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报业:面临重新洗牌
,《青年报》总编张延平不仅拉来北京市的领导座镇,还不知用了什麽手腕,把《中国日报》的一把手请来致辞,其意似乎是在说:「我们不与你们争夺全国的市场,我们要的是北京的市场。」但无论双方的领导怎麽说,这种竞争在以后的日子肯定会凸显出来。
北京报业:面临重新洗牌(第2页)
北京晨报 :不太成熟
1998年7月份《北京晨报》创办,业内人士对这份报纸的特点概括为:在出版上突出一个“早”字,内容上注重一个“全”字。北京晨报至今内容沿袭《北青报》、《晚报》的老路子而少有突破,北京晨报的病根在于没有真正经历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洗礼。由于赶上了个好时候,当年北京报业竞争并不激烈,《晨报》经营上取得了不赖的收益,但似乎难有突破。人大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更是明确指出:《晨报》的市场还不稳固,它的核心价值相对也不够明显。它的特点也就是早报、信息快餐、版面轻快简洁,适合生活节奏加快的都市人在早晨翻阅。它不怕《青年报》的厚、沉,越厚越沉它就越有优势——很少有人愿意在早晨读一份《青年报》。而《京华时报》打的同样是信息快餐,它直接挑战的就是《晨报》。《晨报》自身似乎也感觉到了这种威胁。《北京晨报》2001年的广告指标是1.6个亿,很难达到。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京华时报》的出现,侵蚀了它的市场分额。
《京华时报》出台的那天,《北京晨报》在北京推出中国第一份宽带《晨报》。读者利用专用浏览软件,就可以阅读当天印刷出版发行的报纸。从《晨报》弄出的这个不大不小的噱头来看,它也真是感觉到了压力。《北京晨报》在去年8月启用最现代化电脑采编平台后,再次将最新技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引入报业,技术进步走在了同行前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一套现代化的商业管理系统,在中国报业系统中是首次使用。有关媒体研究专家认为,这是报业在“告别铅与火”、“丢掉纸和笔”后的又一次革命,是京城报业进入高层次的经营管理竞争的一个重要标志。
论文北京报业:面临重新洗牌(第2页)来自
北京娱乐信报:崭露头角
2000年下半年,北京的报摊上多了一份新面孔。这就是《北京娱乐信报》,其前身是有近20年历史的《戏剧电影报》。《信报》的出现,首先引人注意的并非它的出手不凡,而是报纸背后的两位人物:一位是家喻户晓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他的头衔是名誉社长,另一位是原《北京青年报》的主帅、被人认为有亲和力和战略眼光的崔恩卿。
《信报》的定位是一张以娱乐为特色的新闻纸,对这种定位的理解,崔思卿说,“办报就像打拳,虚虚实实,有实有虚。”
现在,相当一部分人有了买《信报》的习惯,人们对《信报》的评价是:比较好看。这个简单的评价对《信报》却极有意义。崔恩卿说,《信报》一直是按预定计划和轨迹发展的,到目前已经基本被市场接受,是一个成型的产品。
《信报》虽然在发行上也很下工夫,但广告经营明显较弱,不过由于信报创刊已一年有余,品牌认知度较高,是个可塑的媒体。《信报》的股份比例是,《信报》51%,老舍基金会9%,昆朋网站40%。近来又融资成功,实力大增。
京华时报: 潜力无限2001年5月28日,对北京传媒市场来说绝对是个重要的日子,也是媒体工作者无法忘怀的日子——“北京人的都市报”的 《京华时报》创刊了。这份都市类综合日报由北大文化发展集团出资5000万元和中国第一大党报《人民日报》联合创办。以5000万元首批启动资金进入北京报业市场,《京华时报》抬高了资本进入报业的门槛。
《京华时报》的诞生,在某种程度上又同时具有着风向标的意味,因而它的出现让业界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观察目标。 从理念销售到产品销售,《京华时报》都直接地制造出一种抢先一步的感觉。《京华时报》出来前后,北京的户外广告、地铁广告、电台广播几乎在同时传达该报的理念——《京华时报》,北京人的都市报。从销售的角度看,一份创办才一个月的报纸发行量能达到30万份,这是一个惊人的高度。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户外宣传到1200万的概念招商,从买报纸搭饮料的市场推广到遍布地铁、天桥的发行策略,从高薪招聘趋之若骛到搅乱北京报业一池春水,它打破了北京乃至全国报业市场的诸多定式,彻底搅乱了北京报业市场格局。
北京各大报看中北京人的阅读习惯势力,从而将竞争的层次维持在同质化的产品的基础上,去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要。但《京华时报》的决心很大,必须改变这种阅读习惯,市场的洗牌才有完全的可能。于是由区域新闻加专业新闻加专刊组合的《京华时报》,凸现了当地新闻的分量,并细分了新闻源和新闻的专业属性,对引导阅读而不是迎合阅读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与《南方都市报》一样,他们对消息的处理,再不是很累赘的描述, 《北京报业:面临重新洗牌(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3122.html
