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提供虚拟匿名交往,有其技术上的根源。其中尤为重要的技术有:TCP/IP协议,WWW,Telnet,FTP,E-mail,新闻组,BBS,IRC,MUDs和加密技术等。
TCP/I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互联协议,是互联网实现不同网络互联的统一标准,也是互联网所采用的数据交换协议的统称。TCP/IP协议采用包交换技术。所谓包交换主要指在通信网络中将信息分割成若干信息包传送。每一个信息包就像一封信,其中有要传送的信息和需要送达的目的地址,此外还有一个代表这个包在整个信息流中的位置的号码。任何包如果丢失或阻塞,可以重新发送。当所有的包都抵达目的地时,它们又会重组还原为完整的信息。TCP/IP协议赋予每一台联网计算机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址,任何计算机只要采用该协议与互联网中的任一主机通信,都可以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无中心和用户驱动的"网际网路"。所谓开放,即互联网允许任何局域网和计算机的加入,完全不受地域、身份等因素的制约。所谓无中心,是指互联网采用网络整体传播方式而非中心辐射式线路传播,这又进一步使得互联网实行分散化管理和自律管理。所谓用户驱动,是指互联网关键在于用户的共同建构,互联网的价值来自用户的规模,著名?梅特卡夫定律"声称:"网络价值=上网人数的平方"。这些特点使权威机构对互联网的严格控制难以实施。
WWW即万维网。万维网首先是一种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交互式自动信息查询系统,用户作为客户方,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浏览器软件,该软件就会根据用户的查询条件自动地到各地的万维网服务器上查找信息。其次,万维网使用超文本(hypertext)格式显示信息。所谓超文本格式就是将文字、表格、声音、图象甚至影象等多媒体信息组合起来,并在有关联的信息之间建立联想式的多媒体超级链接(multimedia hyperlinks)。这样,每一个进入万维网的人打开任一网页,也就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虚拟超文本网络空间,通过搜索和链接行走其中。
Telnet,FTP,E-mail,新闻组,BBS,IRC,MUDs提供了诸多网际通信和交往形式。Telnet即远程登录,用户利用这一服务可以登录远程计算机。FTP即文件传输协议,利用相关软件可在互联网上传输任何文件。E-mail 即普通人熟知的电子邮件,由于可以随意地化名免费申请这项服务,电子邮件一方面如同一种传输速度极高的传统邮件,能便捷地传送信息,另一方面显然支持匿名通信。新闻组又称邮件组,是一些关于某个主题的公开邮件系统,参与者可以发表意见,同时也能够接受新闻组中其他成员发表的意见。这是一种多对多的非实时交往方式,有些新闻组有信息把关人,但许多是无控制的,一切都由参与者决定。BBS即电子公告牌,是网上的非实时匿名公共留言区,是自由言论的场所,虽一般设有信息把关人,但恐打击参与者的积极性,很少采取强制删除行动。IRC即网络聊天系统,其实质就是实时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匿名交谈。MUDs即"多用户地牢",起初是一种实时的在线多人虚幻角色扮演游戏,后又有许多演变为各种社会论坛19。
加密技术对于保护隐私和信息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一般的加密措施由共用密匙和个人密匙组成,当我们向某人发送信息时,可以用他的共用密匙对内容加密,他本人收到信息后再用他的个人密匙解密。使用高位密匙(如128位)者可以完全免于各种形式的监视,这引起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不安。他们所主张的解决办法有二:一是限定密匙长度,使之在必要时易于破译,二是使用密匙者向第三方提供一套密匙,必要时安全部门可以获得这套密匙。
4.网络文化及其研究
网络文化已经发展为一种重要的亚文化形式,是理解网络空间的重要语境。在此,我们先叙说网络文化现象,再简介网络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资源。
网络文化缘起于黑客文化和吉布森等人的赛博朋克科幻小说。黑客最初是一群无组织的编程迷。大约在1959年左右,MIT就出现了第一批黑客,还提出了所谓"黑客伦理":反对集权和权威主义,强调人们拥有绝对的信息自由和使用计算机的权利,主张利用计算机过上更好的生活20。1970后随着微机的出现,黑客多为通过个人计算机和联网入侵和破坏计算机与网络的个人,黑客文化被视为反文化。在吉布森等人的科幻小说中,赛博朋克、电子人(Cyborg)和能够形成交感幻觉的网络空间等假想物本用于反讽信息技术的发展,但却对网络空间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网络文化的内涵早已超越了黑客文化和科幻小说中的赛博朋克的范畴,发展为一种与计算机媒介通信和在线交流相关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不仅包括与网际行为有关的规范、习俗、礼仪和特殊的语言符号形式,还包括网际欺诈(flaming)、信息滥发(spamming)、网上狂言(ranting)等现象。随着网民的增多,网际逐渐形成社会连接感,网络社会学和网络文化的研究者提出了网络社区/社群21(comm
