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原子弹原因的论争
使美国在亚太地区获得了更多利益。随着日本的发展,美国不得不考虑如何来保护自己的太平洋的利益。因此,早在1900年后,美国海军已经秘密制订攻击日本的战略。35因此在二战期间,美国决定投放原子弹摧毁日本是合乎自己的一贯政策的。美国领导人绝对相信“原子弹可以使美国以美国的方式结束战争”36。美国希望独占日本,不愿与苏联分占日本。使用原子弹将震惊日本政府,迫使其迅速投降,然后占领日本。战后,美国果然如愿以偿。日本完全由美国控制,暂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个基地,增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势力。美国实现了“美国第一”的梦想。
最后,如果美国不使用原子弹,美国的政治家们将无法向人民交代试制原子弹所耗费的巨额资金。曼哈顿工程建立了庞大的工业设施来进行核分裂的试验,聚集了大批尖端科技人才,花费了比任何工程都多的人力、物力。在1944年原子弹试制的高潮时期,曼哈顿工程雇佣人数达12.9万人。37美国耗巨资试制原子弹,以40年代的水平为价值20亿美元,以90年代的水平价值近50亿美元。负责曼哈顿工程的少将莱斯利·格罗夫斯(LeslieGroves)以及这项工程的其他负责人都论证,所花的钱不应该被浪费。在1945年春,美国加速了核分裂物质的生产,因为格罗夫斯害怕战争将在原子弹试制成功前结束。38
综上所述,美国决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至少有5个方面的原因:尽快结束战争,减少美军伤亡;胁迫苏联;为珍珠港雪耻;摧毁日本,使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基地;不浪费已花费的人力财力。毕竟,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事件之一,弄清楚为什么投放原子弹的问题,有助于剖析美国的对外政策。
注释
124亨利·史汀生:《使用原子弹的决定》《Harper's杂志》第197卷,1947年2月,第97-107、98页。
225山姆尔·伊利奥顿·莫利森:“日本为什么投降”(SamuelEliotMorison,“WhyJapanSurrendered”),《大西洋月刊》1960年第10期,第47、44页。
3,4赫伯特·费斯:《征服日本——原子弹和太平洋战争的结束》新泽西,1961年,第185、186页。
5汉森引自巴顿·伯斯坦主编:《原子弹》,波斯顿,1976年,第35页。
6戈·艾尔坡罗维兹:《原子弹外交——广岛和波茨坦:使用原子弹和美苏抗衡,纽约,1956年。
7加伯雷尔·卡尔考:《战争政策:美国的外交政策,1943-1945》纽约,1968年版。
8,9托马斯·哈蒙得:“再谈核外交”《轨迹》1976年冬,第1427、1428页。
10罗伯特·詹姆士·麦道克斯:“核外交:对创造性著作的研究”(RobertJamesMaddox,“AtomicDiplomacy:AStudyinCreative
Writing”),《美国史》,纽约,1973年第3期,第934页。
11莱斯尔·罗斯:《可疑的胜利:美国与二次大战的结束》俄亥俄,1973年版。
12马丁·雪维:《一个世界的毁灭》纽约,1975年版。
13莱斯列·格鲁夫斯:《现在我们知道:曼哈顿工程的故事》纽约,1962年版,第141页。
14里查德·黑乌莱特、奥斯卡·安德森:《美国核能史》第一册,“新世界,1939-1946”
宾夕法尼亚大学,1962年版,第326-327页。
15莱斯尔·罗斯:《可疑的胜利》,第146页。
16,21,36杜鲁门:《回忆录》,第104-105、420、87页。
17亨利·史汀生:《史汀生日记1909-1945》,5月2、3日,俄亥俄,1945年版。
18华特·密力斯主编:《福雷斯特尔日记》纽约,1951年版,第52页。
19,20史汀生:《史汀生日记1909-1945》,1945年,6月6日。
22杜鲁门于1945年8月9日的公开声明:《总统的公开声明:杜鲁门1945》,华盛顿D.C.1961年版,第197页。
2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80页。
26美国海军部:《外交史》,雅尔塔分册,华盛顿,1961年版,第369-379页。
27美国海军部:《苏联进入反日本的太平洋战争:军事计划1941-1945》,华盛顿,1955年版,第43页。
28史汀生:《史汀生日记1909-1945》,1945年5月15日。
29,37,38菲利浦·诺别尔主编:《评判——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纽约,1995年,第130、27、29页。
30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画报月刊》1945年3月。
31,32杜鲁门1945年8月9日
33乔治·盖洛普主编:《盖洛普民意测验》纽约,1972年版,第1册,第531-532页。
34赫伯特·费斯:《珍珠港之路》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版,第1页。
