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转型”与“祖先”哲学
于摄影照片,就更像饥饿面对食物或焦渴面对饮料一样。”余华可能并不知晓本雅明的现代性理论,但小说《兄弟》对欲望的展示与描写客观上折射出欲望时代传统“经验”的消逝与生活的平面化、碎片化这一可怕趋势。在《兄弟》中,李光头是欲望社会的化身,集物欲与性欲于一体,他既凭借投机钻营获得巨额的物质财富;也表现了自己超强的性欲与性能力。在李光头身上,物欲与性欲,商品特性与性爱活动构成了雌雄同体:他既人尽可妻,却又身后无人,他能够轻易示爱,却又必然生产贫瘠,他不停地喜新厌旧,调换女人,却只是不断的感官刺激——这正如商品以新来招徕顾客,却只是人为的新、虚假的新;表面上的多样与变化,实则是雷同与单一。这种欲望不讲积累,只着眼于当下,在瞬间的满足后,又会产生下一次欲望,从而重复不断地刺激感官,这只是一种反射行为,已不能激起任何诗意的联想,这正是“经验”丧失的症候。小说中,还未发迹时的李光头向林红求爱不成,一气之下做了节育手术。这一情节具有隐喻性,他是个光头,又做了节育手术,这暗示着他既没有源头(从哪里来),亦没有归宿与结果(到哪里去),由此,历史成为同质,它表面上具有无限的开放性,但当你真正进入其豁开的空间时就会发现,你其实什么都没有进入,有的只是空漠与虚无。
在刘镇集体的欲望狂欢中,惟有宋钢是一个例外,他是“万花齐放”中那只“孤零零的海鸟”。他既没有物欲,也缺乏足够的性欲。虽然他拼命挣钱,但却不是为了金钱本身,他的全部目的都是为了让林红生活得更好。这个可怜的老实人,身不由己地被人群推搡着,“迷失在这个卑鄙的世界里”,他筋疲力尽,进退维谷:“我的眼睛朝后看,耳朵的深处,只看见幻灭和苦难,而前面,只有一场骚动。没有任何新东西,既无启示,也无痛苦。”宋钢的英俊、忠厚,他的传统气质,他在生存的挣扎间隙不断地渴求看到“海鸟”,以及他死后李光头准备把他的骨灰安放在“月亮和星星之间”,都暗示着他像一个天使。这的确是一个天使,类似于本雅明那个“历史的天使”,“他的脸朝着过去。在我们认为是一连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一场单一的灾难”。“风暴无可抗拒地把天使刮向他背对着的未来,而他面前的残垣断壁却越堆越高直逼天际。这场风暴就是我们所说的进步”。借助这个天使,余华表现了对现代欲望社会的反思与对传统的、整一的“有机社会”的怀念。
[参考文献]
[1][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德]本雅明,启迪[M].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余华的“转型”与“祖先”哲学(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916.html
在刘镇集体的欲望狂欢中,惟有宋钢是一个例外,他是“万花齐放”中那只“孤零零的海鸟”。他既没有物欲,也缺乏足够的性欲。虽然他拼命挣钱,但却不是为了金钱本身,他的全部目的都是为了让林红生活得更好。这个可怜的老实人,身不由己地被人群推搡着,“迷失在这个卑鄙的世界里”,他筋疲力尽,进退维谷:“我的眼睛朝后看,耳朵的深处,只看见幻灭和苦难,而前面,只有一场骚动。没有任何新东西,既无启示,也无痛苦。”宋钢的英俊、忠厚,他的传统气质,他在生存的挣扎间隙不断地渴求看到“海鸟”,以及他死后李光头准备把他的骨灰安放在“月亮和星星之间”,都暗示着他像一个天使。这的确是一个天使,类似于本雅明那个“历史的天使”,“他的脸朝着过去。在我们认为是一连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一场单一的灾难”。“风暴无可抗拒地把天使刮向他背对着的未来,而他面前的残垣断壁却越堆越高直逼天际。这场风暴就是我们所说的进步”。借助这个天使,余华表现了对现代欲望社会的反思与对传统的、整一的“有机社会”的怀念。
[参考文献]
[1][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德]本雅明,启迪[M].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余华的“转型”与“祖先”哲学(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