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股市再沐暖风—对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的思考
财政部决定从2001年11月16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2‰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中国股市兴起已有10年,其间股票价格的飚升,曾经使一些人在一夜间暴富;而股票价格的暴跌,又使得一些人折戟沉沙。面对股市的风云变幻,涨跌起伏,广大投资者总结出一个至理名律,就是中国的股市与政策息息相关,此种声音10年来不绝于耳。深沪股市从今年6月开始一路阴跌,上证指数从2200点上方一路跌至10月22日的1520点。其间有不少政策出台和大事发生,主要是出台《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央行推出五大措施力阻资金违规入市、打击证券欺诈,银广夏造假被曝光等。这些政策和大事构成了股市暴跌的三个主要原因。大盘跌至1700点左右时,深圳召开的高交会、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国有股减持中止、我国加入WTO、允许外企在境内发行AB股以及此次印花税的降低等等又为股市带来了阵阵暖风,这些综合影响便构筑了今年的市场底。
一、市场影响:系统工程重整,股市转暖可期
印花税在十年内已有四次变动。业界呼吁降低交易成本,但佣金的下调是券商争夺客户时已经采取的手段,因而印花税的下调才是市场所关注的。有关部门分析指出,印花税下调非但不会减少国税收入,反而会因为对市场的利好刺激使交投活跃,最终增加印花税收入。我们认为,此次调整印花税其实只是市场认同的利好政策,政府不太可能以印花税收入为着眼点调整税率,而是有其他更为重要的意图。我们认为本次政策利好是继10.23停止国有股减持利好后的又一重大政策举措,对股市的意义不在于具体的税率降低幅度有多大,而在它表明,政府此时推出这一政策利好,确认了10·23利好不是孤立的,而是政府支持股市发展,辨证看待中国股市市盈率过高问题的二次确认,年内的大底将由此而确定。我们相信,在国债行情缺乏进一步的利好支持的情况下,年底将至,中国股市在不断走好,机构投资者将纷纷调整国债和股票的仓位。
重整当前一蹶不振的股市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石就能激起千层浪的。印花税降低的政策利好不是孤立的,实际上近期已经有一些迹象显示股市转暖可期。
1、11月5日,三大证券报同时发布由新华社提供的“股票市值大缩水”的文章。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10月,我国股市总市值为4.37万亿元,6月底这一数据为5.36万亿元。流通市值从1.89万亿元下降为1.46万亿元。采取新华社发通稿的形式说明股市市值大幅缩小,虽然文章本身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但仍然可以看到各方不愿意让市值继续缩小的意向。
2、中国证监会发表征求国有股减持方案的通知。显示出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是证监会在国有股减持中占据主导,并且不想延续原先的减持思路,对市场是一个利好;二是证监会的征求意见通知本身表明国有股减持要充分考虑证券市场的意见和投资者的承受能力,这对市场也是个利好。
3、从11月14日开始,全球股市都在回升,美国、香港股市更是大涨。在我国加入WTO的今天,全球股市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鼓舞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4、11月15日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居民储蓄继续增加。10月末居民储蓄存款已经达到7.18万亿元。外围资金不断增加,对证券市场的良好运行是一个实质性的支撑。
股市运行的一个基本特点,是通过持续的无特定对象的买卖活动,从中博取股票价格变动的利益。风险和利益并存、股价的起伏波动、获利和被套的现象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这使得股市成为充满机会的动态过程,使股市有吸引力。当炒得火爆之后,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普遍的投机狂热,会出现价格超常规上涨为基本特征的虚假繁荣;而当跌得惨不忍睹之后,过度的看空预期和普遍的悲观,会出现价格超常规下降为基本特征的虚假萧条。理智的货币持有者相信在这些交易中隐含着他们所预期的收益,无论这种预期多么充满幻想,他们都会纷至沓来地入市交易去谋取合理的利益区域。尽管中国股市十多年来已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中国个人投资者占全国总人口的数量还不到5%。随着个人投资者的逐渐成熟和机构投资者的加盟,以庞大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基础,在近期诸多利好的带动下,将使更多的合规资金取代违规资金从而使股市资金链变粗。
二、意义:促使中国股市走向理性、规范和成熟
在证券市场历史上,股票交易印花税曾被作为重要的市场调控工具使用。在近期股市的低迷行情下,印花税调低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重树市场信心,活跃市场交投。2001年1-3季度,全国税收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2.7%,相比之下,证券交易印花税则因交易量萎缩而锐减,这为印花税税率的下调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且,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股票交易的印花税明显偏高,在加入WTO后证券市场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这为印花税税率的降低留下足够空间。调整印花税,除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之外,有以下重要意义:
