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评论论文 >> 正文

李睟光《芝峰类说》解王维诗析评


学,与父亲都做过中书舍人,故杜诗结句之妙乃在此。李睟光论得甚有深度,到了后来赵殿成才发表“结句俱用凤池事,惟老杜独别,此其妙处不容掩者也”的议论,已与李氏相隔百多年。
总之,李睟光评语可取处有三:一,四首《早朝》诗的确有优点有微疵,难分高下;二,李氏对诸诗评语有超越前人处,如对岑诗写景未衬合处,对贾作首句之称赏及“剑佩”一联结构松散之见,以及指出四诗归结“凤池”之妙和杜诗以“凤毛”结句最妙等,都是前人所未道。三,李氏评王维诗衣色字略多,虽未摆脱顾磷及胡应麟的影响,惟他对王作只有此点批评,足见他对王维诗甚为称赏。四、论王维诗风李睟光论及王维诗风时谓:
王维诗日:“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又“人家在仙掌,云气欲生衣。”孟浩然诗:“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皆佳,而不载本集,可惜。孟诗主于恬淡,而读王维“云气生衣”之句,令人飘飘有凌云想。(316—317)
“轻阴”四句乃王维《书事》诗,“人家”二句是残句,李睟光认为两者都是王维诗,其说来自杨慎的《诗话补遗》。本文采用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前言》说法,暂不以此二句为王维作。李睟光谓:“读王维‘云气生衣’之句,令人飘飘有凌云想。”暂勿论此二句是否王维作,“令人飘飘有凌云想”确是王维诗(尤其是绝句)的特色。观其《书事》一诗:小雨已停止,天色微阴;深院之门,白日也懒去开启;且看经小雨滋润的青苔,光泽亮丽,绿色映满衣襟,似欲上人衣而来。写绿意充满生机,形象鲜明,余味无穷,诚如洪觉范《天厨禁脔》所云:“含有不尽之意,子由所谓不带声色者也。”李氏评语当指此意。 五、论王维诗对后人影响 《芝峰类说》中也曾将王维诗与宋诗和高丽 诗作比较:
王维诗:“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宋唐子西云:“桂玉黄金尽,风尘白发新。”高丽郑圃隐效之日:“游说黄金尽,思归白发生。”此二诗皆不及王维为有味,乃优劣之辨也。
王维句出自<送丘为落第归江东》,原诗日:“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李睟光引两诗作比较,一为宋人唐庚(字子西,1069 -1120)的《次韵强幼安冬日旅舍》:“残岁无多日,此身犹旅人。客情安枕少,天色举杯频。桂玉黄金尽,风尘白发新。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另一首是高丽人郑梦周(号圃隐,1337-1392)的《旅怀》:.“水国春光动,天涯客未行。草连千里绿,月共故乡明。游说黄金尽,思归白发生。男儿四方志,不独为功名。”
以唐、郑诗与王维诗比较,确如李氏所言,当以王诗为胜。王诗“为客黄金尽”一句用苏秦说秦王典,《战国策》云:“(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诗句谓丘为作客京师,黄金(盘缠)已用尽,但如苏秦一样,其说不行,丘为不能登第。但此句之妙在于含有预祝丘为再接再厉而高中之意,因为苏秦后来是成功的,其说得行。这就是李氏说王诗有余味之意。王诗下句“还家白发新”,谓丘为未能中进士,失意颓唐,加上饱历逆旅之苦,故新生白发,同时此句也指出丘为留京时间不短。自首联“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可知,“柳条春”指第二年春天已到,这说明丘为已两次下第,因为唐代进士试在每年正月初春,二三月间放榜,常有举子落第后不即归乡,留待明年再试。证之历史,《唐才子传》日:“为,嘉兴人。初累举不第,归山读书数年。天宝初,刘单榜进土。”丘为确是累举不第后才中举,长年不第,不得已作还家之计,亦不免白发增生。故此二句其情甚深。就全诗而言,首三句写落第,第四句转入写归及引出落拓之貌,五六句写丘为只身返江东,最后写王维自身,谓可惜自己不能如孔融荐祢衡般推荐丘为。可见,李氏说“为客”联“有味”,除上述用苏秦典之深远喻义(包括丘为下第而盘缠用尽、王维对他再接再厉的祝愿、白发新生、久客京师、多次下第等)之外,亦在于此联接上联之“不得意”,开下联之“归”,章法井然,作者之“怜”及丘为之“不得意”的情感贯穿全篇,余味盎然。
再看唐庚的“桂玉黄金尽,风尘白发新”。前句“桂玉”是“桂玉之地”的简称,指京师,谓在京师盘缠已用尽;后句“风尘”指行旅之苦,谓奔波在外而致白发新生。此诗写年纪老迈,异乡人在京师作客、孤独之苦,情感虽真而限于个人,且“说不行”之意不显,未够王维“为客”句情深;且整联亦未如王诗般以“为客”接上,“还家”连下,故稍欠浑成;加上王诗在前,唐作受其影响而新意无多,故被李睟光评为不及王句有味。至于郑梦周“游说黄金尽,思归白发生”一联,更等而下之。此联上句直用苏秦典,“游说”二字欠精炼,盖“黄金尽”已含“游说”意,因游说而致盘缠用尽,因思归而白发生出,用词亦过于直露。“白发生”亦不及“白发新”意义丰富,盖前者只谓白发生出;而后者是白发新近生出。加上全诗只是写旅居日本未返的思家之感,为一般抒怀,比不上唐庚客老他乡之情深,更比不上王维怜悯挚友不得意又爱莫能助之有味。李氏以是否“有味”(余味情深)作为评三诗优劣的标准,其说甚稳。
王维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模仿其诗或点化其句者甚多,但李睟光对宋人黄庭坚点化王维句的做法甚为不满,认为是“不成语”:
王维诗:“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山谷用之日:“幄中已断匈奴臂,军前更饮月支头。”只换“幄中”“军前”四字,而优劣判矣。山谷诗又日:“归鞍悬月支。”则尤不成语矣。
王诗出自《燕支行》,李睟光谓黄庭坚诗句中只换“幄中”、“军前”四字,而优劣已定,观李氏此条末句“尤不成语”四字可知,“优劣判矣”当指王诗优而山谷诗劣。山谷此诗出自《和游景叔月报三捷》,他刻意将王句点化,将“拔剑”改成“幄中”,将“归鞍”改成“军前”,其意应是:在军帐中已能断匈奴之臂,在军前对着将士以月支头颅饮酒。其目的是强调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英明,及加强杀敌立功、炫耀战功的效果。但在幄中而断匈奴之臂较费解,况且前文用“幄中”,读者自会期待下文是识破敌方计谋之类,接敌人身体部位,实在不自然。
反观王维原句,“拔剑”已断匈奴之臂,鲜明地写出杀敌之快乃在电光火石间,突出将士骁勇,盖拔剑确能断匈奴臂,与幄中断人臂之费解不同,运词自然,胜于山谷点化。至于王维下句“归鞍共饮”亦胜过山谷的“军前更饮”,盖后者只是强调个人英勇形象,前者则既道出杀敌速度快,瞬间已回到马上,也勾勒出与同袍共庆胜利之兴奋形象,再看山谷另一个点化的例子,其《次韵奉送公定》有诗句谓“胜箭洗蹀血,归鞍悬月支”,以“月支”借指“月支头”,但“月支”是国名或民族名,不宜

《李睟光《芝峰类说》解王维诗析评(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72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评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