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时政专栏 >> 三个代表 >> 正文

“三个代表”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


  江泽民同志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论断,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工作,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一、“三个代表”为党史研究指出了新方向
研究自身的历史,这是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的重要课题,是作为党的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提出的。1942年3月, 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曾经作过《如何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注:《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页。)。 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对党的历史进行研究和总结,他指出:“接受历史教训,是为了今后的工作”(注:《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1943年2月20日),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69页。)。“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注:曾庆红:《科学总结党史,服务全党工作大局》,《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2000年第一期,第1页。), 懂得些中国历史和党的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7—358页。)。他特别强调,不管受到任何压力都要头脑清醒,不要否定自己正确的东西。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研究党史、总结党史经验的思想,得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结论。它告诉我们研究党史不但要搞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还要搞清“三个代表”在特定时期的内容和对其实践的历史过程,以揭示党史发展规律,明确党的建设之方针。因此,“三个代表”是研究党史的根本。我们研究党史只有抓住它,才能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才能坚持自己正确的东西。所以可以说“三个代表”的提出,是江泽民同志对《如何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新发展、新概括,为我们研究党史指出了新的方向。
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先进阶级,都曾体现过、实践过;但能始终坚持的,只有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凡是对社会发展起过推动作用的阶级和政党,在其取得统治权力以前和取得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也都曾代表过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过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过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它们是生气勃勃的,是革命者,是先进者,是真才。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它们的对立面,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步壮大,并同它们进行斗争,越来越厉害,它们就逐步向反面转化,化为反动派,化为落后的人们,化为纸老虎,终究被或者将被人民所推翻”(注: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一文的题注,《毛泽东选集》1—4卷合订本,1968年版,第1087页。)。以国共两党的合作史而论,国民党的创始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革命的象征。他的一批忠诚革命之信徒大都集中于国民党内,他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依靠中国共产党帮助,改组的国民党在当时中国社会上是有威信的。其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奋斗纲领相一致,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曾经顺应了“三个代表”的要求,所以两党合作,发动了中国国内第一次大革命。但不久,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孙中山的革命学说,和中国共产党分裂。从此,这个党完全背离了“三个代表”的要求,执行了一条“卖国、独裁、内战”三为一体的反动政策,直接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最终为继续坚持“三个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所推翻。纵观中国和外国的历史,奴隶社会末期的封建地主阶级,封建社会末期的资产阶级,在一定的时期内虽然也曾是“三个代表”的积极倡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但其阶级局限性决定他们不可能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他们不过都是历史上匆匆来去的过客而已。这就说明,不是任何阶级和政党都能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
再从苏联共产党的发展来看,在列宁、斯大林时期,布尔什维克党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所以开创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之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创立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虽然对科学社会主义有许多曲解,但从性质上还是社会主义的。这一模式从根本来说是基本符合“三个代表”思想的,它在苏联迅速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以及打败希特勒法西斯的斗争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在改革过程中,苏联出现了现代修正主义,他们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背离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在西方压力下,头脑不清醒,连自己正确的东西都否定了”(注:刘华秋:《指导新时期对外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体会》,2000年7月13日人民日报第9版。),把“改革”变成了“改向”,把“突破”旧模式变成了“彻底摧毁”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否定十月革命的道路。随着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得手,便招致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个教训说明,即便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如果背离“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是会走向反面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三个代表”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生命,是无产阶级走向胜利的唯一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而发展壮大的历史。她在每个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它的每一步行动,都是为了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包括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文化史、统一战线史,以及自身建设史,包括思想史、组织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都是围绕“三个代表”这个根本的。因此,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也必须紧紧围绕“三个代表”来研究。这样,就能挖掘深度,具有高度,就能找到党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坚持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就能提高加强党的建设的自觉性,使我们党永葆革命青春,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总之,“三个代表”是党史研究的中心,党史研究的灵魂。中国共产党坚持“三个代表”的方向,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近80年的里程,其道路虽坎坷而曲折,但其方向是正确的,成就是伟大的,无愧于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我们如果偏离“三个代表”去研究党史,用神来之笔任意涂抹,那给后人留下的将不是资政育人的传信史书,而是一部真中有假虚实难分的演义。弄不好就会被人拿来否定党的全部历史,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三个代表”为党史资政育人功能提出了新要求
存史、资政、育人,是党史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资政是指用历史经验来指导目前和今后的工作,以利于掌握革命和建设的客观规律,“使工作做的更好,更有进步”。(注:《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400页。)育人是用党的光辉业绩,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激励当代,昭示后人,使我们的事业代代相传,永不变色。 《“三个代表”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78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三个代表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