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连·葛雷的画像》:自我建构的诉求
,与之建立了奇特的关系。道连有如一个婴孩般看到了“镜中”的自己后,惊讶之余,很快产生的心理反应是受到自己美貌的强烈吸引,反复地向“镜子”靠近,急于与这个“镜中”的他者认同——“他天天早晨坐在肖像前欣赏它的风采,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恋上了它……有一次他出于一股孩子气效法顾影自怜的那喀索斯,吻了一下画像上的嘴唇”。“赏识它?我爱上了它,贝泽尔。它是我的一部分。我有这样的感觉。”由于镜中的映像呈现出完整性和完美性,因此主体在看到镜中的作为“他者”存在的自己映像后会视之为爱慕的对象,并与之建立一种欲望关系。这印证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家伊格尔顿的那句话:建立在异化基础上的自我在“本质上是自恋的”。然而随着小说的发展,道连对自己的画像却表现出对比、竞争的姿态:他经常会偷偷地上楼走向那间锁着的课室,“手执一面镜子”,“看看画中人狰狞可恶、愈来愈老的面孔,再看看镜子里向他盈盈微笑的英俊脸”。拉康对于这种竞争性行为的解释是,“侵略性是与我称之为自恋的认同方式相关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不仅决定人的自我的形式结构,而且决定他那个世界所特有的表达本质存在的形式结构”。可见,这种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与自恋心理并非反向而是同源的。而这种在自我认同过程中产生地对他者的侵略性心理可被视为小说结尾处道连刺杀画像的原因之一。
“然而,镜子阶段本身也是一个自我误认的时刻,是一个被虚幻的形象所困惑的时刻”。在现实中,由于诸如婴儿自己的动作和旁边的陪伴者等因素“呈现在镜中的运动和反射在镜中的周围环境”都是反向的,镜中之像与实际的形象并不会完全一致,因此,婴儿感受到的是“虚拟集合体与在镜中被复制的现实的关系”。这种来自于婴儿的实际状况与镜像成像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这种虚拟性或者说是虚幻性的产生。在道连与画像的关系中同样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误认。如前所析,道连的自我建构主要倚赖两个因素,贝泽尔的画作和亨利的语言;然而,贝泽尔的画和亨利的话不一定反映了真实的道连,因为“画”和“话”都建立在他们各自对道连的理解或者是期盼的基础上——贝泽尔热爱艺术,而亨利热爱的是人性试验。既然画家通过画作描绘的是画家自己,那么这幅画就包含了太多主观的因素,而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因此它的写实程度是值得推敲的。其次,小说中亨利多次流露出对于道连这个“研究课题”的兴趣,他那些赞扬道连的话有多少是真心的?有多少是出于试验的目的?因此他的言语的可信度也要被打折扣。可以确信的是,道连与所认同的作为镜像中的他者之间是有偏差的,他形成的“理想一我”是想象的而非真实的。这种误认不仅影响了道连的自我建构,还导致了道连与周围的人、事、物之间的不协调。这种被拉康称为“偏执狂式的知识”同样为日后道连的死亡埋下了祸根。
2.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原是弗洛伊德的一个著名的精神分析学术语,是他在悲剧《俄狄浦斯王》文本基础上,引申出的一种儿子指向母亲的乱伦欲望和对父亲的排斥、嫉妒心理。拉康对“俄狄浦斯情结”给予了新的诠释,他认为,该情结中母、父、子三角关系中的“父”并非指某个具体的爸爸,而是一种符号,代表着文化、法规或是社会秩序的符码;从其发展过程看,此情结可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母子亲密无间的“母一子阶段”,代表语言及社会法规的“父亲之名”介入其中的“母一父一子阶段”以及子女认可(认同)“父亲之名”的“父一子阶段”。认知主体只有结束了俄狄浦斯情结后,才能真正进入语言和社会秩序存在的象征界,最终确立主体性。由于道连童年的遭遇独特,因此他并没有经历常规形式的俄狄浦斯三角,而是被扭曲的、错位的俄狄浦斯三角。
