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电视纪录片的演变2003年纪录片论坛之二
时间:2002年5月28日
地点: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405室
要点:
1、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电影的纪实语言
2、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
3、1982年《话说长江》的播出使人耳目一新
4、1984年开拍的《话说运河》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
5、1989年搞纪实语言的人朝着不同的方向使劲
6、1991年《沙与海》成为国内第一次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
7、《望长城》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又一个高峰
8、1993年开播的《生活空间》站在非常前卫的位置上
9、从90年代末到现在纪实语言处在比较停滞的状态
这是纪录片论坛研讨活动的第二天,上午主要由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朱羽君对中国20年电视纪录片视听语言的演变做了全面的总结,下午与会代表主要就纪录片语言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研讨。研讨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东方时空》总制片人陈虻主持。
陈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
近20年来,中国纪录片在中国电视屏幕上,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纪录片的发展,用什么语言表现,用什么语言记录,用什么方式跟观众交流,也有很多的变化。比如我们在从业过程中听到很多说法,什么叫直接电影、真实电影。纪录片还有一种分类,叫介入式和非介入式。前不久英国一个制片人讲,在英国纪录片分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访问式的,第二种是跟踪记录式的,第三种是偷拍式的,第四种是真实再现式的。英国BBC把纪录片创作手法分成四种不同表现形式。总之,各有各的分类,但是最终人们都是想通过影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这20年,中国纪录片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在这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请广播学院的教授朱羽君老师为我们从头细说。
朱羽君(北京广播学院教授):
20多年来,中国纪实语言发展状况、方向、轨迹是什么?我觉得它更加走向人本化的传播。
20年来,我们的电视纪实语言在朝这样几个方向前进: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于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多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回顾20年,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什么?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电影的纪实语言,也就是电影语言。电影语言的特点,尤其对于中央电视台来说,80年代,几乎所有的手段都是电影的,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电影的。
那时候最基本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我70年代在电视台拍片子,我们当时拿的机器是16毫米的,就是电影的,而且我那时候拍摄也是这样的情况,机器是用手摇发条的。手摇发条的最长时间只有22秒左右,上紧一把发条,要拍摄这个时间。我们每次上片子的时候,一盘片子是一百尺,能够拍摄的时间是3分钟。给我们一个主题的片比是3:1,只有三盘片子,300寸必须拍一个主题。所以,那时的语言不可能不是电影的。这就使那时人们的智慧集中在怎样用好片子上,怎么样运用视觉的因素,怎样把某一元素说清楚。而且那时我们用的机器不可能录音,没有录音设备。我是60年毕业以后,参与了一些摄影过程,除了拍摄中央首长,派一个人另外录音,到时候非常困难的对上几句话以外,都是没有声音的。
那时候大部分的新闻是采取点式的取材方式。图象、解说词、音乐这三条线是完全平行的进行,互相独立。
那时的解说词非常完整,非常独立。脱离片子,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比如那时的《生土源》、《深山养路工》、《放路》等等,很多片子都是这样的,最好的片子也是这样的。一直到80年代中期,纪录片基本上还都是这种语言模式。因为这种形式也是以前没有的,以前连影都看不到,这种方式至少能让观众看到毛主席什么样,天安门什么样,所以大家对这种语言采取了欢迎的态度。
我下面给大家放一个,以这种语言为代表的片段,演示八分钟。我们看看当时纪实语言的状况。
(播放70年代后期用电影胶片拍的影片《甘枝梅》片段)
这个片子叫《甘枝梅》,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好的片子,而且作为一个典型发给地方台去学习。
画面能够运动起来,在那个时候就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当时能够把20多秒的发条用得非常精彩,或者是长一点的片比能够用得非常好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里,移动使用得非常好。
这的音乐是独立进行的,处于一种伴随状态。
片子的解说词还是非常官化的,还有播音腔。
另外的一种智慧就是在镜头的使用上,使用很美且镜头十分完整。对角线构图的拍摄非常用心。摇下去肯定是一张笑脸。那时的片子推到最后总是非常工整的一张笑脸,因为大家都有一种非常好的表情,非常向上的情绪。
这在80年代以前是非常标准的纪实语言状态。