网络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主要有二:媒介文化理论和后现代文化理论。
从媒介文化的角度来看,网络是麦克卢汉意义上的电子媒介的最新形式,是一种具有全方位整合力的媒介。在麦克卢汉等媒介文化研究者看来,媒介即讯息,新媒介就是主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新延伸,并将媒介的历史划分为部落文化阶段的口头传播,古登堡阶段或个人化阶段的印刷媒介以及新部落文化阶段或电子文化阶段的电子媒介27。循此进路,美国学者波斯特(Mark Poster)认为,"历史可能按符号交换情形中的结构变化被区分为不同时期"28,由此提出了与生产方式类似的概念"信息方式",并将信息方式分为符号互应(symbolic correspondences)的口头传播阶段、意符再现(representation of signs)的印刷传播阶段和信息模拟(informational simulations)的电子传播阶段。但是,波斯特所关注者,不再是进步主义意义上的历史发展阶段29,而是主体如何通过信息方式在交往行动和交往结构中被构成。他不再从麦克卢汉的"人的延伸"的理路,仅将网络的出现视为主体的感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而是进一步将阐示的对象聚焦于主体本身:当身体不再有效地限制主体的位置时,持续的不稳定性使自我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因此,波斯特认为,网络等所带来的是以双向去中心化的交流为特征的第二媒介时代30。另一些媒介文化研究者则直接关注网络空间本身。Strate指出网络空间意味着类推式(如音像等)和数字式通信方式将大行其道31。而Meyrowitz的"媒介生态"(media ecology )理论则 《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707.html
TCP/I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互联协议,是互联网实现不同网络互联的统一标准,也是互联网所采用的数据交换协议的统称。TCP/IP协议采用包交换技术。所谓包交换主要指在通信网络中将信息分割成若干信息包传送。每一个信息包就像一封信,其中有要传送的信息和需要送达的目的地址,此外还有一个代表这个包在整个信息流中的位置的号码。任何包如果丢失或阻塞,可以重新发送。当所有的包都抵达目的地时,它们又会重组还原为完整的信息。TCP/IP协议赋予每一台联网计算机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址,任何计算机只要采用该协议与互联网中的任一主机通信,都可以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无中心和用户驱动的"网际网路"。所谓开放,即互联网允许任何局域网和计算机的加入,完全不受地域、身份等因素的制约。所谓无中心,是指互联网采用网络整体传播方式而非中心辐射式线路传播,这又进一步使得互联网实行分散化管理和自律管理。所谓用户驱动,是指互联网关键在于用户的共同建构,互联网的价值来自用户的规模,著名?梅特卡夫定律"声称:"网络价值=上网人数的平方"。这些特点使权威机构对互联网的严格控制难以实施。
WWW即万维网。万维网首先是一种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交互式自动信息查询系统,用户作为客户方,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浏览器软件,该软件就会根据用户的查询条件自动地到各地的万维网服务器上查找信息。其次,万维网使用超文本(hypertext)格式显示信息。所谓超文本格式就是将文字、表格、声音、图象甚至影象等多媒体信息组合起来,并在有关联的信息之间建立联想式的多媒体超级链接(multimedia hyperlinks)。这样,每一个进入万维网的人打开任一网页,也就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虚拟超文本网络空间,通过搜索和链接行走其中。
Telnet,FTP,E-mail,新闻组,BBS,IRC,MUDs提供了诸多网际通信和交往形式。Telnet即远程登录,用户利用这一服务可以登录远程计算机。FTP即文件传输协议,利用相关软件可在互联网上传输任何文件。E-mail 即普通人熟知的电子邮件,由于可以随意地化名免费申请这项服务,电子邮件一方面如同一种传输速度极高的传统邮件,能便捷地传送信息,另一方面显然支持匿名通信。新闻组又称邮件组,是一些关于某个主题的公开邮件系统,参与者可以发表意见,同时也能够接受新闻组中其他成员发表的意见。这是一种多对多的非实时交往方式,有些新闻组有信息把关人,但许多是无控制的,一切都由参与者决定。BBS即电子公告牌,是网上的非实时匿名公共留言区,是自由言论的场所,虽一般设有信息把关人,但恐打击参与者的积极性,很少采取强制删除行动。IRC即网络聊天系统,其实质就是实时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匿名交谈。MUDs即"多用户地牢",起初是一种实时的在线多人虚幻角色扮演游戏,后又有许多演变为各种社会论坛19。
