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财富与贫困的思考
面出人头地,偷懒(闲暇)虽不会受到责备,但却绝不会赢得社会尊敬。
凡勃仑还注意到另一种前工业社会,即古代冰岛、日本幕府社会。这种社会中存在一种明显的有闲阶级,但这种阶级却不是无所事事的懒人,而是社会上最为忙碌的人群,但他们的工作却是掠夺性的,他们凭着武力或狡黠地掠夺财富,本身并不靠技艺或劳动从事工作。虽然这些有闲阶级取之于社会,而且也没有贡献出任何生产性的服务以作回报,但是他们的行径却得到社会默许。因为这些社会富裕得足以养得起一种不事生产的阶级,而习俗中的尚武精神又使一般人对这种阶级格外推崇,因此这种阶级不但未被视为寄生虫,反而被奉为能者与强者。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工作的态度便有极大的改变。有闲阶级的活动即用武力赢取财富就被视为一种荣誉而为社会所推崇。相反,依靠出卖劳力的穷苦劳工却遭到社会鄙视。自亚当斯密以来的古典经济学家们一直认为好逸恶劳是人类的天性,而凡勃仑却认为,这是人类生活方式在掠夺精神影响下堕落的一种表现,因为一个崇尚武力和掠夺的社会,根本不可能尊重人类劳动。
凡勃仑的眼光继续往前延伸,他在现代生活里看到了人类劣根性的久远遗传。现代社会里,有闲阶级改变了它的职业,改良了它的方法,但是它的目标---不事工作而专事掠夺却同样不变,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往它们专门寻求女色或战利品,而现在代之以起的是追求金钱和积累财富,而炫耀财富或穷奢极侈却成为挂在印地安人帐篷上的人头皮的现代仿本。有闲阶级不仅因袭着古老的掠夺习性,他们个人的劫掠力量也仍然如以往时代一样备受社会推崇。凡勃仑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为求在社会上受尊重,一个人必须要获致某种标准以上的的财富;正如同较早先的掠夺性阶级一样,野蛮人必须要获致部族里体力、武艺与狡黠的标准。”同样地,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亦必须以力服力,才能赢得其他人的敬畏,而在这种“力”的竞赛过程中,凡是从事于非掠夺性工作的人,往往自觉低下。
凡勃仑的贡献不仅止于此,他的关于现代人只是未十分开化的野蛮人的观点,不仅说明了有闲阶级存在的现实,而且暗示了一种社会内聚力的本质。因为早先的经济学家并未能十分清楚地说出当社会组成阶级的利益发生重大分歧之时,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社会束缚在一起,按照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观点,当无产阶级毫不妥协时,是什么力量消解了革命?凡勃仑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自己独特的解答。他认为,下层阶级与上层阶级并不是针锋相对的,他们受限于一种看不见但十分坚牢的共同态度:工人阶级并不企图取代他们的管理者,他们只是试着去模仿他们。他们本身皆默认,他们所做的工作,比他们主人的工作要不“体面”得多。但是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于除掉较高的阶级,而是设法让自己成为较高阶级的一员。正是这种心态,使社会得以保持平衡稳定。
凡勃仑对富人社会行为的研究颇为辛辣,《有闲阶级论》就是围绕富人因自己的财富而产生的优越感以及他们为了炫耀自己的优越而采取的种种行动而写的。凡勃仑认为,在19世纪,富裕的最大问题就是阶级结构的不良,富人的精神特质总让人感到荒谬。富人要炫耀自己的财富,才能显示出自身的优越,而只有两件事情才能让他达到这一目的,大量的闲暇和大量的消费。在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工作的世界中,大量的闲暇是富人所能造成的唯一与众不同的特点:富人自己也许需要工作,但他们的妇女却可以享有闲暇,而表现他们有不同的身份。他们进行大量消费时,总是强调购买物品所支付的高昂“价格”来加深大家的印象,而购买时的鉴赏力却非常粗俗。与此同时,财富被大量花费在“官能娱乐”---美食、饮酒和各式各样的性关系上。但是一个人的饮食作乐有一定的生理限度,这种限度也一样适用于性爱。