自始至终,道连生命中“母”的形象都是隐在的,他只能不断地追逐一个个虚空的替代。拉康告诉我们,“在男性的场合,填补自身缺失的欲望对象总是母亲角色,母亲成为任何地方都无法找到的失去的事物的别名,而父亲则保持着作为阻止并使主体放弃趋向母亲对象的欲望的角色。男人常处于这种俄狄浦斯的布局中”。道连自幼便失去了母亲,因此这一点在他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一直苦苦追求的是一个“原始的缺失”,一个美丽、单纯、年轻、温柔的女性形象,一个自己母亲的替代形象。而西碧儿“是我(道连)有生以来见到过的最可爱的女孩子”换言之,她是道连遇到的第一个符合这一形象的女性。因此,道连爱上西碧儿绝非偶然,除了西碧儿出神入化的演技和甜美的容貌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西碧儿在道连心中酷肖自己的母亲。按照拉康的理论,为了恢复被消去的存在的缺失,主体必须通过替代物来置换它的手段,预先将自身的丧失送到未来加以填补,这个替代物就是能指。即,如果用拉康的术语把道连的母亲表述为大写的母亲/他者,那么西碧儿扮演的角色就是她的能指,小写的他者。更进一层看,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整个故事中道连与无数女人都有过艳史,而他真正动过真心的只有两个,西碧儿和第19章中短暂出现的海蒂。在道连的心中,海蒂“长得极美,同西碧儿·韦恩像得出奇。这大概是我(道连)被她吸引的主要因素”。这等于说,海蒂扮演的角色是母亲的能指(西碧儿)的能指。因此,道连真正追求的不是西碧儿或是海蒂,而是一系列的能指符号,一连串小写的他者。然而,拉康认为:“能指不是呈现对象存在的符号,而是代理消除这一主体本源性行为的事物……它本身不能描述任何确定的意义,只不过是空虚的缺失、被打开的空无。”正是由于道连对母亲形象的追求在本质上是虚无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这两段他动了真心的情爱都以失败告终。
道连的生命中“作为阻止并使主体放弃趋向母亲对象的欲望”的“父”的形象同样是在不同的阶段由不同的人扮演的。年幼时,道连“被置于一个铁石心肠的老人(外公)的专制统治之下”,正是外公导致了道连与母亲的分离,因此在这一时期试图介入“母一子”关系中的“父”的形象是由外公扮演的。此时的道连对象征社会秩序制度的外公是抵制、反感的。之后,满口人生哲理的亨利勋爵遇到道连后,给他引入了语言、引入了社会规则,充当了第二阶段的“父”。小说中道连多次表示亨利的话很可怕、很有威力,“言语!仅仅是言语!多可怕呀!那是多么清楚、鲜明而又残酷的啊!叫你无处躲藏”。正是这些可怕的言语使得,“在他的少年时代有些事情他不明白。现在他明白了。生活一下子向他闪耀出火红的色彩”,亨利这个“父”不但给道连引入语言和规则,还要介入他与“母”的关系中,割裂他们的联系。因为我们看到,无论是对西碧儿还是对海蒂,亨利都劝说道连不要认真对待,对于这两段感情的失败亨利也是持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此后,道连就再无刻骨铭心的感情了。他痛苦地发出的感叹“我真 《《道连·葛雷的画像》:自我建构的诉求(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835.html
“然而,镜子阶段本身也是一个自我误认的时刻,是一个被虚幻的形象所困惑的时刻”。在现实中,由于诸如婴儿自己的动作和旁边的陪伴者等因素“呈现在镜中的运动和反射在镜中的周围环境”都是反向的,镜中之像与实际的形象并不会完全一致,因此,婴儿感受到的是“虚拟集合体与在镜中被复制的现实的关系”。这种来自于婴儿的实际状况与镜像成像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这种虚拟性或者说是虚幻性的产生。在道连与画像的关系中同样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误认。如前所析,道连的自我建构主要倚赖两个因素,贝泽尔的画作和亨利的语言;然而,贝泽尔的画和亨利的话不一定反映了真实的道连,因为“画”和“话”都建立在他们各自对道连的理解或者是期盼的基础上——贝泽尔热爱艺术,而亨利热爱的是人性试验。既然画家通过画作描绘的是画家自己,那么这幅画就包含了太多主观的因素,而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因此它的写实程度是值得推敲的。其次,小说中亨利多次流露出对于道连这个“研究课题”的兴趣,他那些赞扬道连的话有多少是真心的?有多少是出于试验的目的?因此他的言语的可信度也要被打折扣。可以确信的是,道连与所认同的作为镜像中的他者之间是有偏差的,他形成的“理想一我”是想象的而非真实的。这种误认不仅影响了道连的自我建构,还导致了道连与周围的人、事、物之间的不协调。这种被拉康称为“偏执狂式的知识”同样为日后道连的死亡埋下了祸根。
