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政治理论论文 >> 正文

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


进水平作出发点”。⑧他严厉批评那种把引进世界先进成果看作“洋奴哲学”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是“最愚蠢的”。因为一切先进成果都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就是资产阶级也懂得这个起码的常识,世界上先进的东西它都引进。因此,他要求我们“不管那些‘洋奴哲学’的帽子”,实行‘拿来主义’”。⑨可以说,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文化,是邓小平开放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并且正是由于这个基本观点,对我们从思维方式上转变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朋胆开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提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从总结自身的历史经验上为中国的开放提供了依据。  
中国在历史上有过对外开放、经济繁荣的辉煌时期。但到了近代,当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工业革命,开拓世界市场,并称霸整个世界时,中国古老的文明就开始衰落了。自明代以后,中国又走向了闭关自守。邓小平在总结这一段历史时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⑩他说,如果从明朝时期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200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11]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我们还是实行了对外开放,不过那时只能是对前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关起门来,成就也有一些,总的说没有多大发展。其原因,一是人家封锁我们,迫使我们处在孤立隔绝状态;二是在“左”的思想的指导下,把闭关自守看成是独立自主,把对外开放看成是崇洋媚外;三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按计划生产和分配,不需要市场竞争,生产不按国际惯例进行,不遵守市场规则,也无法打进国际市场。这种闭关自守的经济体制,不但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扩大了同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所以,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12]“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3]在开放的世界潮流中,中国只有打开国门,主动参与全球化过程,积极扩大同世界的交往,才能得到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三  
如果说,中国必须开放是势所必然且易于理解,那么,如何开放就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从当代全球化特点看,一方面,它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直接推动了包括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从而使人类社会的普遍交往空前扩大,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相互影响不断加深。因此,从这方面看,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当代全球化又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下进行的,在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特性、本性将不可避免地带入全球化过程,即西方国家在推行全球化的同时,也在把资本主义的矛盾和价值观念全球化。这对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第三世界来说,又不能不产生消极影响和严重威胁。作为对上述矛盾状况的反映,国内在讨论全球化问题时,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全球化就是现代化,应无条件参与,以加快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另一种意见认为,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应坚决抵制,以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改变颜色。何去何从呢?邓小平的开放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一方面,邓小平强调要实行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所谓全方位开放,就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14]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都开放。它表明了开放的广度。所谓多层次开放,就是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开放,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层面上吸收人类创造的先进成果。它表明了开放的深度。所谓高水平开放,就是在开放中既要引进“世界的先进水平”、“最新的科研成果”,同时我们自己也要“走出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双向交流。它表明了开放的质量。邓小平开放理论的这一方面说明,对全球化,一是要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不能搞封闭。我们不能因为参与全球化会带来种种风险而企图置身世外,重新把自己封闭起来。前面说过,我们尝过封闭的苦果,封闭使我们积贫积弱,封闭使社会主义难以生存。真正的社会主义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狭隘的地域性的而是与整个世界的发展相联系的。二是要以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走向世界。我们不仅要在广度上投身于世界各民族的交往过程,而且要在深度和质量上参与世界各民族的交往和竞争。这种网络交叉的交往,不仅会打破我国长期闭关自守的局面,而且将使我国的发展获得外界各种积极因素的推动。因此,我们反对借口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而拒绝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因为那样做,无疑是死路一条。  
另一方面,邓小平的开放理论又是讲原则、讲条件、讲目的的。这就是在经济上,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搞私有制,不搞两极分化。改革开放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搞西方的“多党制”、“三权鼎立”。吸收西方国家在民主的具体形式、程序和法制化方面的积极成果,是用来完善民主,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制国家。在思想文化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东西,必须认真研究和细心区别,哪些是可以直接利用或经过批判、改造加以利用的,哪些是不能学习利用、必须坚决划清界限的,从而做到头脑清醒,心中有数,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  
四  
邓小平开放理论的上述两个方面,不是互相矛盾的两个东西,而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即开放和条件的统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说到底,是全球化进程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我们只有从这种“统

一”上来理解邓小平的开放理论,才能深刻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按照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资本主义开创的全球化不过是世界历史的较低层次,它只是为世界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不可能自觉地把世界历史发展推向深入,推向更高层次。因为随着历史的进程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类社会拥有生产力将不再促进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的强大将使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达到不能适应的地步,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本性与全球化进程是相矛盾、相冲突的,它必然地走到这一步,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也驾驭不了全球化这一世界大趋势、大潮流,到那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全球化就将取而代之。  
因此,当前资本主义仍在主导全球化这一历史现象,并没有改变马克思对世界历史走向的看法,毋宁说,正在一步一步地证实马克思的结论。因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发展或扩张,只是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挥,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生产命力,并没有证明它的内在矛盾已经被克服了,不存在了。相反,它在当代的发展已经显露出众多否定自身的因素。这一点,只要看看全球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日益膨胀的军备竞赛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力推行的新殖民主义、新霸权主义等等,就可明了。因此,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在全球的加剧,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必然成为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成为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桎梏。  
这样看,我们就不难理解邓小平的开放理论为什么要强调开放与条件的统一、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参与全球化与坚持社会主义的统一。问题的实质正在于对全球化趋势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看一时不看长远。从本质上讲,从长远看,就是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79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政治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