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的诗风与仕宦生计——兼论宋人仕宦的谋生意义与文学影响
先生早已注意到梅诗中的依韵诗、唱和诗过多的问题,指出原因在于梅尧臣晚年居住汴京,生活安定,亦不受政治浪潮影响。但需要指出,梅尧臣的唱和习惯并不起于晚年。早年在西京钱惟演幕府之时,梅尧臣便以唱和著名,而且这种声名的成就,又与西京幕府中谢绛、欧阳修、尹洙等一批才俊的唱和之风有关。而由早年西京生活至晚年东京安居,具体生活环境与生活内容常有变换,不变的是位居下僚的地位与波澜不惊的生活模式,由此则可以看出.对唱和诗与依韵诗的大量存在而言,仕宦决定的经济生活方式其实会是一更为根本的原因,唱和诗、依韵诗并非绝无文学方面的价值,但更多时候,它们是作为文字游戏而出现的,其存在同样是狭窄生活的反映。/wenshi/List/List_116.html
三、梅尧臣境遇的普遍性
与宋诗风貌之形成对于传统士人而言,仕宦不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手段,也必然是重要的谋生方式,对于品级较低的文官而言这一点尤为明显。梅尧臣在其中年以后的诗中,便再三言及于此,如《宿洪泽》中的“宦游常作客,未息为贫催”,或《依韵和春日偶书》中的“高低趋向难为合,冷暖情怀固饱谙。勉意妻儿犹苟禄,强颜冠冕未抽簪”。此外在《答裴送序意》、《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予久未至冲卿与平甫作诗见寄答之》、《寄题刘仲叟泽州园亭》等诗中也多有感慨。人仕有种种不快,为何仍勉为其难?各诗对于其中的利益考量都阐述得相当清晰。从这一意义上说,他所得到的支持与所受到的限制,都是主动追求的结果。而这其实也是诸多地位相近者的共同选择。所谓“薄宦拘人似马衔”,宋人每有类似表述,而欧阳修晚年《感兴五首》之四中所说的“仕宦希寸禄,庶无饥寒迫,读书为文章,本以代耕织”,更将此种心曲表述无遗,可知在时人眼中,以仕进求衣食实为常识。
而在这一前提下,宋代文官们所面对的,自然会是和梅尧臣相似的境遇。
就经济状况而言,如上所述,梅尧臣的处境虽然不算宽裕,但在当时社会整体中仍处于较高水平。而就梅尧臣地位而言,他又实际处于整个宋代官员金字塔序列的基层。梅尧臣的仕途确实不尽如人意,五十岁以前(皇祜三年,1051)所任几乎都为州县幕职官,属于“选人”序列,晚年所任之国子监直讲、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同样品位低下,而这一级别的官员原本是北宋文官中的主体。以元祐元年( 1086)为例,当时自承务郎以上京朝官为三千人左右,选人则在一万人左右。由此则可以推想,处境类似梅尧臣者,理应是宋代文人官员的大多数。
而且从梅尧臣生平来看,他的经历也无何特别之处,甚至可用平淡无奇来形容。他未曾遭遇贬谪,与动荡战乱绝缘,家庭负累一般(梅尧臣有子女7人,而据程民生《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宋代官员平均每户有子女5.- 54人,此外梅尧臣诗文中未见出需承担过分家族责任),又没有特别的癖好或收藏习惯,而上述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影响到一般官员的经济状况,换言之,梅尧臣足以被视为当时下层文官的标准样板,在正常状况下,一般文官的遭遇应与其差别不大。
就眼界和游历来看,梅尧臣的条件看似极端,也适足以反映宋人的基本处境。由于丧失了燕云十六州等疆土,宋代北部疆域较汉唐显著缩减,又由于赵宋不重军功,文人也无意如唐人折节从军,这都导致宋代文人先天地缺乏见识异域风光的可能,而靖康以后,丧失了淮河以北国土,宋人的眼界只会更为狭窄。对于一般宋人而言,中原以及东南沿海是最为熟悉的地域,路途较远的旅行,或是西入川蜀,或是南下岭海,但这并非常见情形,尤其后者,往往是严厉贬谪的结果。因而在正常状态下,文官的游历和视野并不会较梅尧臣更为丰富。宋代文学史上几次著名的远行,如三苏的由蜀入京,欧阳修的由京城往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陆游的人川,范成大的人桂、入川,基本都与这两个方向有关,而且由于路途遥远、所见风物迥异平日,当事人或有特别诗文,或专为游记,津津乐道于所见所感,也正可见出一般文人此种经验的缺乏。
