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角度
再来说说余华小说中青少年视角的运用。青少年视角指的是小说的故事是由青少年眼中的世界或者以青少年的口吻来观察叙述世界,小说的表达方式、内容及潜意识都受青少年视角的限制,而故事本身呈现出的是独特的青少年思维过程。《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夏季台风》《难逃劫数》《黄昏里的男孩》《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年》《在细雨中呼喊》等都是包含青少年视角的作品。
单独提出青少年视角,为的是和常规的成人视角叙述相区别。成人眼中的世界失去了童真和纯净,看世界的时候难免会戴上有色眼镜。而青少年的出现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而这种视角表达出的思想肯定会和成人的观念发生冲突,这就造成了青少年和成人的对立,在这种对立中用另一种眼光去解读成人世界。
《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刚满十八岁的“我”独自外出闯荡生活。但是一切在“我”这个十八岁少年的眼中既是新鲜和令人期待的,同时也充满着陌生和不可预期性。走在马路上,经过几次努力才拦下一辆车,但车子在途中抛锚。一会儿许多人都过来抢苹果,“我”试图阻止,但是被他们无情地殴打,司机对这些竟然毫无反应,最后竟然和他们一道抢走了“我”的背包。这就是“我”十八岁第一次出门后见到的无情世界,作者通过青少年的眼睛以陌生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独具匠心。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最典型的能体现青少年视角的作品。小说通过“我”也就是孙光林的童年和少年的回忆,展开了一幅童年和乡村记忆的图卷。首先通过青少年视角,我们看到了小说中成人并不明显的性格。“我”的祖父孙有元在年轻时是智勇双全,但到了晚年在儿子孙广才的虐待下却变得阴险怕事起来。而这些都是通过“我”的口吻说出来的。“祖父的胆小怕事在我记忆里格外清晰”,“我又觉得孙有元不是一个懦弱的人”,“我说过孙有元不是一个懦弱的人”。这些话很明显地表现出祖父的前后对比。
青少年视角因为其对世界理解并不深刻,认知水平尚停留在不太明晰的状态下,这虽然能更好地呈现出成人世界的原生态,但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青少年在看待事物时,难免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而不可抗拒。地位的渺小决定了他们并不能抵御强加的外力,这就形成了青少年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冲突。
那么余华为什么偏爱青少年视角,这有什么样的艺术价值和特征呢。首先,青少年视角作为一种外在的叙事视角,对于呈现与之二元对立的成人世界是一个绝佳的途径和表达方式。其次,便于作家从童年和少年的精神世界里挖掘纯粹化的艺术,青少年世界是干净和无忧无虑的,这也体现了作家对于精神乌托邦的向往和追求,使人类的精神家园重新归于原初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莫言,清醒的说梦者[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3]余华,医院里的童年[A].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4]余华.最初的岁月[A].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5]余华.说话[M].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6]余华,现实一种[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刘琰(1977-),女,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角度(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