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广场:一个叙事场所
图3序曲阡陌
(2)楠木园
楠木园内楠木树整齐排列的种植方式,使人联想到附近农田中整齐排列的果树。这个地块的特性也会使人想到它所在地域的农业传统。在楠木园中有多种观看河水的角度。沿着楠木园的一侧放眼望去,视觉焦点处的雕塑凸显于场地的中心。楠木园的“边界”是由导水渡槽的石质漏墙定义的,漏墙从南边的地平,斜向向北延伸,终结于30m高的石制水塔(图4)。
图4楠木园
漏墙是步行者在不同地块间穿行的“屏风”,也是不同空间之间的过渡。漏墙这种形式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都江堰大坝的竹笼(图5)。楠木园靠近城市一侧则是城市的肌理,北部边缘的一侧就是与主雕和水景相结合的下沉式广场。
图5楠木园中的漏墙
(3)水景区
都江堰广场的高潮景观是坐落在中央位置的水塔。它是一座30m高的规则式雕塑,漏刻的斜向网格肌理,象征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用来装卵石的竹笼,或许可抽象点说,它好像在回应着从都江古堰传来的水声。雕塑下水池中的红色卵石让人想其岷江中的河卵石(图6)。对广场的使用者——人民大众来说,他们能否理解这个设计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或者说作品本身能否使大众对多种水元素使用的设计进行思考并因此陶醉于当地的历史?白天,各时段的广场使用者证明了设计作品的成功,甚至在四川10月阴冷的天气里,广场仍然有大量的人流;晚上,许多人们在广场中散步,并把中央水景雕塑(水塔)作为背景拍照。
图6水景区水塔
中央水塔中流出的水汇入小溪,沿着线形漏墙蜿蜒流淌。花草树木顺小溪边沿生长,产生与主体雕塑周围的硬地景观完全不同的景观体验。视觉焦点景观南面是一组网格状喷泉,涌泉、雾喷等,为太极拳的晨练者创造出一幅超现实的奇妙的场景。围绕广场,将有大量建筑以这个广场为前景兴建,使广场更加夺目动人。同样,一旦将来其周围出现新的建筑物,下沉式水广场的设计意义将会越来越多地得到体现。
(4)盒子
广场东北部桂花林和林下的多个围合空间是整个广场的另一个兴趣点,它为人们观赏水景、集会活动或即兴表演提供了场所。那些方形的围合空间,为人们游憩休闲提供了理想之地。向前走是用树丛和巨石构成的有趣的小型私密空间,这似乎为人们追忆那个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提供了一个场所。我觉得这里特别有意思,因为这里能听到两侧河水的浪涛声,观赏水的汹涌澎湃,这些巨石正来源于它们之中,真是一个奇妙的空间。大树提供了充足的荫凉,让人体验到在大自然中的享受(图7)。
图7盒子空间
(5)绿与蓝的对比区
“绿与蓝的对比”区域位于广场的西南部,它实际上是个隐喻,比喻的是农业和都市生活之间的对比。大面积的绿地被视做农业的象征符号时,它与附近包括露天舞台、金色天幔和更多城市化硬质景观形成强烈对比(图7)。城市化部分的区域经常被用做太极拳的场所和其他娱乐形式开展的地方。公园将有机地融入到城市肌体之中,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一区域的设计是成功的。
图8绿与蓝的对比区的金色天幔
每一个区域,都有多样化的空间,有充足的面积供人们散步和聚会;在设计的尺度方面,人本身是参照体。对软景观和硬景观的区域进行系统设计,合理分布。水元素被进行多样化地运用,丰富多彩的水景观设计贯穿其中,包括几何水池、流线形的小溪和各种喷泉。附近河流中的水浪声在各种不同地块之间形成了有趣的听觉联系和背景,土人景观在其细致的设计中能使这种感觉获得最大的体验。
2.2场所的营造和城市复兴
水作为主导景观元素,其设计灵感来自都江古堰的启示。劳伦斯.哈尔普林(LawrenceHalprin)从当地的高脊山脉(HighSierraMountains)山区获得灵感,这种灵感仅仅用于跌泉的设计。他的公园和广场的其余设计中都是将水作为景观焦点来使用的[2]。他的城市公园广场设计与当地的城市肌理是紧密联系的,但并没有浸透当地的文化内涵,然而,土人景观的设计却深刻地蕴涵了当地的文化。
都江堰广场的设计被地域场所的文化气息和乡土气息所强化。这个设计作品与邻近河渠中奔腾的水流、浪涛声和各种设计元素有机地融为一体。水元素的引入和所有土人景观引入的设计形式:雾喷泉、主雕塑、小溪、下沉式水广场等等,构成一部交响乐,讴歌着都江古堰的水利盛事。
水元素的使用和当地现有的关联背景使这个新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强烈的个性。这个最新创造的个性,昭示了作为景观设计师和城市设计师的一个重要职业重任:场所的营造。这个新景观为城市的建筑物和都市风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景观背景,并大大增强了城市本身的特色。都江堰广场的战略地位为城市再生提供机会,并在使都江堰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努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图片由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提供
注解
①SeeChapter5,AncientSichuanandtheUnificationofChina,byStevenF.SageforacomprehensivediscussionoftheDuijiangyaninceptionandrelationshiptolandreform,endeavorsinwarandagriculture.
