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信托”中委托人利益的法律保护——浅谈房地产信托融资
⑶信托财产之追及性不彻底、缺乏可操作性规定
信托财产是信托制度的核心,信托财产受特殊保障,一般由信托财产之独立性、信托财产之追击性、信托财产之同一性三方面构成14,我国信托法对三方面均有规定,但对于信托财产之追击性仅规定了撤销权的享有,而没有规定撤销权的具体行使,以及信托财产被转让后再次转让时,委托人是否享有撤销权以及如何行使撤销权,该权利是合同上的权利还是物上的追及权等。这些规定的缺乏导致信托财产的特别保护被大为削弱。15
⑷实施监管的法律依据效力层次低,且缺乏全方面的系统的监管体系
现有的对信托业规定监管的只有《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两者仅属于部门规章,效力层次低。而且从两部门规章的规定看,仅有政府部门的监管,缺乏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以及社会督机制。
⑸信托企业信用法律制度缺乏,诚信缺乏
现信托业充斥着挪用信托财产、对信托客户承诺或变相承诺保底受益、不规范的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诚信缺失现象。诚信缺乏,有道德因素,更多是法制因素。企业征信制度的缺乏、企业信用信息的垄断分割等,导致不诚信现象层出不穷。
(三)构建系统的、全面的信托委托人利益的法律保护机制
⑴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信托委托人在信托法律关系中为委托人,在金融市场上其身份为投资者。既然是投资,当然有风险,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有助于信托市场的健康发展。
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有的信托公司将募集资金投入关联方、并由关联公司进行担保,但信托合同中对此没有揭示,使投资者身处风险隐患而不知情。信托投资公司应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披露信息,包括经审计的年报和重大事件临时报告等,在年报中披露各类风险和风险管理情况及公司治理信息,并在会计附注中披露关联交易的总量及重大关联交易的情况等。
⑶制定信托业法
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一部《信托业法》,全面规范信托机构组织及其业务活动。内容包括:市场准入规则、业务范围规则、业务经营规则、监督管理规则。对机构的准入、特种业务的准入、严格界定信托业的经营范围、特种业务必须遵守的经营规则、监督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详尽的规范。
⑷赋予信托受托人、收益人信托财产之追索权
赋予信托受托人、收益人信托财产之追索权,贯彻信托财产之追及性,加强对信托财产的特殊保护。只有当第三人不仅“善意”,而且“无重大过失”,方可不受委托人、收益人追击效力所及。否则,无论信托财产被转让多少次,委托人除向受托人请求赔偿外,符合一定要件时均可请求信托财产之受让人返还该财产。该追及权使得委托人、收益人的地位在法律上几可
与所有权人并驾齐驱。16
⑸建立政府监管、行业监管、社会监督的全方面监管体系
首先,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订一部《信托业法》,提升监管法律依据的效力层次,该法着重对信托监管机构的确立、地位和职责等问题作出详细规定。其次,根据《信托业法》尽快成立专门的信托监管机构和信托业协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专门监管为主、行业自律管理为基础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信托监管网络体系。最后,建立信托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对信托从业人员的准入把好关,制订信托从业人员的资格标准和行为标准,并监督实施。
⑹建立信托企业信用制度
建立信托企业信用制度,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促进信托市场的诚信,保证信托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信托企业征信体制,划分信托企业信息类型,实现征信数据的开放;发展信用中介机构;建立标准化的信托企业征信数据库;建立健全失信惩罚制度;规范发展信用评级行业;大力发展信托企业信用管理教育。
结论:“房地产信托”实为“房地产信托融资”,其内涵指房地产营业企业(包括开发、建设以及租赁等以房地产为营业的企业)为运营房地产项目的需要以信托方式从社会上吸纳资金,外延包括信托资金投向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各种信托产品,以集合资金信托(贷款信托)为主,亦包括财产信托、证券投资信托等。
这一金融创新中存在大量法律规避现象,虽从长远来看,金融管制与法律规避引起金融创新不断交替,但是在这种交替过程中,如果没有健全的委托人保护机制,广大委托人(投资者)的利益就会成为交替的成本。本文审视了现有法律规范保护委托人利益之不足,构建了由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信托业法、赋予信托受托人收益人信托财产之追索权、建立全方面监管体系、建立信托企业信用制度五个方面组成的全面的系统的委托人利益的法律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方嘉麟著:《信托法之理论与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霍玉芬著:《信托法要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陆泽峰著:《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程海群,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
2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04-01/29/content_1290791_1.htm
3上海证券报,2004年1月14日。
4上海证券报,2004年4月21日。
5上海证券报,2004年7月15日与2004年11月12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二条。
7 参见霍玉芬《信托法要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102页、108页。
8《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9《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P21页,《试论商业银行法律规避型创新》,闫海。
10参见凌华薇、曹海丽:《信托业再度涉险 交行上海分行的“监管”之惑》,载《财经》杂志2004年第7期。
11参见《中国信托业季度报告(2004年第三季度)》, 载《上海证券报》2004年11月12日。
12参见席玮雄:《金新乳品信托事件追踪:信托业遭遇“寒流”》,载《金融时报》2004年7月21日。
13参见霍玉芬《信托法要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14参见方嘉麟著:《信托法之理论与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47页。
15参见李振华:《英国信托法“第一人”把脉“金新事件”-信托失败要追究“人”的责任》,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年09月10日。
16参见方嘉麟著:《信托法之理论与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47页。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程海群
《“房地产信托”中委托人利益的法律保护——浅谈房地产信托融资(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