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新闻传媒学论文 >> 正文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


统,这种符码系统是一个无意义的浮动的网络,它操纵和制约着大众的思想行为,并形成全面的文化霸权。⑧
消费主义思潮在二次大战后产生于欧美发达国家绝非偶然。一是西方社会战后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迅速发展,使物质财富大量增加,从而使很多人相信地球资源的储量是无限的,物质产品的供应也是无限的。在这种认识支配之下,消费主义思潮便应运而生。二是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之中,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解决经济危机应当鼓励消费和投资,于是鼓励消费的经济政策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实施。消费主义也就成为支配人们消费行为的一种观念。⑨
作为西方消费社会的代表,美国传媒具有明显的消费主义特征,这种特征近些年来尤显突出。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曾就《时代》杂志、《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等16家主要媒体1977年、1997年的新闻报道做过比较研究。该项研究发现,美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重点和主题已从原来的政治、经济、教育、国际事务等传统内容,逐渐转向生活方式、著名人物、娱乐、丑闻等方面。1977年,具有传统新闻特点的报道在数量上超过名人特写或丑闻为重点的报道,两者的比例为2∶1,32%为传统新闻报道,15%为名人特写报道。20年后,这种关系颠倒过来,只有25%的报道集中于传统题目,而超过40%的报道着重于比较轻松的或耸人听闻的题目。其中特别是电视新闻网,超过55%的报道集中于生活方式、名人、娱乐等方面,只有8%的报道集中于传统新闻内容。⑩而洛文塔尔通过对20世纪美国流行杂志中的传记比较研究,发现了一个明显的重要转变,即主体传主形象已从“生产偶像”转变为“消费偶像”。不仅如此,美国娱乐业作为“以版权为基础”的制造业极其发达,2000年电影电视业及相关的录像带、录音带、音乐出版行业等方面的总收入高达600多亿美元,占美国出口额的第一位。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第4页)  
这些均表明随着二次大战特别是冷战的结束及社会、经济的变化,美国的一些主要媒体为适应受众口味,不论观念上还是实践上已在消费主义道路上走得很远了。如前所述,中国媒体的报道重点和主题的宏观变化也大体显示出这种趋势。虽然我国还处于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但媒介所昭示的社会文化走向又多少烙印着西方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某些特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已迈入经济全球化新的境界。经济全球化也就是要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市场经济规则。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物为核心的消费的全球化。同时,经济、消费的全球化又是以广告和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播散的消费文化为其前导的。⑾因此,可以断言,入世之后我国新闻传媒将不可避免地带有愈益浓重的消费主义倾向。
我们应当以全球化的眼光正视我国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第4页)。
注释:
① 郭于华:《社会变迁中的儿童食品与文化传承》,《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第38页。
②③ [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3页、123页。
④ 孟建:《论影像文化传播——兼议后影像文化传播的兴起》,第七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⑤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70页。
⑥ [美]弗·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页。
⑦ [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页。
⑧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175页。
⑨ 雷定安、金平:《消费主义批判》,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第43页。
⑩ 刘微:《变化中的新闻内涵——美国主要媒体20年来新闻报道的变化》,《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第19页。
⑾ 杨伯溆、李凌凌:《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1期第98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邮编:430072)
【责任编辑:姜依文】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第4页)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44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新闻传媒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