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评论论文 >> 正文

道德文章兼备为人治学俱佳——为祝贺张炼强先生八十华诞而作


的较大指导共有四次。第一次是2001年.读了我第一部著作《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之后,他写下22条札记,约15000言;第二次是2006年,读了我《重振学科的根本举措在于改善学术研究》论文初稿之后,他写了33处眉批,以及一段以附页形式阐述的总结性意见,共计4683字;第三次是2008年,读了我《关于修辞理论的深度思考》论文初稿,他留下了9处眉批,共计838字;第四次是2010年,读了我《追思黎翁贡献试论语音衔接》论文初稿,写下了9条意见,l条“又及”,共计2609字。张先生在札记、眉批和意见中,有时会写下热情洋溢的鼓励文字。不过张先生是个实在人,总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该说什么说什么。例如他为拙著《思考》写下的札记,就是除了鼓励还有补充、建议以及质疑。其中鼓励12处,补充3处,建议4处,质疑8处。张先生审稿时写下的文字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量,例如,他在我质疑泛修辞论的话语旁写下了这样文字:
  
  多中心势必导致无中心,大范围可以导到无范围,一种科学或学科与其他科学、学科区分,在于其有别于其他科学、学科的最本质的属性,研究者的智慧在于排除非本质的、甚至是无关的特征而显示其主要的本质特征。在我质疑无限拔高‘修辞立其诚”做法的段落旁发表了下列议论:
  
  如果我们把“立诚”视为修辞原则之一,并对“立诚”做出具体分析,不做简单化理解,或许可以得到认可。但视为“决定性原则”,则我不敢苟同了。古人说“不诚无物”,把“诚”夸大到极点,是唯心论观点,当然不可取。如果认为“不诚无修辞”,则虽非唯心论观点,但不可取。这些论析堪称人木三分、力透纸背。与张先生结识之初,一因为彼此不甚熟悉,张先生审阅稿件不免时有高抬贵手的情况。随着彼此相知日深,张先生则不再客套,到最后则一般都是质疑多肯定少。其实我请张先生审稿,就是想听批评。他指出稿件中的毛病,使你认识到不足,从而知道如何修改如何完善,这不是好事吗?我之所以认定张先生是个待人以诚、值得信赖的师长,是个提携后学、诲人不倦的前辈,就是因为他发现我稿件中的问题,总是直言不讳指出。
  
  我很早就打算写一篇评介张先生的文章,为自己,为学界。因为我总想把自己对于张先生的崇敬和感激形诸文字,总觉得如果修辞学界更多地了解张先生,见贤思齐,会风、学风、文风一定会大有长进。可是因为实在忙得不可开交,这心愿拖至今日才了却。张先生的著作文章我几乎都读过,但从未像这次因为要写评介而读得这样细这样深。再次细读深读的过程不仅是促使自己更为深入思考修辞学各种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帮助自己更为深入了解张先生学术思想和为人品格的过程,因而无论从何种角度讲这都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收获甚丰,我要为此感谢张先生,我所敬重的张炼强先生。
  
  注释:
  
  [1]季羡林:《季羡林先生的发言》,载《朱德熙先生纪念文集》第30页,[北京]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
  
  [2][3][5][6][7]张炼强:《修辞》第1、20、27、2l、22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张炼强:《修辞基本知识》第21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8][9]张炼强:《汉语修辞现象的认知考察》,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IO]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第133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Il]张炼强:《修辞论稿》.[北京]人民教育w版社2000年版。
  
  [12]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张炼强:《汉语修辞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
  
  [14][39]张炼强:《修辞现象的认知考察:从象似性和激活看名词活用为动词》,载《语言》(第2卷)第189—208、207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张炼强:《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理据》,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6]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载《戴震集》第18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张炼强:《修辞论稿》第374-387、382、375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陈林森:《我在北京(九)之探望老教授》[EB/OL].据http//www.hokee.net/newrirclemodule/artic,le_viewEntry.do?id=2355165&circleld=101762.
  
  [19]笔者曾就以上说法求证于张先生,张先生更正说自己写两三万字的稿件通常要做一万张卡片。
  
  [20]张炼强:《人称代词的变换》,载《中国语文》1982年第3期。
  
  [21]张炼强:《同语复用固定结构及其修辞分析》,载aE京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22]张炼强:《羡余信息和修辞》,载《语文研究>1990年第2期。
  
  [23]张炼强:《试说以‘讨”或‘韵时候”煞尾的假设从句》,载《中国语文》1990年第3期。
  
  [26]宗廷虎:《第一部系统探讨逻辑理据的专著:读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载《修辞学习》1994年第5期。
  
  [27]张炼强:《表达的需要对汉语某些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载《语法研究和探索》(第三集)第313-32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8]张炼强:《崽多字少”说略》,载《营口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
  
  [29]张炼强:《时空的表达和修辞》,载《修辞学习>1991年第4期。
  
  [30]张炼强:《假设从句后置的条件》,载《逻辑与语言学习》1992年第1-2期。
  
  [31]张炼强:《由某些语法结构提供修辞资源论析》,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32]王希杰:《关于“名词活用”的谈话》,载《语言》(第4卷)第330-333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道德文章兼备为人治学俱佳——为祝贺张炼强先生八十华诞而作(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68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评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