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杜牧《清明》
游子的“清明祭” 重读杜牧《清明》
◎陈 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仲春之末、暮春之初,这时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再恰当不过了。
据传清明节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到唐朝,人们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在清明(寒食节),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祭奠亡灵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清明时节,人们心态会因祭奠的对象不同而不同:“告慰与祈福”——祭奠祖先者的心态;“解脱与担当”——祭奠同辈者的心态;“悲凉与无奈”——祭奠黑发人的白发人的心态。
杜牧《清明》诗中的“行人”又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个清明,天气不清朗,四野不明净。这个清明,飘荡着朦朦胧胧、纷纷绵绵的仲春细雨,飘荡着似有若无、无边无际的恼人愁雨。这仲春细雨呀,没有盛夏暴雨的豪放,没有清秋淫雨的忧愁,没有冬日冻雨的苦寒;这仲春细雨呀,让人莫名生出些许感慨——自己的、亡人的、现实的、未来的、人生的、宇宙的……这仲春细雨呀,是使行人的幽思若有若无地涌上心头却又无处安放、无法排遣的雨!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纷纷雨”中的游子,最为烦恼最为焦灼。祭奠扫墓,本应在故乡;如果安居他乡,可以设置祭案遥对故里祝祭一番;游子却奔波在异地陌途;如果在客舍驿站,也可以购置祭品遥祭亡人。可是,这游子还行走在这恼人愁雨中。
笼罩着游子的乡愁,是清明雨帘中的乡愁,不能回味月圆中秋的温馨,不能回味清爽重阳的安慰,不能回味融融年夜的和乐。“断魂”已是一种难以承受的乡愁了。
这“断魂”的乡愁,有歉疚,有忧伤——我是一个男儿呀!今天,我应该在祖先的灵牌前焚香奠酒呀!今天,故里亡灵的坟墓有人祭扫吗?
这“断魂”的乡愁,有告慰亡灵的渴盼,有担当光耀门楣责任的自慰和担当不足的失落与自责;这“断魂”的乡愁,有羁旅的孤寂,有人生的失意;这“断魂”的乡愁,有安顿好自己以免除家人挂念、担忧的移情;这“断魂”的乡愁,有急于卸下心头的烦忧、急于摆脱“清明纷纷雨”的焦躁。
这“断魂”的乡愁,有很多,有很多很多。
“欲”在这里是“将要”“快要”的意思。如果只有一个“断魂”,诗总缺了些意境。“欲断魂”——“那简直就是要断魂了”。游子的魂在断吗?游子的魂断了吗?游子的魂没断吧?“断”使得游子丰富复杂的情感心态有了动感:游子的“魂”好像一直在“断”又一直没“断”。这真是似断非断、无休无止的断魂啊!
“借问酒家何处有?”有什么可以慰藉游子这似断非断、无休无止的乡魂呢?怀里的那一抔乡井土吗?胸前悬挂的先人遗留的佩饰吗?读过一遍又一遍的来自故乡的尺素吗?珍藏于行囊中不舍得穿戴的慈母娇妻“临行密密缝”的衣巾吗?
在这“清明纷纷雨”中,这些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还是来一壶异乡的浊酒哦。用来遥远地祭奠,也用来痛快地消愁。
“借问”,既是游子的行为,也是游子的语言。那么客气,那么小心“借”字,从“清明纷纷雨”中的游子嘴里迸出,急切而肯定。
“问酒家”实际上是在寻找暂时的“故乡”。找一处“酒家”饮酒,实际上是让自己欲断的肝肠在暂时的故乡得到一丝慰藉。
“何处有?”游子看不到酒家,不知道它在哪里,但酒家是肯定有的。这一问,是一种“不管你是谁,请你一定要回答我”的坚定与执着。
“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游子眼中牧童的动作。“遥”是这句的关键,模糊而空灵。
“遥”,可以是远远的牧童。一声牛哞,让沉浸在乡愁中的游子看见远远的骑牛背戴草笠的牧童。“遥”可以是游子远远的“借问”。发现救星般牧童的游子,远远地对牧童坚定而执着、响亮而高亢地喊出“借问——,酒家——何处——有——?”“遥”,可以是远远的牧童抬手远远的一指。“遥指”,是儿童的动作和神情:指得很明确,但又指得不是很清楚;疑惑于眼前这个“怪人”为什么不像自己和牛儿一样回家却要去“酒家”,于是情愿又不情愿的远远一指。“遥”可以是牧童所指的远远的杏花丛中隐约可见的村落的屋脊。
“杏花村”,这是全诗中唯一的温馨的字眼;杏花,为恼人愁雨增添了一抹亮色。全诗只有这三个字配得上诗题“清明”,也让“响亮、清脆”的标题有了依托。这远远的杏花,再次触动了游子的乡情:那暖暖的颜色,让游子耳中又响起了曾无数次回响在心中的家人的欢声笑语;那粉粉的质感,让游子人欢喜,让游子心疼。
杏花丛中飘着酒旗的地方,热闹,还是孤独;弥漫在“杏花村”酒家的酒香,熟悉,还是生疏。这矛盾的滋味,这可望的、将可及的而又不可及的“慰藉”,揉碎了游子断魂的乡愁……
游子最愁在清明,“清明雨”中合断魂。
(陈洋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363123) 《重读杜牧《清明》》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3218.html