②SeeChronologyinLawrenceHalprin:ChangingPlaces
作者简介:
(美)玛丽.帕多瓦(MaryPadua)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在成为全职教授之前,曾在美国加里弗尼亚,香港的政府部门和私人事务所从事景观设计和管理达二十多年。1978年获加州伯
克利大学景观设计学专业学士学位,1984年获加州洛杉矶分校建筑学与城市设计硕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当代景观设计和城市环境中的乡土景观。
译者简介:
刘君/1980年生/女/四川成都人/四川行政管理学院旅游专业毕业/就职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从事翻译与国际联系工作。
参考文献:
[1]Baker,AlanR.H.1992.Introduction:OnIdeologyandLandscape.InAlanR.H.Baker
andGideonBiger,Eds,IdeologyandlandscapeinHistoricalPerspectiv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Fried,Helene1986.LawrenceHalprin:ChangingPlaces.SanFranciscoMuseumofArt,
SanFrancisco 《都江堰广场:一个叙事场所(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574.html
(2)楠木园
楠木园内楠木树整齐排列的种植方式,使人联想到附近农田中整齐排列的果树。这个地块的特性也会使人想到它所在地域的农业传统。在楠木园中有多种观看河水的角度。沿着楠木园的一侧放眼望去,视觉焦点处的雕塑凸显于场地的中心。楠木园的“边界”是由导水渡槽的石质漏墙定义的,漏墙从南边的地平,斜向向北延伸,终结于30m高的石制水塔(图4)。
图4楠木园
漏墙是步行者在不同地块间穿行的“屏风”,也是不同空间之间的过渡。漏墙这种形式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都江堰大坝的竹笼(图5)。楠木园靠近城市一侧则是城市的肌理,北部边缘的一侧就是与主雕和水景相结合的下沉式广场。
图5楠木园中的漏墙
(3)水景区
都江堰广场的高潮景观是坐落在中央位置的水塔。它是一座30m高的规则式雕塑,漏刻的斜向网格肌理,象征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用来装卵石的竹笼,或许可抽象点说,它好像在回应着从都江古堰传来的水声。雕塑下水池中的红色卵石让人想其岷江中的河卵石(图6)。对广场的使用者——人民大众来说,他们能否理解这个设计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或者说作品本身能否使大众对多种水元素使用的设计进行思考并因此陶醉于当地的历史?白天,各时段的广场使用者证明了设计作品的成功,甚至在四川10月阴冷的天气里,广场仍然有大量的人流;晚上,许多人们在广场中散步,并把中央水景雕塑(水塔)作为背景拍照。
图6水景区水塔
中央水塔中流出的水汇入小溪,沿着线形漏墙蜿蜒流淌。花草树木顺小溪边沿生长,产生与主体雕塑周围的硬地景观完全不同的景观体验。视觉焦点景观南面是一组网格状喷泉,涌泉、雾喷等,为太极拳的晨练者创造出一幅超现实的奇妙的场景。围绕广场,将有大量建筑以这个广场为前景兴建,使广场更加夺目动人。同样,一旦将来其周围出现新的建筑物,下沉式水广场的设计意义将会越来越多地得到体现。
(4)盒子
广场东北部桂花林和林下的多个围合空间是整个广场的另一个兴趣点,它为人们观赏水景、集会活动或即兴表演提供了场所。那些方形的围合空间,为人们游憩休闲提供了理想之地。向前走是用树丛和巨石构成的有趣的小型私密空间,这似乎为人们追忆那个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提供了一个场所。我觉得这里特别有意思,因为这里能听到两侧河水的浪涛声,观赏水的汹涌澎湃,这些巨石正来源于它们之中,真是一个奇妙的空间。大树提供了充足的荫凉,让人体验到在大自然中的享受(图7)。
图7盒子空间
(5)绿与蓝的对比区
