽然能给敌人造成一定的消耗,但却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往往与敌人同时消耗。所以,南京国民政府的持久消耗战略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和动摇性,这就必然会给中国的抗战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
二、持久消耗战略指导下的初期正面战场
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持久消耗战略方针是逐步确立的,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和发展,其方针也愈来愈明显地体现出来,并通过具体战役战斗得以贯彻和实施。
以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为起点,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此时,日本的战略意图是“通过全面战争求得对华问题的彻底解决”。日本当局要求日军“速战速决”,以“防止蒋政权西遁,迫其投降” 。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的这一战略企图并未认识清楚,仍幻想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日方终于于26日晚向中国29军驻地发动了猖狂进攻,中国军队虽经顽强抵抗,终因敌强我弱,平津失陷。此后,日军将侵略矛头指向华东战场,南京国民政府先后进行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
早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蒋介石就曾思谋对日作战的重心,他认为,“唯一的办法是在上海作战,引导他(日本———编者注)沿江西上” 。1937年8月13日,当日军调集30万兵力,向上海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时,蒋介石也对日军发起了强大攻势,并不断投入新的兵力,有目的地扩大上海战事。8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下达总动员令,针对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力图采取持久战略,逐次消耗敌人,以转变敌我优劣态势。这一方针虽然未能完全奏效,但是,由于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日军不仅被拖住3个月之久,还付出了伤亡6万余人的代价。11月上旬,在中国守军腹背受敌,日军也受到相当消耗的情况下,中国守军撤出上海。
淞沪战役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上与日军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中国虽然付出了重大代价,但就战略全局来讲,它将敌人的主攻方向从华北引向了华东战场,减轻了北方战场的压力,改变了日军在华的兵力部署,打破了日军主力由华北沿平汉路直冲武汉,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造成日军由东向西溯江仰攻的不利态势。
上海失陷后,日军即向沪宁路沿线纵深发展,直逼国民党首都南京。11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召开最高国防
会议,决定迁都重庆,以便“此后将以最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 。26日,正式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指挥南京保卫战。12月3日,日军采用包围迂回战术,兵分三路攻略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出于战略考虑,为了表示步步为营的决心,作了“象征性的防守” 之后,唐生智遵照蒋介石的命令弃守南京。南京保卫战,中国损失巨大,城内各处均遭敌炮火袭击,我军民被残杀30余万。从战役战斗来讲,中国确实是失败了,而且失败得相当惨重。但从持久战略来看,不可笼统地称之为失败。因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因此,就持久战略而言,“今日形势,毋宁谓于我有利” 。
南京失守之后,国民党总结经验教训,改变了过去单纯军事上的点线阵地战的“持久作战”思想,重新划分了战区,确定新的作战方针,决定以主力保卫武汉的同时,“由华北及江南抽出有力一部,加强鲁中及淮南,积极袭扰,诱敌主力与津浦路方面,以迟滞敌人溯江西进,并广泛发动华北游击战,牵制消 《南京国民政府与初期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