◎陈 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仲春之末、暮春之初,这时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再恰当不过了。
据传清明节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到唐朝,人们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在清明(寒食节),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祭奠亡灵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清明时节,人们心态会因祭奠的对象不同而不同:“告慰与祈福”——祭奠祖先者的心态;“解脱与担当”——祭奠同辈者的心态;“悲凉与无奈”——祭奠黑发人的白发人的心态。
杜牧《清明》诗中的“行人”又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个清明,天气不清朗,四野不明净。这个清明,飘荡着朦朦胧胧、纷纷绵绵的仲春细雨,飘荡着似有若无、无边无际的恼人愁雨。这仲春细雨呀,没有盛夏暴雨的豪放,没有清秋淫雨的忧愁,没有冬日冻雨的苦寒;这仲春细雨呀,让人莫名生出些许感慨——自己的、亡人的、现实的、未来的、人生的、宇宙的……这仲春细雨呀,是使行人的幽思若有若无地涌上心头却又无处安放、无法排遣的雨!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纷纷雨”中的游子,最为烦恼最为焦灼。祭奠扫墓,本应在故乡;如果安居他乡,可以设置祭案遥对故里祝祭一番;游子却奔波在异地陌途;如果在客舍驿站,也可以购置祭品遥祭亡人。可是,这游子还行走在这恼人愁雨中。
笼罩着游子的乡愁,是清明雨帘中的乡愁,不能回味月圆中秋的温馨,不能回味清爽重阳的安慰,不能回味融融年夜的和乐。“断魂”已是一种难以承受的乡愁了。
这“断魂”的乡愁,有歉疚,有忧伤——我是一个男儿呀!今天,我应该在祖先的灵牌前焚香奠酒呀!今天,故里亡灵的坟墓有人祭扫吗?
这“断魂”的乡愁,有告慰亡灵的渴盼,有担当光耀门楣责任的自慰和担当不足的失落与自责;这“断魂”的乡愁,有羁旅的孤寂,有人生的失意;这“断魂”的乡愁,有安顿好自己以免除家人挂念、担忧的移情;这“断魂”的乡愁,有急于卸下心头的烦忧、急于摆脱“清明纷纷雨”的焦躁。
这“断魂”的乡愁,有很多,有很多很多。
“欲”在这里是“将要”“快要”的意思。如果只有一个“断魂”,诗总缺了些意境。“欲断魂”——“那简直就是要断魂了”。游子的魂在断吗?游子的魂断了吗?游子的魂没断吧?“断”使得游子丰富复杂的情感心态有了动感:游子的“魂”好像一直在“断”又一直没“断”。这真是似断非断、无休无止的断魂啊!
“借问酒家何处有?”有什么可以慰藉游子这似断非断、无休无止的乡魂呢?怀里的那一抔乡井土吗?胸前悬挂的先人遗留的佩饰吗?读过一遍又一遍的来自故乡的尺素吗?珍藏于行囊中不舍得穿戴的慈母娇妻“临行密密缝”的衣巾吗?
在这“清明纷纷雨”中,这些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还是来一壶异乡的浊酒哦。用来遥远地祭奠,也用来痛快地消愁。
“借问”,既是游子的行为,也是游子的语言。那么客气,那么小心“借”字,从“清明纷纷雨”中的游子嘴里迸出,急切而肯定。
“问酒家”实际上是在寻找暂时的“故乡”。找一处“酒家”饮酒,实际上是让自己欲断的肝肠在暂时的故乡得到一丝慰藉。
“何处有?”游子看不到酒家,不知道它在哪里,但酒家是肯定有的。这一问,是一种“不管你是谁,请你一定要回答我”的坚定与执着。
“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游子眼中牧童的动作。“遥”是这句的关键,模糊而空灵。
“遥”,可以是远远的牧童。一声牛哞,让沉浸在乡愁中的游子看见远远的骑牛背戴草笠的牧童。“遥”可以是游子远远的“借问”。发现救星般牧童的游子,远远地对牧童坚定而执着、响亮而高亢地喊出“借问——,酒家——何处——有——?”“遥”,可以是远远的牧童抬手远远的一指。“遥指”,是儿童的动作和神情:指得很明确,但又指得不是很清楚;疑惑于眼前这个“怪人”为什么不像自己和牛儿一样回家却要去“酒家”,于是情愿又不情愿的远远一指。“遥”可以是牧童所指的远远的杏花丛中隐约可见的村落的屋脊。
“杏花村”,这是全诗中唯一的温馨的字眼;杏花,为恼人愁雨增添了一抹亮色。全诗只有这三个字配得上诗题“清明”,也让“响亮、清脆”的标题有了依托。这远远的杏花,再次触动了游子的乡情:那暖暖的颜色,让游子耳中又响起了曾无数次回响在心中的家人的欢声笑语;那粉粉的质感,让游子人欢喜,让游子心疼。
杏花丛中飘着酒旗的地方,热闹,还是孤独;弥漫在“杏花村”酒家的酒香,熟悉,还是生疏。这矛盾的滋味,这可望的、将可及的而又不可及的“慰藉”,揉碎了游子断魂的乡愁……
游子最愁在清明,“清明雨”中合断魂。
(陈洋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363123) 《重读杜牧《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