经历过一定时日以后,暴饮暴食逐渐地不再为人所赞赏,反而成了人们批评的对象,同样,一度被认为最能显示财富所带来的乐趣---性杂交最后也成为大众的娱乐,甚至成为一种“保健疗法”,这时候富人在官能上的娱乐终于不再是令人羡慕的“专利”,于是富人开始尝试用财富创造尊敬,下列两种方法通常是最为便利的手法,一是购买爵位,如理发学徒阿克莱特(Dick Arkwright)因发明了旧式纺织机致富以后,他便花了大量金钱购买爵位,让自己摇身一变成为理查爵士(Sir Richard ),混迹于贵族之中;二是通婚,到1909年,美国已有500位富豪之家的女继承人,为了改善她们家族的声望而被远嫁外国,与她们一起嫁出去的是2亿美元。其中最有名的是凡德别特家族与马波罗公爵的联姻,这次联姻花了1000万美元左右,而联姻的“成就”也非常圆满:凡德别特家族抛弃了他们的强盗传统,他们的后代也从此变成极有声望的上层人士。这种情况表明,尽管这个世界多姿多彩,但它毕竟仍然与欧洲世界有着血缘关系,欧洲社会的传统依然起着作用,一个人仅仅有钱还不能创造尊敬,世界上有一种比单纯凭财富所获致的东西更高的荣誉。
自凡勃仑的《有闲阶级论》一出,再没有富人能够自由挥霍浪费而不遭社会讽刺。凡勃仑本人也博得巨大社会声誉,不过这种声名是以讽刺家而不是以经济学家著称。社会激进分子与知识分子们推崇他,而其他经济学家则不断探问他是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仍在怀疑他所说的一切是否值得严肃对待。不过越到后来,人们越认识到凡勃仑的研究的确触及到他所处时代的中心过程,而在同时期经济学家的探测之中,这一各种矛盾暴露得特别充分的过程却出奇地受到忽视,可以说只有他,也唯有他有别于同时代其它的经济学家,以一双新的眼睛看世界,这里且不说他在别的方面的巨大贡献,只以他对有闲阶级的刻画为例,资本主义财阀是强盗大王这一点虽然令人不寒而栗,但却接近真实。他的学生---另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威斯雷米歇尔曾对他的先师作过如下评论:“凡勃仑给世界带来了一种令人困惑的影响---他象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访客,以超然的眼光,冷静地剖析时下司空见惯之物,他平常思想里所熟悉的一切,就象外力在他身上炼成的奇妙产物一样。在社会科学的领域里,没有其他一个心智的解放者,能象他一般地摆脱环境的微妙箝制,而在思想探究的领域里,我们几乎再也找不到一个象他一样锲而不舍的人。”距离凡勃仑《有闲阶级论》出版的时代已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这期间美国资产阶级自身的素质已发生了巨大改变,造成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也一直在改变,如今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财富的简单炫耀已经不再象过去一样获得社会尊敬。现代政治
观念本身往往是既得利益的试金石,人们往往会用观念来证明社会行为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里曾写下了有关金钱的千古名篇。自他以后,也不断有人在批判拜金主义和金钱迷幻症。但其实仔细深究,就会发现一点,历代哲士对金钱的不满,其实并不是对财富本身的不满,而是对富人们致富方式的不满,对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无视穷人苦难的不满。每每翻看历代哲人有关财富与贫富差距的讨论时,我常常感到他们那种对人类那种深沉的爱,感受到他们那种深刻的学理自信和道德自信。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与恩弗列罗夫斯基《俄国工人阶级状况》这两本书,体现了两位大思想家深厚的人文精神。马克思曾给予两本书极高的评价,后者的问世,他认为对当时的欧洲来说,“是一位严肃的观察家、无畏的战士和批判家、杰出的艺术家所作出的真正的发现。”在财富与贫困已成为困扰当代中国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时,我国的思想界又是如何诠释“财富与贫困”这一人类的基本问题呢?
