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解释框架的新闻传播四维结构
和受众那里,其中,传播者的信息寻求一般会主动地顺应受众的信息寻求趋向。这样一来,将该模式当成解释框架来运用之时,就不至于勉为其难地将一种理论假设贯彻到底从而陷入“使某些关于一种模式的构成或运行中的过程的假设永恒化” [13]和僵化的尴尬,因为可根据不同的传播现实,同时考量不同的变量,从而对传播现实作出符合不同情境的描述。
[参考文献]
[1] 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P44 华夏出版社2000年
[2] 麦奎尔、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P4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 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P44 华夏出版社2000年
[4] James Watson and Anne Hill 《A Dictionary Of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tudies》(Fourth Edition,1997)P248
[5] 麦奎尔、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P3-4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6]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1943年9月1日《解放日报》
作为解释框架的新闻传播四维结构(第4页) 《作为解释框架的新闻传播四维结构(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3228.html
[参考文献]
[1] 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P44 华夏出版社2000年
[2] 麦奎尔、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P4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 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P44 华夏出版社2000年
[4] James Watson and Anne Hill 《A Dictionary Of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tudies》(Fourth Edition,1997)P248
[5] 麦奎尔、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P3-4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6]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1943年9月1日《解放日报》
作为解释框架的新闻传播四维结构(第4页) 《作为解释框架的新闻传播四维结构(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