35托马斯·艾伦、诺曼·伯尔曼:《垮台的代码,进攻日本的秘密计划和杜鲁门为什么投放原子弹》(纽约,1995年版,第22页。
[责任编辑 张敬秀]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395.html
最后,如果美国不使用原子弹,美国的政治家们将无法向人民交代试制原子弹所耗费的巨额资金。曼哈顿工程建立了庞大的工业设施来进行核分裂的试验,聚集了大批尖端科技人才,花费了比任何工程都多的人力、物力。在1944年原子弹试制的高潮时期,曼哈顿工程雇佣人数达12.9万人。37美国耗巨资试制原子弹,以40年代的水平为价值20亿美元,以90年代的水平价值近50亿美元。负责曼哈顿工程的少将莱斯利·格罗夫斯(LeslieGroves)以及这项工程的其他负责人都论证,所花的钱不应该被浪费。在1945年春,美国加速了核分裂物质的生产,因为格罗夫斯害怕战争将在原子弹试制成功前结束。38
综上所述,美国决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至少有5个方面的原因:尽快结束战争,减少美军伤亡;胁迫苏联;为珍珠港雪耻;摧毁日本,使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基地;不浪费已花费的人力财力。毕竟,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事件之一,弄清楚为什么投放原子弹的问题,有助于剖析美国的对外政策。
注释
124亨利·史汀生:《使用原子弹的决定》《Harper's杂志》第197卷,1947年2月,第97-107、98页。
225山姆尔·伊利奥顿·莫利森:“日本为什么投降”(SamuelEliotMorison,“WhyJapanSurrendered”),《大西洋月刊》1960年第10期,第47、44页。
3,4赫伯特·费斯:《征服日本——原子弹和太平洋战争的结束》新泽西,1961年,第185、186页。
5汉森引自巴顿·伯斯坦主编:《原子弹》,波斯顿,1976年,第35页。
6戈·艾尔坡罗维兹:《原子弹外交——广岛和波茨坦:使用原子弹和美苏抗衡,纽约,1956年。
7加伯雷尔·卡尔考:《战争政策:美国的外交政策,1943-1945》纽约,1968年版。
8,9托马斯·哈蒙得:“再谈核外交”《轨迹》1976年冬,第1427、1428页。
10罗伯特·詹姆士·麦道克斯:“核外交:对创造性著作的研究”(RobertJamesMaddox,“AtomicDiplomacy:AStudyinCreative
Writing”),《美国史》,纽约,1973年第3期,第934页。
11莱斯尔·罗斯:《可疑的胜利:美国与二次大战的结束》俄亥俄,1973年版。
12马丁·雪维:《一个世界的毁灭》纽约,1975年版。
13莱斯列·格鲁夫斯:《现在我们知道:曼哈顿工程的故事》纽约,1962年版,第141页。
14里查德·黑乌莱特、奥斯卡·安德森:《美国核能史》第一册,“新世界,1939-1946”
宾夕法尼亚大学,1962年版,第326-327页。
15莱斯尔·罗斯:《可疑的胜利》,第146页。
16,21,36杜鲁门:《回忆录》,第104-105、420、87页。
17亨利·史汀生:《史汀生日记1909-1945》,5月2、3日,俄亥俄,1945年版。
18华特·密力斯主编:《福雷斯特尔日记》纽约,1951年版,第52页。
19,20史汀生:《史汀生日记1909-1945》,1945年,6月6日。
22杜鲁门于1945年8月9日的公开声明:《总统的公开声明:杜鲁门1945》,华盛顿D.C.1961年版,第197页。
2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80页。
26美国海军部:《外交史》,雅尔塔分册,华盛顿,1961年版,第369-379页。
27美国海军部:《苏联进入反日本的太平洋战争:军事计划1941-1945》,华盛顿,1955年版,第43页。
28史汀生:《史汀生日记1909-1945》,1945年5月15日。
29,37,38菲利浦·诺别尔主编:《评判——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纽约,1995年,第130、27、29页。
30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画报月刊》1945年3月。
31,32杜鲁门1945年8月9日
广播讲话,《总统报告:杜鲁门1945》,华盛顿,1961年,第212、131页。
33乔治·盖洛普主编:《盖洛普民意测验》纽约,1972年版,第1册,第531-532页。
34赫伯特·费斯:《珍珠港之路》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版,第1页。
35托马斯·艾伦、诺曼·伯尔曼:《垮台的代码,进攻日本的秘密计划和杜鲁门为什么投放原子弹》(纽约,1995年版,第22页。
[责任编辑 张敬秀]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原子弹原因的论争(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