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已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历史在这20多年的脚步是如此匆忙杂乱,几乎浓缩了整个20世纪的百年忧虑,即便是最有心的人也来不及思考这20年当中所发生的一切问题,有关财富与贫困的思考基本上被摒弃在知识界主流人士的视野之外。但到了今天,谁也不能再无视中国当代富裕阶层的存在:他们的行为方式已构成以消费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意识形态;他们那种巧取豪夺 《面对财富与贫困的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3229.html
凡勃仑还注意到另一种前工业社会,即古代冰岛、日本幕府社会。这种社会中存在一种明显的有闲阶级,但这种阶级却不是无所事事的懒人,而是社会上最为忙碌的人群,但他们的工作却是掠夺性的,他们凭着武力或狡黠地掠夺财富,本身并不靠技艺或劳动从事工作。虽然这些有闲阶级取之于社会,而且也没有贡献出任何生产性的服务以作回报,但是他们的行径却得到社会默许。因为这些社会富裕得足以养得起一种不事生产的阶级,而习俗中的尚武精神又使一般人对这种阶级格外推崇,因此这种阶级不但未被视为寄生虫,反而被奉为能者与强者。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工作的态度便有极大的改变。有闲阶级的活动即用武力赢取财富就被视为一种荣誉而为社会所推崇。相反,依靠出卖劳力的穷苦劳工却遭到社会鄙视。自亚当斯密以来的古典经济学家们一直认为好逸恶劳是人类的天性,而凡勃仑却认为,这是人类生活方式在掠夺精神影响下堕落的一种表现,因为一个崇尚武力和掠夺的社会,根本不可能尊重人类劳动。
凡勃仑的眼光继续往前延伸,他在现代生活里看到了人类劣根性的久远遗传。现代社会里,有闲阶级改变了它的职业,改良了它的方法,但是它的目标---不事工作而专事掠夺却同样不变,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往它们专门寻求女色或战利品,而现在代之以起的是追求金钱和积累财富,而炫耀财富或穷奢极侈却成为挂在印地安人帐篷上的人头皮的现代仿本。有闲阶级不仅因袭着古老的掠夺习性,他们个人的劫掠力量也仍然如以往时代一样备受社会推崇。凡勃仑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为求在社会上受尊重,一个人必须要获致某种标准以上的的财富;正如同较早先的掠夺性阶级一样,野蛮人必须要获致部族里体力、武艺与狡黠的标准。”同样地,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亦必须以力服力,才能赢得其他人的敬畏,而在这种“力”的竞赛过程中,凡是从事于非掠夺性工作的人,往往自觉低下。
凡勃仑的贡献不仅止于此,他的关于现代人只是未十分开化的野蛮人的观点,不仅说明了有闲阶级存在的现实,而且暗示了一种社会内聚力的本质。因为早先的经济学家并未能十分清楚地说出当社会组成阶级的利益发生重大分歧之时,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社会束缚在一起,按照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观点,当无产阶级毫不妥协时,是什么力量消解了革命?凡勃仑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自己独特的解答。他认为,下层阶级与上层阶级并不是针锋相对的,他们受限于一种看不见但十分坚牢的共同态度:工人阶级并不企图取代他们的管理者,他们只是试着去模仿他们。他们本身皆默认,他们所做的工作,比他们主人的工作要不“体面”得多。但是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于除掉较高的阶级,而是设法让自己成为较高阶级的一员。正是这种心态,使社会得以保持平衡稳定。
凡勃仑对富人社会行为的研究颇为辛辣,《有闲阶级论》就是围绕富人因自己的财富而产生的优越感以及他们为了炫耀自己的优越而采取的种种行动而写的。凡勃仑认为,在19世纪,富裕的最大问题就是阶级结构的不良,富人的精神特质总让人感到荒谬。富人要炫耀自己的财富,才能显示出自身的优越,而只有两件事情才能让他达到这一目的,大量的闲暇和大量的消费。在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工作的世界中,大量的闲暇是富人所能造成的唯一与众不同的特点:富人自己也许需要工作,但他们的妇女却可以享有闲暇,而表现他们有不同的身份。他们进行大量消费时,总是强调购买物品所支付的高昂“价格”来加深大家的印象,而购买时的鉴赏力却非常粗俗。与此同时,财富被大量花费在“官能娱乐”---美食、饮酒和各式各样的性关系上。但是一个人的饮食作乐有一定的生理限度,这种限度也一样适用于性爱。