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失误探因
大多数如教授、作家等,本来就是天然的脑力劳动者,而且经过建国后一系列不间断的思想改造劳动,知识分子事实上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因此,“两个剥削阶级”之论纯粹是主观主义的产物。
第二,提出“政治思想上的阶级”概念
毛泽东在1958年11月的武昌会议上说:“消灭阶级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经济剥削的阶级容易消灭,现在我们可以说已经消灭了;另一种是政治思想上的阶级,不易消灭,还没有消灭,这是去年整风中才发现的。”这明显是以相对不稳定的、经常变化的政治思想为标准来划分阶级的,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思想的背离,理论上表现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实践上造成阶级关系的混乱,从而导致政策失误。
“政治思想标准”为“两个剥削阶级”的论断提供了理论根据。被推翻的地主买办阶级,人还在,心不死,时刻梦想复辟;民族资产阶级还在拿定息,还有自己的政党即民主党派;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还是旧的;富裕中农有严重的资本主义倾向;知识分子因家庭出身和所受的教育,其思想感情和世界观同劳动人民格格不入。主要由上述人士组成的“大杂烩”是地道的剥削阶级了。
第三,形成“官僚主义者阶级”和“党内资产阶级”的思想
毛泽东在建国后非常重视官僚主义问题,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不断加重的“忧虑情结”,使毛泽东对官僚主义的认识逐步发生了质的变化,表现在把它与所谓“资产阶级权利”联系在一起。
从1958年1月起,毛泽东屡次批评:干部官气太重; 党政工团和工人农民不是一般劳动者的关系;社会上广泛存在着官架子、等级制度、不以平等待人,靠权力资格吃饭,等等,并认为这都是实行工资制、按劳分配的结果。所以要克服官僚主义,必须首先破除包括工资制、按劳分配在内的一切“资产阶级法权制度”。反映在实践中,就是广泛推行“供给制”、“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等“共产主义政策”。虽然后来迫于严峻的经济形势,暂停各项“破除”措施,但官僚主义问题在毛泽东看来,无疑是更加严重了。1959年底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他首次提出“既得利益集团”的概念,认为官僚主义者必将形成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如果说,毛泽东原来还仅仅把一般意义上的官僚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权利”的表现,到了60年代,则把其视为社会上一切不平等、不合理现象的根源。1964年12月12日,毛泽东批示指出,由“资产阶级权利”不断滋生出来的官僚主义者,就是“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修正主义分子”以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因此,“官僚主义者阶级”也就是“党内资产阶级”。
在官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之所以从正确的思想出发得出错误的结论,根本原因仍在于对阶级范畴的主观理解,是对“政治思想上的阶级”进一步发挥和运用的结果,从而同“两个剥削阶级”一起,成为毛泽东主要矛盾思想的“现实依据”。
(三)对“过渡时期”的错误理解
所谓过渡时期,是指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马克思,特别是列宁对此曾作过明确的说明。
毛泽东对“过渡时期”理解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57年以前是第一阶段。认为,过渡时期就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约15-18年。这个观点与马克思、列宁的思想是一致的,即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作过渡时期结束的标志,因而是正确的。
1957-1962年是第二阶段。1957年7月, 毛泽东在青岛会议上说:过渡时期从现在起,可能还要延长10年到15年,以便解决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1959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他直接引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论述,明确肯定我国“现在就是处在这样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这表明,毛泽东对“过渡时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
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以后是第三阶段,即完全错误阶段。把过渡时期推至实现共产主义之前的“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由上可以看出,毛泽东对“过渡时期”理解的演变过程,同他对主要矛盾判断失误逐步升级的思路即“当前社会”——“社会主义建成以前”——“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是完全一致的。他将过渡时期的下限一再延长,无非是说明阶级斗争仍然是激烈的,是想用“过渡时期”的长期性来论证阶级斗争的长期性,以便为他的主要矛盾思想提供理论依据。
(四)思维方式的僵化和主观抽象地运用辩证法
民主革命时期,阶级斗争观念和阶级分析方法,是毛泽东观察和思
如果说,思维僵化在政治层面上的表现是阶级斗争扩大化,那么,它在哲学层面上的后果就是毛泽东日益主观抽象地运用辩证法,最终导致“斗争哲学”的形成。
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毛泽东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多次强调对立统一规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655.html
因此,“两个剥削阶级”之论纯粹是主观主义的产物。
第二,提出“政治思想上的阶级”概念
