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失误探因
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探究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失误的原因,对于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关于“主要矛盾”范畴的提出
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没有明确把它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加以论述,但他们多次提及要把握“主要的东西”、“主要形式”、“主要环节”等问题。从精神实质上说,这些论述都蕴含着主要矛盾思想,并在实践上指导着他们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斗争。
毛泽东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主要矛盾概念,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他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次要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了。“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302、314、252、47、253页。)。
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它规定着社会的本质,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应该首先或着重加以解决的矛盾。毛泽东指出:“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自然界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注:《毛泽东选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302、314、252、47、253页。)这就是说, 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中去寻找,但首先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寻找。正是基于这个思想,后来毛泽东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所谓“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社会这个有机整体,反映社会的全貌,但这两对矛盾中最重要的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关系呢?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实际上也已作了回答,其大意为:社会基本矛盾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根本矛盾,它规定着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本质,也规定着社会的主要矛盾,而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直接表现(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302、314、252、47、253页。);社会基本矛盾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社会主要矛盾则具有变动性;社会基本矛盾可以有多个(多对),而一定时期内的主要矛盾只能有一个。当然这种区别只是相对的,有时毛泽东也把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当作一个概念来用。
二、毛泽东对民主革命时期主要矛盾的分析和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定
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把上述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新民主主义革的实践,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很久以来就是处在两种剧烈的基本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国之间的矛盾,封建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302、314、252、47、253页。)但在不同历史阶段,这两对矛盾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其具体表现形态也不同,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随着历史过程和阶段的推移,及时而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特定环境下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巧取豪夺。因此,社会的主要矛盾具体表现为人民大众同北洋军阀政府之间的矛盾。以此为根据,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建立民主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因而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刻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指出:窃取了大革命胜利成果的国民党新军阀,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人民遭受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302、314、252、47、253页。)。因此, 主要矛盾就转化为人民大众与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矛盾,党也由此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深入农村,发动贫苦农民,实行红色割据。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革命的形势大大好转了。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这就使得人民大众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政府之间的矛盾降到相对次要地位。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的方针是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322、302、314、252、47、253页。),抗日战争的胜利,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巨大功勋。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反动集团为了达到其继续实行独裁统治的目的,违背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的意愿,悍然发动内战。这样,人民大众与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政府之间的阶级矛盾重新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我党制定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建立最广泛的反蒋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蒋家王朝的覆灭,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建国以后,毛泽东对主要矛盾的认识,既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总的说来,是一个从基本正确逐步走向错误的过程。
在1949年3月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曾经论及建国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他说: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国内的基本矛盾(即主要矛盾——引者注)“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1433页。)。这个论断就过渡时期来说,基本上是正确的,它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等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但是,这个论断仅仅规定了主要矛盾的时间上限即“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而对它的时间下限,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则没有提及。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当时毛泽东对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并不透彻,至少存在着表述上的毛病。这对建国初期党的工作和后来毛泽东在主要矛盾问题上的失误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655.html
一、毛泽东关于“主要矛盾”范畴的提出
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没有明确把它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加以论述,但他们多次提及要把握“主要的东西”、“主要形式”、“主要环节”等问题。从精神实质上说,这些论述都蕴含着主要矛盾思想,并在实践上指导着他们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斗争。
毛泽东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主要矛盾概念,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他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次要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了。“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302、314、252、47、253页。)。
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它规定着社会的本质,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应该首先或着重加以解决的矛盾。毛泽东指出:“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自然界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注:《毛泽东选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302、314、252、47、253页。)这就是说, 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中去寻找,但首先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寻找。正是基于这个思想,后来毛泽东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所谓“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社会这个有机整体,反映社会的全貌,但这两对矛盾中最重要的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关系呢?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实际上也已作了回答,其大意为:社会基本矛盾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根本矛盾,它规定着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本质,也规定着社会的主要矛盾,而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直接表现(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302、314、252、47、253页。);社会基本矛盾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社会主要矛盾则具有变动性;社会基本矛盾可以有多个(多对),而一定时期内的主要矛盾只能有一个。当然这种区别只是相对的,有时毛泽东也把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当作一个概念来用。
二、毛泽东对民主革命时期主要矛盾的分析和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定
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把上述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新民主主义革的实践,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很久以来就是处在两种剧烈的基本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国之间的矛盾,封建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302、314、252、47、253页。)但在不同历史阶段,这两对矛盾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其具体表现形态也不同,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随着历史过程和阶段的推移,及时而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特定环境下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巧取豪夺。因此,社会的主要矛盾具体表现为人民大众同北洋军阀政府之间的矛盾。以此为根据,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建立民主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因而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刻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指出:窃取了大革命胜利成果的国民党新军阀,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人民遭受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302、314、252、47、253页。)。因此, 主要矛盾就转化为人民大众与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矛盾,党也由此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深入农村,发动贫苦农民,实行红色割据。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革命的形势大大好转了。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这就使得人民大众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政府之间的矛盾降到相对次要地位。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的方针是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322、302、314、252、47、253页。),抗日战争的胜利,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巨大功勋。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反动集团为了达到其继续实行独裁统治的目的,违背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的意愿,悍然发动内战。这样,人民大众与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政府之间的阶级矛盾重新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我党制定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建立最广泛的反蒋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蒋家王朝的覆灭,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建国以后,毛泽东对主要矛盾的认识,既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总的说来,是一个从基本正确逐步走向错误的过程。
在1949年3月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曾经论及建国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他说: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国内的基本矛盾(即主要矛盾——引者注)“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1433页。)。这个论断就过渡时期来说,基本上是正确的,它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等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但是,这个论断仅仅规定了主要矛盾的时间上限即“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而对它的时间下限,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则没有提及。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当时毛泽东对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并不透彻,至少存在着表述上的毛病。这对建国初期党的工作和后来毛泽东在主要矛盾问题上的失误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什么?党的八大决议宣布:现在“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注:《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页。)。历史证明:这个论断的基本精神是正确的,是合乎我国实际的。缺点是关于“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提法不准确,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一是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超越了生产力的水平;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很完善了,不存在需要调整和改革的问题了。毛泽东当时是赞成这个决议的,尽管随后他曾多次批评这个论断,但详细考察历史就可发现,他的批评仅限于“有语病”这一类说法。勿庸讳言,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动,毛泽东对“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失误探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