经历过一定时日以后,暴饮暴食逐渐地不再为人所赞赏,反而成了人们批评的对象,同样,一度被认为最能显示财富所带来的乐趣---性杂交最后也成为大众的娱乐,甚至成为一种“保健疗法”,这时候富人在官能上的娱乐终于不再是令人羡慕的“专利”,于是富人开始尝试用财富创造尊敬,下列两种方法通常是最为便利的手法,一是购买爵位,如理发学徒阿克莱特(Dick Arkwright)因发明了旧式纺织机致富以后,他便花了大量金钱购买爵位,让自己摇身一变成为理查爵士(Sir Richard ),混迹于贵族之中;二是通婚,到1909年,美国已有500位富豪之家的女继承人,为了改善她们家族的声望而被远嫁外国,与她们一起嫁出去的是2亿美元。其中最有名的是凡德别特家族与马波罗公爵的联姻,这次联姻花了1000万美元左右,而联姻的“成就”也非常圆满:凡德别特家族抛弃了他们的强盗传统,他们的后代也从此变成极有声望的上层人士。这种情况表明,尽管这个世界多姿多彩,但它毕竟仍然与欧洲世界有着血缘关系,欧洲社会的传统依然起着作用,一个人仅仅有钱还不能创造尊敬,世界上有一种比单纯凭财富所获致的东西更高的荣誉。
自凡勃仑的《有闲阶级论》一出,再没有富人能够自由挥霍浪费而不遭社会讽刺。凡勃仑本人也博得巨大社会声誉,不过这种声名是以讽刺家而不是以经济学家著称。社会激进分子与知识分子们推崇他,而其他经济学家则不断探问他是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仍在怀疑他所说的一切是否值得严肃对待。不过越到后来,人们越认识到凡勃仑的研究的确触及到他所处时代的中心过程,而在同时期经济学家的探测之中,这一各种矛盾暴露得特别充分的过程却出奇地受到忽视,可以说只有他,也唯有他有别于同时代其它的经济学家,以一双新的眼睛看世界,这里且不说他在别的方面的巨大贡献,只以他对有闲阶级的刻画为例,资本主义财阀是强盗大王这一点虽然令人不寒而栗,但却接近真实。他的学生---另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威斯雷米歇尔曾对他的先师作过如下评论:“凡勃仑给世界带来了一种令人困惑的影响---他象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访客,以超然的眼光,冷静地剖析时下司空见惯之物,他平常思想里所熟悉的一切,就象外力在他身上炼成的奇妙产物一样。在社会科学的领域里,没有其他一个心智的解放者,能象他一般地摆脱环境的微妙箝制,而在思想探究的领域里,我们几乎再也找不到一个象他一样锲而不舍的人。”距离凡勃仑《有闲阶级论》出版的时代已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这期间美国资产阶级自身的素质已发生了巨大改变,造成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也一直在改变,如今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财富的简单炫耀已经不再象过去一样获得社会尊敬。现代政治
家就比富翁有更特殊的社会地位,根据官方的统计,许多富翁愿意花一笔相当数目的钱去担任驻小国的大使,以获得社会地位。除此之外,一个人的尊严必须与音乐、艺术或慈善事业相结合。富人除了钱之外,必须在某些领域创下相关成就,否则根本无法获得社会尊敬。
观念本身往往是既得利益的试金石,人们往往会用观念来证明社会行为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里曾写下了有关金钱的千古名篇。自他以后,也不断有人在批判拜金主义和金钱迷幻症。但其实仔细深究,就会发现一点,历代哲士对金钱的不满,其实并不是对财富本身的不满,而是对富人们致富方式的不满,对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无视穷人苦难的不满。每每翻看历代哲人有关财富与贫富差距的讨论时,我常常感到他们那种对人类那种深沉的爱,感受到他们那种深刻的学理自信和道德自信。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与恩弗列罗夫斯基《俄国工人阶级状况》这两本书,体现了两位大思想家深厚的人文精神。马克思曾给予两本书极高的评价,后者的问世,他认为对当时的欧洲来说,“是一位严肃的观察家、无畏的战士和批判家、杰出的艺术家所作出的真正的发现。”在财富与贫困已成为困扰当代中国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时,我国的思想界又是如何诠释“财富与贫困”这一人类的基本问题呢?
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已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历史在这20多年的脚步是如此匆忙杂乱,几乎浓缩了整个20世纪的百年忧虑,即便是最有心的人也来不及思考这20年当中所发生的一切问题,有关财富与贫困的思考基本上被摒弃在知识界主流人士的视野之外。但到了今天,谁也不能再无视中国当代富裕阶层的存在:他们的行为方式已构成以消费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意识形态;他们那种巧取豪夺 《面对财富与贫困的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