2.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原是弗洛伊德的一个著名的精神分析学术语,是他在悲剧《俄狄浦斯王》文本基础上,引申出的一种儿子指向母亲的乱伦欲望和对父亲的排斥、嫉妒心理。拉康对“俄狄浦斯情结”给予了新的诠释,他认为,该情结中母、父、子三角关系中的“父”并非指某个具体的爸爸,而是一种符号,代表着文化、法规或是社会秩序的符码;从其发展过程看,此情结可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母子亲密无间的“母一子阶段”,代表语言及社会法规的“父亲之名”介入其中的“母一父一子阶段”以及子女认可(认同)“父亲之名”的“父一子阶段”。认知主体只有结束了俄狄浦斯情结后,才能真正进入语言和社会秩序存在的象征界,最终确立主体性。由于道连童年的遭遇独特,因此他并没有经历常规形式的俄狄浦斯三角,而是被扭曲的、错位的俄狄浦斯三角。
自始至终,道连生命中“母”的形象都是隐在的,他只能不断地追逐一个个虚空的替代。拉康告诉我们,“在男性的场合,填补自身缺失的欲望对象总是母亲角色,母亲成为任何地方都无法找到的失去的事物的别名,而父亲则保持着作为阻止并使主体放弃趋向母亲对象的欲望的角色。男人常处于这种俄狄浦斯的布局中”。道连自幼便失去了母亲,因此这一点在他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一直苦苦追求的是一个“原始的缺失”,一个美丽、单纯、年轻、温柔的女性形象,一个自己母亲的替代形象。而西碧儿“是我(道连)有生以来见到过的最可爱的女孩子”换言之,她是道连遇到的第一个符合这一形象的女性。因此,道连爱上西碧儿绝非偶然,除了西碧儿出神入化的演技和甜美的容貌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西碧儿在道连心中酷肖自己的母亲。按照拉康的理论,为了恢复被消去的存在的缺失,主体必须通过替代物来置换它的手段,预先将自身的丧失送到未来加以填补,这个替代物就是能指。即,如果用拉康的术语把道连的母亲表述为大写的母亲/他者,那么西碧儿扮演的角色就是她的能指,小写的他者。更进一层看,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整个故事中道连与无数女人都有过艳史,而他真正动过真心的只有两个,西碧儿和第19章中短暂出现的海蒂。在道连的心中,海蒂“长得极美,同西碧儿·韦恩像得出奇。这大概是我(道连)被她吸引的主要因素”。这等于说,海蒂扮演的角色是母亲的能指(西碧儿)的能指。因此,道连真正追求的不是西碧儿或是海蒂,而是一系列的能指符号,一连串小写的他者。然而,拉康认为:“能指不是呈现对象存在的符号,而是代理消除这一主体本源性行为的事物……它本身不能描述任何确定的意义,只不过是空虚的缺失、被打开的空无。”正是由于道连对母亲形象的追求在本质上是虚无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这两段他动了真心的情爱都以失败告终。
道连的生命中“作为阻止并使主体放弃趋向母亲对象的欲望”的“父”的形象同样是在不同的阶段由不同的人扮演的。年幼时,道连“被置于一个铁石心肠的老人(外公)的专制统治之下”,正是外公导致了道连与母亲的分离,因此在这一时期试图介入“母一子”关系中的“父”的形象是由外公扮演的。此时的道连对象征社会秩序制度的外公是抵制、反感的。之后,满口人生哲理的亨利勋爵遇到道连后,给他引入了语言、引入了社会规则,充当了第二阶段的“父”。小说中道连多次表示亨利的话很可怕、很有威力,“言语!仅仅是言语!多可怕呀!那是多么清楚、鲜明而又残酷的啊!叫你无处躲藏”。正是这些可怕的言语使得,“在他的少年时代有些事情他不明白。现在他明白了。生活一下子向他闪耀出火红的色彩”,亨利这个“父”不但给道连引入语言和规则,还要介入他与“母”的关系中,割裂他们的联系。因为我们看到,无论是对西碧儿还是对海蒂,亨利都劝说道连不要认真对待,对于这两段感情的失败亨利也是持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此后,道连就再无刻骨铭心的感情了。他痛苦地发出的感叹“我真 《《道连·葛雷的画像》:自我建构的诉求(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