毛泽东在1958年11月的武昌会议上说:“消灭阶级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经济剥削的阶级容易消灭,现在我们可以说已经消灭了;另一种是政治思想上的阶级,不易消灭,还没有消灭,这是去年整风中才发现的。”这明显是以相对不稳定的、经常变化的政治思想为标准来划分阶级的,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思想的背离,理论上表现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实践上造成阶级关系的混乱,从而导致政策失误。
“政治思想标准”为“两个剥削阶级”的论断提供了理论根据。被推翻的地主买办阶级,人还在,心不死,时刻梦想复辟;民族资产阶级还在拿定息,还有自己的政党即民主党派;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还是旧的;富裕中农有严重的资本主义倾向;知识分子因家庭出身和所受的教育,其思想感情和世界观同劳动人民格格不入。主要由上述人士组成的“大杂烩”是地道的剥削阶级了。
第三,形成“官僚主义者阶级”和“党内资产阶级”的思想
毛泽东在建国后非常重视官僚主义问题,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不断加重的“忧虑情结”,使毛泽东对官僚主义的认识逐步发生了质的变化,表现在把它与所谓“资产阶级权利”联系在一起。
从1958年1月起,毛泽东屡次批评:干部官气太重; 党政工团和工人农民不是一般劳动者的关系;社会上广泛存在着官架子、等级制度、不以平等待人,靠权力资格吃饭,等等,并认为这都是实行工资制、按劳分配的结果。所以要克服官僚主义,必须首先破除包括工资制、按劳分配在内的一切“资产阶级法权制度”。反映在实践中,就是广泛推行“供给制”、“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等“共产主义政策”。虽然后来迫于严峻的经济形势,暂停各项“破除”措施,但官僚主义问题在毛泽东看来,无疑是更加严重了。1959年底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他首次提出“既得利益集团”的概念,认为官僚主义者必将形成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如果说,毛泽东原来还仅仅把一般意义上的官僚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权利”的表现,到了60年代,则把其视为社会上一切不平等、不合理现象的根源。1964年12月12日,毛泽东批示指出,由“资产阶级权利”不断滋生出来的官僚主义者,就是“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修正主义分子”以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因此,“官僚主义者阶级”也就是“党内资产阶级”。
在官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之所以从正确的思想出发得出错误的结论,根本原因仍在于对阶级范畴的主观理解,是对“政治思想上的阶级”进一步发挥和运用的结果,从而同“两个剥削阶级”一起,成为毛泽东主要矛盾思想的“现实依据”。
(三)对“过渡时期”的错误理解
所谓过渡时期,是指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马克思,特别是列宁对此曾作过明确的说明。
毛泽东对“过渡时期”理解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57年以前是第一阶段。认为,过渡时期就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约15-18年。这个观点与马克思、列宁的思想是一致的,即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作过渡时期结束的标志,因而是正确的。
1957-1962年是第二阶段。1957年7月, 毛泽东在青岛会议上说:过渡时期从现在起,可能还要延长10年到15年,以便解决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1959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他直接引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论述,明确肯定我国“现在就是处在这样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这表明,毛泽东对“过渡时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
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以后是第三阶段,即完全错误阶段。把过渡时期推至实现共产主义之前的“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由上可以看出,毛泽东对“过渡时期”理解的演变过程,同他对主要矛盾判断失误逐步升级的思路即“当前社会”——“社会主义建成以前”——“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是完全一致的。他将过渡时期的下限一再延长,无非是说明阶级斗争仍然是激烈的,是想用“过渡时期”的长期性来论证阶级斗争的长期性,以便为他的主要矛盾思想提供理论依据。
(四)思维方式的僵化和主观抽象地运用辩证法
民主革命时期,阶级斗争观念和阶级分析方法,是毛泽东观察和思
考社会问题的思维框架。斗争的不断胜利进一步强化了这个思维框架,促使毛泽东逐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认知模式。历史证明,这种认知模式在旧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民主革命时期是适用的。但不适用于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已经消灭了的社会主义社会。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其认知模式是只有着眼于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
如果说,思维僵化在政治层面上的表现是阶级斗争扩大化,那么,它在哲学层面上的后果就是毛泽东日益主观抽象地运用辩证法,最终导致“斗争哲学”的形成。
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毛泽东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多次强调对立统一规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失误探因(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