而就一般出行而言,除日程有限之外,同样重要的影响还在于当事个体的心理。如上所述,梅尧臣纵有旅行,心态也较为平和,不至于为不测之前途而不安,亦少有背井离乡之感伤。这对于一般宋代士人而言也同样成立,除非因贬谪远赴瘴疠之地,通常因公务出行无需对前途过分担忧,家人随同,又可解分离牵挂之苦,这都使得宋代士人的出行难度降低,心理冲击减小。合而言之,旅途中的见闻或感动减少,使得诗文的表现领域也有明显萎缩,而转向日常生活,便成为不得不然的趋势。
由此看来,梅尧臣足以被视为宋代士人的典型,而对其境遇与文学风貌的解读也适用于更普遍意义上的宋代士人。概言之,仕宦对于宋人的文学创作实能发挥双重效应:在提供物质与心理之稳定的同时,又限制了生活范围与视野。而这也理应成为理解宋代种种文学现象的一项基本背景。即如词体在宋代的勃兴,便不能不考虑到宋人的生活水准为花间樽前提供了物质条件,乐此不疲的宴饮雅集则适应了摆脱呆板生活的心理需要。
至于宋诗亦然。众所周知,梅尧臣在宋代诗坛之所以重要,正由于梅诗开启了宋诗的基本风貌,以平淡为美和题材日常化其实也是宋诗区别于唐诗的关键特征。然而宋诗又因何呈现出这般面目?对此固然可以由思想史的角度寻找原因,如三教合一的思潮培育出了宋人的理性文化性格以及“以俗为雅”的审美情趣,但由对梅尧臣及更多宋代士人经济生活的分析又可以看出,无论是以平淡为美抑或题材的日常化,其后都还有具体的现实背景,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宋代诗风也是宋代士人经济生活方式导向的结果。事实上,由宋人对富贵气象的向往到白居易诗在两宋的流行,以及杨万里、范成大等人对日常生活和田园风物的好尚,正可视为一定生活水准对欣赏趣味的引导;而无论西昆体的挦扯古人抑或江西诗派的点铁成金,以拟古为内旨的文字游戏,都未尝不是对身外世界不得拓展之困境的回应。要言之,追踪宋诗的主要诗潮与诗体,往往可见仕宦之双重效应的潜在作用。
在此基础上,则似可对梅尧臣的诗学意义作新的解释。何以是梅尧臣成为开宋诗风气之先者?除了本身的成就与欧阳修等巨擘的推重等原因,生活年代较早无疑也成为一种先天优势。既然梅尧臣所引领的趋向——宋诗的转向日常、转向内在,其实是宋人共有生活方式的产物,那么开宋诗先声也无妨视为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了。换言之,梅尧臣乃是作为一位代表,适时地出现于彼时诗坛。而更进一步说,宋诗的某些根本特征,已为由此发轫的有宋一代文士的经济生活方式所限定。
[参考文献]
《梅尧臣的诗风与仕宦生计——兼论宋人仕宦的谋生意义与文学影响(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878.html
三、梅尧臣境遇的普遍性
与宋诗风貌之形成对于传统士人而言,仕宦不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手段,也必然是重要的谋生方式,对于品级较低的文官而言这一点尤为明显。梅尧臣在其中年以后的诗中,便再三言及于此,如《宿洪泽》中的“宦游常作客,未息为贫催”,或《依韵和春日偶书》中的“高低趋向难为合,冷暖情怀固饱谙。勉意妻儿犹苟禄,强颜冠冕未抽簪”。此外在《答裴送序意》、《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予久未至冲卿与平甫作诗见寄答之》、《寄题刘仲叟泽州园亭》等诗中也多有感慨。人仕有种种不快,为何仍勉为其难?各诗对于其中的利益考量都阐述得相当清晰。从这一意义上说,他所得到的支持与所受到的限制,都是主动追求的结果。而这其实也是诸多地位相近者的共同选择。所谓“薄宦拘人似马衔”,宋人每有类似表述,而欧阳修晚年《感兴五首》之四中所说的“仕宦希寸禄,庶无饥寒迫,读书为文章,本以代耕织”,更将此种心曲表述无遗,可知在时人眼中,以仕进求衣食实为常识。
而在这一前提下,宋代文官们所面对的,自然会是和梅尧臣相似的境遇。
就经济状况而言,如上所述,梅尧臣的处境虽然不算宽裕,但在当时社会整体中仍处于较高水平。而就梅尧臣地位而言,他又实际处于整个宋代官员金字塔序列的基层。梅尧臣的仕途确实不尽如人意,五十岁以前(皇祜三年,1051)所任几乎都为州县幕职官,属于“选人”序列,晚年所任之国子监直讲、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同样品位低下,而这一级别的官员原本是北宋文官中的主体。以元祐元年( 1086)为例,当时自承务郎以上京朝官为三千人左右,选人则在一万人左右。由此则可以推想,处境类似梅尧臣者,理应是宋代文人官员的大多数。