加密技术对于保护隐私和信息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一般的加密措施由共用密匙和个人密匙组成,当我们向某人发送信息时,可以用他的共用密匙对内容加密,他本人收到信息后再用他的个人密匙解密。使用高位密匙(如128位)者可以完全免于各种形式的监视,这引起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不安。他们所主张的解决办法有二:一是限定密匙长度,使之在必要时易于破译,二是使用密匙者向第三方提供一套密匙,必要时安全部门可以获得这套密匙。
4.网络文化及其研究
网络文化已经发展为一种重要的亚文化形式,是理解网络空间的重要语境。在此,我们先叙说网络文化现象,再简介网络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资源。
网络文化缘起于黑客文化和吉布森等人的赛博朋克科幻小说。黑客最初是一群无组织的编程迷。大约在1959年左右,MIT就出现了第一批黑客,还提出了所谓"黑客伦理":反对集权和权威主义,强调人们拥有绝对的信息自由和使用计算机的权利,主张利用计算机过上更好的生活20。1970后随着微机的出现,黑客多为通过个人计算机和联网入侵和破坏计算机与网络的个人,黑客文化被视为反文化。在吉布森等人的科幻小说中,赛博朋克、电子人(Cyborg)和能够形成交感幻觉的网络空间等假想物本用于反讽信息技术的发展,但却对网络空间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网络文化的内涵早已超越了黑客文化和科幻小说中的赛博朋克的范畴,发展为一种与计算机媒介通信和在线交流相关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不仅包括与网际行为有关的规范、习俗、礼仪和特殊的语言符号形式,还包括网际欺诈(flaming)、信息滥发(spamming)、网上狂言(ranting)等现象。随着网民的增多,网际逐渐形成社会连接感,网络社会学和网络文化的研究者提出了网络社区/社群21(comm
unities in cyberspace)的概念,并认为存在交易的网络社区、旨趣的网络社区、交际的网络社区和幻想的网络社区等四种网络社区22。虚拟社区/社群(virtual Community)23、电子村(electronic village)24、网际社会(cybersociety)25等概念因此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也出现了前卫和反文化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中既有前卫的黑客、虚拟实在的迷恋者和"网虫",也有吸毒和吸食致幻剂者、神秘主义者、网络性爱者、邪教与政治狂热分子。因此有人将与此相关的网上社区称为"网络溺河"(Cyberia)26。
网络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主要有二:媒介文化理论和后现代文化理论。
从媒介文化的角度来看,网络是麦克卢汉意义上的电子媒介的最新形式,是一种具有全方位整合力的媒介。在麦克卢汉等媒介文化研究者看来,媒介即讯息,新媒介就是主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新延伸,并将媒介的历史划分为部落文化阶段的口头传播,古登堡阶段或个人化阶段的印刷媒介以及新部落文化阶段或电子文化阶段的电子媒介27。循此进路,美国学者波斯特(Mark Poster)认为,"历史可能按符号交换情形中的结构变化被区分为不同时期"28,由此提出了与生产方式类似的概念"信息方式",并将信息方式分为符号互应(symbolic correspondences)的口头传播阶段、意符再现(representation of signs)的印刷传播阶段和信息模拟(informational simulations)的电子传播阶段。但是,波斯特所关注者,不再是进步主义意义上的历史发展阶段29,而是主体如何通过信息方式在交往行动和交往结构中被构成。他不再从麦克卢汉的"人的延伸"的理路,仅将网络的出现视为主体的感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而是进一步将阐示的对象聚焦于主体本身:当身体不再有效地限制主体的位置时,持续的不稳定性使自我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因此,波斯特认为,网络等所带来的是以双向去中心化的交流为特征的第二媒介时代30。另一些媒介文化研究者则直接关注网络空间本身。Strate指出网络空间意味着类推式(如音像等)和数字式通信方式将大行其道31。而Meyrowitz的"媒介生态"(media ecology )理论则 《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