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三个特质
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4](P.86 )他敏锐地观察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尤为关注,强调这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他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3](P.279)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说:“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3](P.377—378)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综合进化的过程,单纯的经济增长将人类社会引向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无论是W·A·刘易斯、J·H·伯克等人的“结构主义发展理论”,还是保罗·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或是萨米尔·阿明的“国际依附理论”以及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等等,都存在着一个假设前提:发展的本质是纯经济过程,是GNP的增长。这一观念的重大缺陷在于,它以物为中心, 在发展实践中指向客体一极,不仅忽视了人作为发展主体的地位,忽视了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而且这一发展观以其“指标体系”和示范效应来宣传“西方中心论”,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并且以西方经济学为蓝本来构建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学者就发展问题进行了跨地域、跨学科研究,于是一种“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1983年,法国经济学家、哲学家F·佩鲁在《新发展观》一书中认为,新的发展观是整体的、 综合的和内生的,经济发展只是手段,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不仅仅是物质需要,还包括与各民族的价值及传统一致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的需要。持综合发展观的未来学家们也提出应“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而变“发展=经济+社会”为“发展=社会+人”。但这里说的“人”还是西方现代化中的“单向度的人”或“经济人”。
近10年来,实验经济学及经济心理学的发展已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假说提出了质疑。他们观察到无论何种流派的观点,对经济主体的行为描述都未能跳出利益最大化假设的框框。然而人的行为是复杂的,人们掌握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一时段内总是有限的;需求是多层次、多向度的,人的价值也应该是多维度的,既包含市场价值,也包含人文价值。因此,人们实际经济行为在许多场合下并非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这就相应地应该用非最优化方法来描述和分析更为普遍、更加复杂的非完全理性行为。这无疑是发展理论的一个进展。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也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强调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经济发展必须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并推动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趋向公平、合理。但同时他又强调,人还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他不仅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而且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一发展理论的命题,都特别强调了“第一生产力”中和实现四化的关键因素——人、人的素质。1986年4月19日, 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知名人士时谈到:“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5](P.350)同年11月,他进一步对这种人作了质的规定:“过去我们打败国民党用美国装备武装起来的几百万现代化军队,就靠这一条。那时我们没有飞机,没有大炮,主要是靠人。所以我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3](P.190)他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3](P.205)“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3](P.111)这些论述不仅抓住了发展的关键,而且也深刻地揭示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发展的最终目的。这里所提到的现代化的人、人才等等,都是全新的概念,从而赋予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以新的特质。它发挥了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汲取了毛泽东当年在写《农业合作化高潮》一书按语时论述的“新人”的合理因素。可见,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不仅描画了中国21世纪的发展蓝图,而且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把人的现代化即培育“四有”新人提升为发展的本质。这一理论创新,是对只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发展观的否定,也是对西方现代化中“单向度的人”或“经济人”的超越,从而使我们能够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路。
[1]萨缪尔逊,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380.
[2]杨耕.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中的两个里程碑[J].教学与研究,1999(10):6.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1.
[5]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84.
[6]苏星.新中国经济史[M ]. 北京: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394—455.
[7]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75.
[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656.html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综合进化的过程,单纯的经济增长将人类社会引向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无论是W·A·刘易斯、J·H·伯克等人的“结构主义发展理论”,还是保罗·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或是萨米尔·阿明的“国际依附理论”以及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等等,都存在着一个假设前提:发展的本质是纯经济过程,是GNP的增长。这一观念的重大缺陷在于,它以物为中心, 在发展实践中指向客体一极,不仅忽视了人作为发展主体的地位,忽视了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而且这一发展观以其“指标体系”和示范效应来宣传“西方中心论”,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并且以西方经济学为蓝本来构建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学者就发展问题进行了跨地域、跨学科研究,于是一种“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1983年,法国经济学家、哲学家F·佩鲁在《新发展观》一书中认为,新的发展观是整体的、 综合的和内生的,经济发展只是手段,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不仅仅是物质需要,还包括与各民族的价值及传统一致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的需要。持综合发展观的未来学家们也提出应“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而变“发展=经济+社会”为“发展=社会+人”。但这里说的“人”还是西方现代化中的“单向度的人”或“经济人”。
近10年来,实验经济学及经济心理学的发展已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假说提出了质疑。他们观察到无论何种流派的观点,对经济主体的行为描述都未能跳出利益最大化假设的框框。然而人的行为是复杂的,人们掌握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一时段内总是有限的;需求是多层次、多向度的,人的价值也应该是多维度的,既包含市场价值,也包含人文价值。因此,人们实际经济行为在许多场合下并非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这就相应地应该用非最优化方法来描述和分析更为普遍、更加复杂的非完全理性行为。这无疑是发展理论的一个进展。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也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强调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经济发展必须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并推动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趋向公平、合理。但同时他又强调,人还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他不仅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而且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一发展理论的命题,都特别强调了“第一生产力”中和实现四化的关键因素——人、人的素质。1986年4月19日, 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知名人士时谈到:“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5](P.350)同年11月,他进一步对这种人作了质的规定:“过去我们打败国民党用美国装备武装起来的几百万现代化军队,就靠这一条。那时我们没有飞机,没有大炮,主要是靠人。所以我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3](P.190)他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3](P.205)“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3](P.111)这些论述不仅抓住了发展的关键,而且也深刻地揭示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发展的最终目的。这里所提到的现代化的人、人才等等,都是全新的概念,从而赋予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以新的特质。它发挥了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汲取了毛泽东当年在写《农业合作化高潮》一书按语时论述的“新人”的合理因素。可见,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不仅描画了中国21世纪的发展蓝图,而且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把人的现代化即培育“四有”新人提升为发展的本质。这一理论创新,是对只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发展观的否定,也是对西方现代化中“单向度的人”或“经济人”的超越,从而使我们能够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萨缪尔逊,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380.
[2]杨耕.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中的两个里程碑[J].教学与研究,1999(10):6.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1.
[5]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84.
[6]苏星.新中国经济史[M ]. 北京: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394—455.
[7]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75.
[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论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三个特质(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