北京报业:面临重新洗牌(第2页)
北京晨报 :不太成熟
1998年7月份《北京晨报》创办,业内人士对这份报纸的特点概括为:在出版上突出一个“早”字,内容上注重一个“全”字。北京晨报至今内容沿袭《北青报》、《晚报》的老路子而少有突破,北京晨报的病根在于没有真正经历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洗礼。由于赶上了个好时候,当年北京报业竞争并不激烈,《晨报》经营上取得了不赖的收益,但似乎难有突破。人大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更是明确指出:《晨报》的市场还不稳固,它的核心价值相对也不够明显。它的特点也就是早报、信息快餐、版面轻快简洁,适合生活节奏加快的都市人在早晨翻阅。它不怕《青年报》的厚、沉,越厚越沉它就越有优势——很少有人愿意在早晨读一份《青年报》。而《京华时报》打的同样是信息快餐,它直接挑战的就是《晨报》。《晨报》自身似乎也感觉到了这种威胁。《北京晨报》2001年的广告指标是1.6个亿,很难达到。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京华时报》的出现,侵蚀了它的市场分额。
《京华时报》出台的那天,《北京晨报》在北京推出中国第一份宽带《晨报》。读者利用专用浏览软件,就可以阅读当天印刷出版发行的报纸。从《晨报》弄出的这个不大不小的噱头来看,它也真是感觉到了压力。《北京晨报》在去年8月启用最现代化电脑采编平台后,再次将最新技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引入报业,技术进步走在了同行前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一套现代化的商业管理系统,在中国报业系统中是首次使用。有关媒体研究专家认为,这是报业在“告别铅与火”、“丢掉纸和笔”后的又一次革命,是京城报业进入高层次的经营管理竞争的一个重要标志。
论文北京报业:面临重新洗牌(第2页)来自
北京娱乐信报:崭露头角
2000年下半年,北京的报摊上多了一份新面孔。这就是《北京娱乐信报》,其前身是有近20年历史的《戏剧电影报》。《信报》的出现,首先引人注意的并非它的出手不凡,而是报纸背后的两位人物:一位是家喻户晓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他的头衔是名誉社长,另一位是原《北京青年报》的主帅、被人认为有亲和力和战略眼光的崔恩卿。
《信报》的定位是一张以娱乐为特色的新闻纸,对这种定位的理解,崔思卿说,“办报就像打拳,虚虚实实,有实有虚。”
现在,相当一部分人有了买《信报》的习惯,人们对《信报》的评价是:比较好看。这个简单的评价对《信报》却极有意义。崔恩卿说,《信报》一直是按预定计划和轨迹发展的,到目前已经基本被市场接受,是一个成型的产品。
《信报》虽然在发行上也很下工夫,但广告经营明显较弱,不过由于信报创刊已一年有余,品牌认知度较高,是个可塑的媒体。《信报》的股份比例是,《信报》51%,老舍基金会9%,昆朋网站40%。近来又融资成功,实力大增。
京华时报: 潜力无限2001年5月28日,对北京传媒市场来说绝对是个重要的日子,也是媒体工作者无法忘怀的日子——“北京人的都市报”的 《京华时报》创刊了。这份都市类综合日报由北大文化发展集团出资5000万元和中国第一大党报《人民日报》联合创办。以5000万元首批启动资金进入北京报业市场,《京华时报》抬高了资本进入报业的门槛。
《京华时报》的诞生,在某种程度上又同时具有着风向标的意味,因而它的出现让业界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观察目标。 从理念销售到产品销售,《京华时报》都直接地制造出一种抢先一步的感觉。《京华时报》出来前后,北京的户外广告、地铁广告、电台广播几乎在同时传达该报的理念——《京华时报》,北京人的都市报。从销售的角度看,一份创办才一个月的报纸发行量能达到30万份,这是一个惊人的高度。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户外宣传到1200万的概念招商,从买报纸搭饮料的市场推广到遍布地铁、天桥的发行策略,从高薪招聘趋之若骛到搅乱北京报业一池春水,它打破了北京乃至全国报业市场的诸多定式,彻底搅乱了北京报业市场格局。
北京各大报看中北京人的阅读习惯势力,从而将竞争的层次维持在同质化的产品的基础上,去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要。但《京华时报》的决心很大,必须改变这种阅读习惯,市场的洗牌才有完全的可能。于是由区域新闻加专业新闻加专刊组合的《京华时报》,凸现了当地新闻的分量,并细分了新闻源和新闻的专业属性,对引导阅读而不是迎合阅读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与《南方都市报》一样,他们对消息的处理,再不是很累赘的描述, 《北京报业:面临重新洗牌(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