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正文

火焰战争


种普遍性的热望——企图披上机械电子的坚甲,便可以刀枪不入。7这也许是一种厌恶躯体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虚构物的人格化,与人们日益明白的这样一个事实相符合,即我们全部的生命都由线缠绕着,我们人类共同的未来就写在糖果纸般大小的硅片上。)
    火焰之战看似空洞乏味,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些亚文化的实际情形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微妙证据。这些方式表明,在线的那些人的心里就是由媒体本身所塑造的。这些亚文化现象还使我们能前瞻未来几年的主流文化,那时的美国居民恐怕大部分都只是实际社区中的临时居住者了。一如加里斯·布兰文在《电脑性别》一文里所说:“加入因特网的电脑网络正以每三个月20%的速度增长,这是一个惊人的统计数字。它证明了人们对电子联系方式的爆炸性的兴趣。约一千万人访问电子新闻栏,而这个队伍正以数十位为单位增长。8就在《时代》杂志1993年2月8日的封面上关于网络垃圾的故事面世之后,WELL工作人员告诉我,新闻栏的浏览人数——此前已有3000多——现已增加了好几千,他说:“有人打电话问:‘这就是网络空间吗?’”
    没错,这是——“现实世界里的沙漠”。用波德莱尔的话来说:“在那里,一块块的土地正慢慢地在地图上衰败。”9那些花了不少时间经由电话线通过调制解调器而与虚拟空间相连接的那些人常常说他们有一种“异地”的特殊感觉。在网络上搜索一个又一个的会议,偷听正在进行的讨论会——这有点像在某个迷宫大宅里行走,把头探进一间又一间房子里。一个叫埃俄卡的网络使用者说:“WELL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它实际上给人一种‘实地’感觉。我盯着电脑的显示屏,但那感觉实在就是我‘在’某种东西里,我处于某个地方。”10
    由克林顿政府提出的宽频信息高速公路所能提供的“虚拟-现实交流”将使埃俄卡的“实地感觉”具体化。有一天,网络里将真正有一个“彼地”在。以当前的新发展做跳板,我们可以想像出头戴三维眼镜的网络使用者。在三维镜的耳塞里有一个四重声响系统。随着使用者视线上下左右的移动,电脑的高速程序能相应地使所见的世界(包括声音)活跃起来,创造出一个360度的幻境,一个真实时间里超现实的世界。霍华德·兰恩歌德完成了一种可有触觉的感觉中枢。想想吧,高技术的外套“知道”它们的使用者的四肢在什么空间位置,这种套装的内层会装备有一套智能感应器——这是一个有着很小的但可能摸得到的探测器网,配之以各种硬度的振动器,每平方英有好几百个这种零件,它们可以接收并传送一个可触物体的真实感觉。11
    一连上全球电话网,网络使用者就与有着同样装备的个人或集体联系上了。彼此似乎都是些可信的虚构故事:有生命的人物居住在三维空间(在这里,这现象是变幻不定的,它使人们想起格莱各·太特对毁了容的红脸麦克·杰克逊亦庄亦谐的看法,将他说成是未来跨种族者的先驱。未来的遗传学的解构已成了正统。自恋性戴着所有人类欲望的面具;性别、种族、年龄及其他的变异都能随着键盘上的一两声敲击而改变)。12莱因歌德这么想象:“你只需将手指抚过你的合作者的键盘,远在6000英里之外,一套操纵装置也会启动,以同样的先后秩序,同样的频率传播这种触觉。其方式同你希望的毫无二致。”13
    然而,必须注意到莱因歌德的这种预见的真正实现,恐怕还是21世纪早中期技术上的事。这需要一个全球性的光纤网,还需要很多功能相等的电脑能监视和控制装在身体地貌里的每个高山深谷、平原丘壑里的无数的感应器与效应器。就是那时,如果技术的状况还同现在一样的话,如我在早些时候的一篇文章里所定义的那样,要建立安全、高速的微观振动器网也还只是一种海市蜃楼。
    然而,关于网络文化的话题比网络空间要多。
    网络文化是一个分布很广的、松散的、准合法的、选择性的、对立的亚文化复合体(亚文化的共同目标是对技术商品的颠覆使用。这种商品常囿于激进的身体政治)……[网络文化]可分成几种主要领域:视觉技术,边缘科学,先锋艺术,大众文化。14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注意到了网络小说家威廉·吉布森的网络空间与多民族首府的世界空间之间的沟通。在后一空间里,大量的信息通过光纤束被标示出来,需要有认知制图学帮助解决。所谓认知制图学,是一种政治文化教育,目的在于赋予个人主体以更强的个人在全球系统的位置的意识。15詹姆逊认为:“我们相处的实际地理环境实质上是在对个体和集体的主体的定位之中,在于获得行为与奋斗的名义。这种名义目前被我们的空间与社会混乱而弄得中性化了。”16本文集的作者手握指南针和六分仪,已开始实施詹姆逊的计划,而留意着(就算是本能地留意)一位WELL居守者的矫正措施:
    这种媒介给了我们一种可能性(尽管也许有些虚幻)。那就是,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没有以权威和专家为中介的世界。读者、作者和批评家的互换如此之快,以至他们在一个共同创造的社区里(比如WELL)变得越来越不相干(参看本雅明《革命的文学》;在线作为一种媒介远远超过报纸。在这种媒体里,读者很可能同时是作者)。我对这些人并不反感:他们来到我们的社区,在此生活和参与着,并分析(他)的体验且对此进行思考。我想,要反对那些瞧不起这个网络那个网络的“批评家”,就要把这些批评家看成了知识的投机分子。在把地图绘好之前,他们是懒得费劲去了解地形的。17
    注释:
    1JohnA.Barry,Technobabble(Cambridge,MA,1991),243.
    2PeterFarb,WordPlay(NewYork,1975),69.
    3Anonymouscorrespondent,inap

rivateE?maillettertotheauthor,17April1993.
    4KatherineBishop,“TheElectronicCoffeehouse,”NewYorkTimes,2August1992,V3.
    5RobertE.Calem,“TheNetworkofAllNetworks,”NewYorkTimes,6December1992,F12.
    6WELL?userknownas“outrider,”inthetopic“FlameBox,”intheMondo2000conference,29March1993.
    7Themirrorimageof“electromechanical,”“mechatronic”isaJapanesecoinage;meaning“thefusionofmachineryandelectronics,”itstressestheimportanceoftheformerintheequation.SeeFrederikL.Schodt,Insidethe
RobotKingdom:Japan,Mechatronics,andtheComingRobotopia(NewYork,1988),42-43,49.
    8JudithBerck,“AllAboutElectronicBulletinBoards,”NewYorkTimes,19July1992,F12.
    9JeanBaudrillard,“ThePrecessionofSimulacra,”inSimulations,trans.PaulFoss,PaulPatton,andPhilipBeitchman(NewYork,1983),2.
    10JudithMoore,“TheW

《火焰战争(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329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