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考
对通不过环保测评的项目坚决不上。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行业发展,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使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依法关闭污染严重、破坏资源的企业。在2004年完成对50户重点治污企业的治理达标后,今年重点抓好12户企业的污染治理,确保年内达标。
(四)建立节约型文化,实现社会对资源的全面节约。全社会共同行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必须大力倡导“从细节和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人人参与节约”,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行动的格局。一是政府要带头节约,建立节约型机关。在做决策时,把资源节约、降低消耗作为首要条件,充分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和涵养、接续能力。在规划、项目审批等各种经济活动中,坚持先节约、后开源的原则。在日常公务活动中,严格规范公务接待标准,精简会议文件,推广无纸传输。在各级政府机构建立节能及物耗责任制,对机关耗电、耗水、公务车耗油等实行定额管理,细化节约指标,严格目标考核,促使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带头节水、节电、节约办公用品。同时,加大对公款请客送礼、购买装饰豪华车辆、超标准建办公楼的治理力度,做到令行禁止。二是开展节约型城市创建活动,建立节约型社会消费模式。抓好典型示范,建立一批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单位、节约型社区、节约型镇村、节约型家庭。开展公共场所的资源节约活动,编制个人节约消费的行为导则和公共场所资源节约公约;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行为,创建“绿色饭店”,减少一次性产品消费;开展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再生能源利用等试点示范;推进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的节约,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市民的自觉行为。三是开展全民教育,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国情,树立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节约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广泛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大力倡导适度合理的文明消费,纠正透支资源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宣传节约资源的先进典型,对各种浪费现象进行曝光和处罚,形成“消费讲科学、事事讲节约”的舆论氛围;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形成促进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2933.html
(四)建立节约型文化,实现社会对资源的全面节约。全社会共同行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必须大力倡导“从细节和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人人参与节约”,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行动的格局。一是政府要带头节约,建立节约型机关。在做决策时,把资源节约、降低消耗作为首要条件,充分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和涵养、接续能力。在规划、项目审批等各种经济活动中,坚持先节约、后开源的原则。在日常公务活动中,严格规范公务接待标准,精简会议文件,推广无纸传输。在各级政府机构建立节能及物耗责任制,对机关耗电、耗水、公务车耗油等实行定额管理,细化节约指标,严格目标考核,促使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带头节水、节电、节约办公用品。同时,加大对公款请客送礼、购买装饰豪华车辆、超标准建办公楼的治理力度,做到令行禁止。二是开展节约型城市创建活动,建立节约型社会消费模式。抓好典型示范,建立一批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单位、节约型社区、节约型镇村、节约型家庭。开展公共场所的资源节约活动,编制个人节约消费的行为导则和公共场所资源节约公约;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行为,创建“绿色饭店”,减少一次性产品消费;开展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再生能源利用等试点示范;推进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的节约,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市民的自觉行为。三是开展全民教育,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国情,树立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节约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广泛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大力倡导适度合理的文明消费,纠正透支资源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宣传节约资源的先进典型,对各种浪费现象进行曝光和处罚,形成“消费讲科学、事事讲节约”的舆论氛围;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形成促进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