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
成的“他者”,近代以民间报人和其它新型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他者”,无论在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抑或在思维取向上无疑更具“近代性”特征。因此,通过这些近代“他者”的声音所传递出来的社会舆论更加贴近社会民众,更加倾向于以近代国家理性来衡鉴政治国家的权力运作和评判社会公共事务。虽然如《警钟日报》那样明目张胆公开宣称“以监督政府,扶导民党为己任”,以使“神奸鬼丑难逃镜中”40的并不多见,但许多报刊自视为“新旧之机轴,进步之证券”41,自视为“行政之监督,国民之向导”42,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报刊及报刊舆论,往往自觉地以维护“国民之公利”、“成就多数之幸福”43为宗旨,一般总是立于与国家相对待、甚至尖锐对立地位,“与官场万不兼容”44。
综合言之,报刊传媒的民间化,反映了一些分散的个人与团体通过创办报刊而介入公共领域的努力,它不仅对形塑清末上海公共领域的基本面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建构起新的信息流通体系和舆论模式,从而为公共领域表达自身的一般诉求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本文原载于《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1年2月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第67-75页。
注释:
1 哈贝马斯(Jügen 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页107。
2 胡道静:《上海的日报》,载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页280。
3 冯自由:《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革命逸史》初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页115。
4 这一数据及下文几个未注明出处的数据均系笔者根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胡道静:《上海的定期刊物》、《上海的日报》,载上海通志馆编:《上海通志馆期刊》,第1卷第1-3期(1933),第2卷第1期(1934);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2、3、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82);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等有关书籍资料统计而来。
5 《上海报界之一斑》,《东方杂志》,第6卷第12号,1910年1月6日。
6;12;16;39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页63;100;101;177。
7 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页52。
8;9 《《警钟》招股事略并章程》,《俄事警闻》,1904年1月30日。
10;13;19;36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页129;130;127;130。
11 寿尔撰,张雁深摘译:《田凫号航行记》,载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页417。
14 《本报告白》,《选报》,第1期,1901年11月11日。
15 《本社广告》,《警钟日报》,1904年2月26日。
16 17 《本报大改良》,《苏报》,1903年6月1日。
18 上海商务总会编:《华商行名簿册》(1906年、1909年)。
20 吴日含、费孝通:《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页16。
21 东海觉我(徐念慈):《丁未年小说界发行书目调查表》,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页265-75。
22 毕树棠:《谈绣像小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页129。
23 陆绍明(亮成):《月月小说发刊词》,《月月小说》,第一年第3号,1906年12月30日。
24 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著,金燕宁译:《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页41。
25 《说报战》,《警钟日报》,1904年3月16日。
26 《民穷财尽何以堪此》、《第二刚毅已到沪》、《铁良南下之由》,《警钟日报》,1904年8月30日。
27 梁启超:《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页146。
28 《无生来函照录》,《苏报》,1903年5月20日。
29 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页368。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第6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3003.html
综合言之,报刊传媒的民间化,反映了一些分散的个人与团体通过创办报刊而介入公共领域的努力,它不仅对形塑清末上海公共领域的基本面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建构起新的信息流通体系和舆论模式,从而为公共领域表达自身的一般诉求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本文原载于《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1年2月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第67-75页。
注释:
1 哈贝马斯(Jügen 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页107。
2 胡道静:《上海的日报》,载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页280。
3 冯自由:《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革命逸史》初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页115。
4 这一数据及下文几个未注明出处的数据均系笔者根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胡道静:《上海的定期刊物》、《上海的日报》,载上海通志馆编:《上海通志馆期刊》,第1卷第1-3期(1933),第2卷第1期(1934);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2、3、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82);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等有关书籍资料统计而来。
5 《上海报界之一斑》,《东方杂志》,第6卷第12号,1910年1月6日。
6;12;16;39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页63;100;101;177。
7 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页52。
8;9 《《警钟》招股事略并章程》,《俄事警闻》,1904年1月30日。
10;13;19;36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页129;130;127;130。
11 寿尔撰,张雁深摘译:《田凫号航行记》,载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页417。
14 《本报告白》,《选报》,第1期,1901年11月11日。
15 《本社广告》,《警钟日报》,1904年2月26日。
16 17 《本报大改良》,《苏报》,1903年6月1日。
18 上海商务总会编:《华商行名簿册》(1906年、1909年)。
20 吴日含、费孝通:《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页16。
21 东海觉我(徐念慈):《丁未年小说界发行书目调查表》,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页265-75。
22 毕树棠:《谈绣像小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页129。
23 陆绍明(亮成):《月月小说发刊词》,《月月小说》,第一年第3号,1906年12月30日。
24 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著,金燕宁译:《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页41。
25 《说报战》,《警钟日报》,1904年3月16日。
26 《民穷财尽何以堪此》、《第二刚毅已到沪》、《铁良南下之由》,《警钟日报》,1904年8月30日。
27 梁启超:《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页146。
28 《无生来函照录》,《苏报》,1903年5月20日。
29 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页368。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