第一、与国际证券市场接轨,促使我国证券公司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外资入市将促使我国证券公司在许多方面都要有相应的改变。首先在公司的经营策略方面,由于购并的特点和竞争的加剧,证券公司必须重视经营质量以及投资者的需求,要建立相应的销售部和客户部等服务型功能部门,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其次,需要改变投资策略。外资入市的本质决定了我国证券公司投资策略应该变得更加灵活。再次是对公司经理人的素质要求较高。开放式经济需要公司经理人既要精通各项经营业务,也要对开放式经济可能出现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在操作实践中进行理性投资决策,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此次印花税的降低与随后可期的佣金下调,是入世前夕与初期国内券商应对未来可期与不可期重大挑战的一次预演与准备。第二、做好入世过渡期的文章,及时地系统地重整股市。
从已经公布的内容看,加入WTO,中国需要履行与原有WTO成员在谈判中承诺接受的给外国金融服务及战略提供者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义务,放宽外国金融中介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政策和法律限制,扩大其经营范围。在证券业方面,允许外国机构与中国合资建立从事承销业证券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前者外方最高持股49%,后者可持股33%,合资公司可参与基金管理,可在中国从事证券发行和以外币计价的证券交易。尽管从总体来看,目前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很宽裕,但这些潜在的资金供给能否转化为现实的资金供给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由于国有股减持、规范监管力度加大、扩容抽走资金量及上市公司“造假”行为等压力将影响市场投资主体对后市的信心。市场投资主体信心的减弱就可能使市场资金加速流出。
中国股市的重整与入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此次印花税的降低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及时的出台,将缓和当前证券市场一定的资金压力。
第三、为创业板的推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使股市资金链适度分流。
二板市场主要是解决新兴创业企业在产业化初级阶段筹集资本的问题,为非国有、民营企业的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目前民营经济已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我国共有私营企业一百五十万家,个体工商户三
千一百多万户,从业人员一亿三千万,民营经济的投资比重约占百分之三十五,但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却占百分之六十以上。中国的民营经济要继续发展壮大仍有三个主要障碍: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完善,市场准入方面存在歧视,融资渠道不畅。为了扶持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茁壮成长与应对入世的重大挑战,不少经济界人士提出,我国高科技企业融资时应该免除相应的印花税。
创业板随时有可能推出,创业板的推出会改善目前投资渠道和品种单一的问题,但在推出的短期内会造成主板市场的资金分流,我们相信,印花税降低的政策利好的推出,会进一步活跃当前股市交易,使股市资金链变粗。
第四、有利于切实有效地消除那种把股市当“唐僧肉”都来吃一口的不正之风。
虽然在社会货币资金大循环中流入证券市场的资金量比重仍保持增加的势头,资金流动速度也可能加大,但由于国有股减持、扩容等原因,特别是银广夏、东方电子、麦科特等上市公司“造假”打击市场人气,造成了当前市场严重的信任危机。印花税降低的政策利好的推出,有利于促使投资者不断增强风险意识,重塑科学的投资理念,努力发掘股票真正的内在投资价值,减少乃至消除过度的市场投机行为,平抑股市的大起大落。在市场化进程中,确立起价值投资理念的主导地位,有效维护投资者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股市的规范、稳健、高效和有序运行,促使中国股市从非理性逐步走向理性,从不规范、不成熟逐渐走向规范、成熟。
此外,从长期来看,印花税的调整可以提高我国的财政收入,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创造有利条件。理由是印花税的降低可以促进股市转暖,进一步活跃股市,不断提高交易量,进而弥补税率下降所带来的税收损失。通过股票市场的发展,国家从股票市场获得的财政收入逐年提高,2000年的印花税达到了485.9亿元,占当年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3.83%。另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的分析,证券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已由1996年的1.9%上升到2000年的5.4%。
三、后市展望:空头思维必须改变
由于全球经济下滑、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的不乐观、委托理财损益和新的会计准则的执行等等,众多上市公司的年报业绩同比将会大幅下降。中国证监会加强监管的思路不会改变,但市场对此已经有充分的预期,市场的承受力量已经 《低迷股市再沐暖风—对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