而且从梅尧臣生平来看,他的经历也无何特别之处,甚至可用平淡无奇来形容。他未曾遭遇贬谪,与动荡战乱绝缘,家庭负累一般(梅尧臣有子女7人,而据程民生《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宋代官员平均每户有子女5.- 54人,此外梅尧臣诗文中未见出需承担过分家族责任),又没有特别的癖好或收藏习惯,而上述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影响到一般官员的经济状况,换言之,梅尧臣足以被视为当时下层文官的标准样板,在正常状况下,一般文官的遭遇应与其差别不大。
就眼界和游历来看,梅尧臣的条件看似极端,也适足以反映宋人的基本处境。由于丧失了燕云十六州等疆土,宋代北部疆域较汉唐显著缩减,又由于赵宋不重军功,文人也无意如唐人折节从军,这都导致宋代文人先天地缺乏见识异域风光的可能,而靖康以后,丧失了淮河以北国土,宋人的眼界只会更为狭窄。对于一般宋人而言,中原以及东南沿海是最为熟悉的地域,路途较远的旅行,或是西入川蜀,或是南下岭海,但这并非常见情形,尤其后者,往往是严厉贬谪的结果。因而在正常状态下,文官的游历和视野并不会较梅尧臣更为丰富。宋代文学史上几次著名的远行,如三苏的由蜀入京,欧阳修的由京城往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陆游的人川,范成大的人桂、入川,基本都与这两个方向有关,而且由于路途遥远、所见风物迥异平日,当事人或有特别诗文,或专为游记,津津乐道于所见所感,也正可见出一般文人此种经验的缺乏。
而就一般出行而言,除日程有限之外,同样重要的影响还在于当事个体的心理。如上所述,梅尧臣纵有旅行,心态也较为平和,不至于为不测之前途而不安,亦少有背井离乡之感伤。这对于一般宋代士人而言也同样成立,除非因贬谪远赴瘴疠之地,通常因公务出行无需对前途过分担忧,家人随同,又可解分离牵挂之苦,这都使得宋代士人的出行难度降低,心理冲击减小。合而言之,旅途中的见闻或感动减少,使得诗文的表现领域也有明显萎缩,而转向日常生活,便成为不得不然的趋势。
由此看来,梅尧臣足以被视为宋代士人的典型,而对其境遇与文学风貌的解读也适用于更普遍意义上的宋代士人。概言之,仕宦对于宋人的文学创作实能发挥双重效应:在提供物质与心理之稳定的同时,又限制了生活范围与视野。而这也理应成为理解宋代种种文学现象的一项基本背景。即如词体在宋代的勃兴,便不能不考虑到宋人的生活水准为花间樽前提供了物质条件,乐此不疲的宴饮雅集则适应了摆脱呆板生活的心理需要。
至于宋诗亦然。众所周知,梅尧臣在宋代诗坛之所以重要,正由于梅诗开启了宋诗的基本风貌,以平淡为美和题材日常化其实也是宋诗区别于唐诗的关键特征。然而宋诗又因何呈现出这般面目?对此固然可以由思想史的角度寻找原因,如三教合一的思潮培育出了宋人的理性文化性格以及“以俗为雅”的审美情趣,但由对梅尧臣及更多宋代士人经济生活的分析又可以看出,无论是以平淡为美抑或题材的日常化,其后都还有具体的现实背景,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宋代诗风也是宋代士人经济生活方式导向的结果。事实上,由宋人对富贵气象的向往到白居易诗在两宋的流行,以及杨万里、范成大等人对日常生活和田园风物的好尚,正可视为一定生活水准对欣赏趣味的引导;而无论西昆体的挦扯古人抑或江西诗派的点铁成金,以拟古为内旨的文字游戏,都未尝不是对身外世界不得拓展之困境的回应。要言之,追踪宋诗的主要诗潮与诗体,往往可见仕宦之双重效应的潜在作用。
在此基础上,则似可对梅尧臣的诗学意义作新的解释。何以是梅尧臣成为开宋诗风气之先者?除了本身的成就与欧阳修等巨擘的推重等原因,生活年代较早无疑也成为一种先天优势。既然梅尧臣所引领的趋向——宋诗的转向日常、转向内在,其实是宋人共有生活方式的产物,那么开宋诗先声也无妨视为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了。换言之,梅尧臣乃是作为一位代表,适时地出现于彼时诗坛。而更进一步说,宋诗的某些根本特征,已为由此发轫的有宋一代文士的经济生活方式所限定。
[参考文献]
《梅尧臣的诗风与仕宦生计——兼论宋人仕宦的谋生意义与文学影响(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