“绿与蓝的对比”区域位于广场的西南部,它实际上是个隐喻,比喻的是农业和都市生活之间的对比。大面积的绿地被视做农业的象征符号时,它与附近包括露天舞台、金色天幔和更多城市化硬质景观形成强烈对比(图7)。城市化部分的区域经常被用做太极拳的场所和其他娱乐形式开展的地方。公园将有机地融入到城市肌体之中,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一区域的设计是成功的。
图8绿与蓝的对比区的金色天幔
每一个区域,都有多样化的空间,有充足的面积供人们散步和聚会;在设计的尺度方面,人本身是参照体。对软景观和硬景观的区域进行系统设计,合理分布。水元素被进行多样化地运用,丰富多彩的水景观设计贯穿其中,包括几何水池、流线形的小溪和各种喷泉。附近河流中的水浪声在各种不同地块之间形成了有趣的听觉联系和背景,土人景观在其细致的设计中能使这种感觉获得最大的体验。
2.2场所的营造和城市复兴
水作为主导景观元素,其设计灵感来自都江古堰的启示。劳伦斯.哈尔普林(LawrenceHalprin)从当地的高脊山脉(HighSierraMountains)山区获得灵感,这种灵感仅仅用于跌泉的设计。他的公园和广场的其余设计中都是将水作为景观焦点来使用的[2]。他的城市公园广场设计与当地的城市肌理是紧密联系的,但并没有浸透当地的文化内涵,然而,土人景观的设计却深刻地蕴涵了当地的文化。
都江堰广场的设计被地域场所的文化气息和乡土气息所强化。这个设计作品与邻近河渠中奔腾的水流、浪涛声和各种设计元素有机地融为一体。水元素的引入和所有土人景观引入的设计形式:雾喷泉、主雕塑、小溪、下沉式水广场等等,构成一部交响乐,讴歌着都江古堰的水利盛事。
水元素的使用和当地现有的关联背景使这个新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强烈的个性。这个最新创造的个性,昭示了作为景观设计师和城市设计师的一个重要职业重任:场所的营造。这个新景观为城市的建筑物和都市风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景观背景,并大大增强了城市本身的特色。都江堰广场的战略地位为城市再生提供机会,并在使都江堰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努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图片由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提供
注解
①SeeChapter5,AncientSichuanandtheUnificationofChina,byStevenF.SageforacomprehensivediscussionoftheDuijiangyaninceptionandrelationshiptolandreform,endeavorsinwarandagriculture.
②SeeChronologyinLawrenceHalprin:ChangingPlaces
作者简介:
(美)玛丽.帕多瓦(MaryPadua)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在成为全职教授之前,曾在美国加里弗尼亚,香港的政府部门和私人事务所从事景观设计和管理达二十多年。1978年获加州伯
克利大学景观设计学专业学士学位,1984年获加州洛杉矶分校建筑学与城市设计硕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当代景观设计和城市环境中的乡土景观。
译者简介:
刘君/1980年生/女/四川成都人/四川行政管理学院旅游专业毕业/就职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从事翻译与国际联系工作。
参考文献:
[1]Baker,AlanR.H.1992.Introduction:OnIdeologyandLandscape.InAlanR.H.Baker
andGideonBiger,Eds,IdeologyandlandscapeinHistoricalPerspectiv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Fried,Helene1986.LawrenceHalprin:ChangingPlaces.SanFranciscoMuseumofArt,
SanFrancisco 《都江堰广场:一个叙事场所(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