1979年 《20年电视纪录片的演变2003年纪录片论坛之二》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3216.html
地点: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405室
要点:
1、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电影的纪实语言
2、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
3、1982年《话说长江》的播出使人耳目一新
4、1984年开拍的《话说运河》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
5、1989年搞纪实语言的人朝着不同的方向使劲
6、1991年《沙与海》成为国内第一次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
7、《望长城》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又一个高峰
8、1993年开播的《生活空间》站在非常前卫的位置上
9、从90年代末到现在纪实语言处在比较停滞的状态
这是纪录片论坛研讨活动的第二天,上午主要由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朱羽君对中国20年电视纪录片视听语言的演变做了全面的总结,下午与会代表主要就纪录片语言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研讨。研讨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东方时空》总制片人陈虻主持。
陈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
近20年来,中国纪录片在中国电视屏幕上,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纪录片的发展,用什么语言表现,用什么语言记录,用什么方式跟观众交流,也有很多的变化。比如我们在从业过程中听到很多说法,什么叫直接电影、真实电影。纪录片还有一种分类,叫介入式和非介入式。前不久英国一个制片人讲,在英国纪录片分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访问式的,第二种是跟踪记录式的,第三种是偷拍式的,第四种是真实再现式的。英国BBC把纪录片创作手法分成四种不同表现形式。总之,各有各的分类,但是最终人们都是想通过影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这20年,中国纪录片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在这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请广播学院的教授朱羽君老师为我们从头细说。
朱羽君(北京广播学院教授):
20多年来,中国纪实语言发展状况、方向、轨迹是什么?我觉得它更加走向人本化的传播。
20年来,我们的电视纪实语言在朝这样几个方向前进: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于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多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回顾20年,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什么?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电影的纪实语言,也就是电影语言。电影语言的特点,尤其对于中央电视台来说,80年代,几乎所有的手段都是电影的,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电影的。
那时候最基本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我70年代在电视台拍片子,我们当时拿的机器是16毫米的,就是电影的,而且我那时候拍摄也是这样的情况,机器是用手摇发条的。手摇发条的最长时间只有22秒左右,上紧一把发条,要拍摄这个时间。我们每次上片子的时候,一盘片子是一百尺,能够拍摄的时间是3分钟。给我们一个主题的片比是3:1,只有三盘片子,300寸必须拍一个主题。所以,那时的语言不可能不是电影的。这就使那时人们的智慧集中在怎样用好片子上,怎么样运用视觉的因素,怎样把某一元素说清楚。而且那时我们用的机器不可能录音,没有录音设备。我是60年毕业以后,参与了一些摄影过程,除了拍摄中央首长,派一个人另外录音,到时候非常困难的对上几句话以外,都是没有声音的。
那时候大部分的新闻是采取点式的取材方式。图象、解说词、音乐这三条线是完全平行的进行,互相独立。
那时的解说词非常完整,非常独立。脱离片子,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比如那时的《生土源》、《深山养路工》、《放路》等等,很多片子都是这样的,最好的片子也是这样的。一直到80年代中期,纪录片基本上还都是这种语言模式。因为这种形式也是以前没有的,以前连影都看不到,这种方式至少能让观众看到毛主席什么样,天安门什么样,所以大家对这种语言采取了欢迎的态度。
我下面给大家放一个,以这种语言为代表的片段,演示八分钟。我们看看当时纪实语言的状况。
(播放70年代后期用电影胶片拍的影片《甘枝梅》片段)
这个片子叫《甘枝梅》,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好的片子,而且作为一个典型发给地方台去学习。
画面能够运动起来,在那个时候就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当时能够把20多秒的发条用得非常精彩,或者是长一点的片比能够用得非常好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里,移动使用得非常好。
这的音乐是独立进行的,处于一种伴随状态。
片子的解说词还是非常官化的,还有播音腔。
另外的一种智慧就是在镜头的使用上,使用很美且镜头十分完整。对角线构图的拍摄非常用心。摇下去肯定是一张笑脸。那时的片子推到最后总是非常工整的一张笑脸,因为大家都有一种非常好的表情,非常向上的情绪。
这在80年代以前是非常标准的纪实语言状态。
1979年 《20年电视纪录片的演变2003年纪录片论坛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